如何管理好你的上司(年輕上司對年長下屬的管理技巧)
2023-04-29 19:19:31 4
還記得2015年由安妮·海瑟薇以及羅伯特·德尼羅所主演的電影《實習生》嗎?裡面描述了一名年過七十的昔日工廠老闆,為了再次找回對生活的熱忱,參與了銀髮族實習計劃並且來到網絡時裝店為CEO工作的故事。
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在於男女主角的對比。20多歲對比70歲、女性對比男性、創業執行長對比實習生、新興行業對比傳統行業、成果結果導向對比注重處理事情的過程、自我意識對比團隊意識,這些條件都在反轉各種傳統刻板印象以及這些刻板印象在組織運作中的實踐。而本片更有趣的議題是:年輕主管與年長部屬該如何相處?
電影《實習生》中年輕上司和年長下屬
傳統的職場權力模式
在組織中,年紀往往會成為領導力與權力的重要背景因素之一。特別是在亞洲的眾多企業當中,年齡差距往往與權力位階成正比。如果長輩不是主管,那往往會產生很多麻煩。例如年輕主管不敢指揮年長部屬、年長部屬不服從年輕主管、其他團隊成員不知道該聽誰的話。簡單的說,受儒家文化影響強烈的組織,年長者很容易成為非正式領導者(Informal leader),與組織賦權的正式領導者(Formal Leader)起衝突。
年輕主管與年長部屬的運作是否能順利,第一個因素取決於年長部屬願不願意服從年輕主管。組織規範的權力結構,在能力相符的前提下,不管放上誰、彼此的背景條件如何,都應該要能運行。如果部屬基於年紀、年資、性別、種族等因素而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構,短期上會造成衝突、無法運作,長期則會影響績效。
努力理解員工的差異,多看長處,少看年齡
我們通常會習慣跟自己相似的人一起工作,因為展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很類似,所以相處起來會感覺很舒服。然而,許多年輕的主管(尤其是空降來做改革的)在管理大齡員工時,往往心中已經認定,這些大齡工作者就是跟我差很多歲,這裡不行那裡不行,所以我要來改革啊。
然而,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先努力去了解對方,然後讓對方了解自己」。這一點對領導者了解員工的差異來說十分重要,特別是對那些管理經驗或溝通技巧欠缺的領導者。了解這些差異是領導者了解員工需求的關鍵,從而使企業領導者幫助員工在工作中發揮最大潛力。
資深員工在某些硬技能上或許比不上年輕員工,但他們的手腕、經驗、甚至在組織內的人脈都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充分了解這些員工的能力後,就可以巧妙地進行工作搭配。年輕員工的技能加上這些資深員工的軟技巧可以順利地把項目推進。
相互交流學習,並且開誠布公地溝通
我們可以用一些方式讓團隊內不同年齡的員工們相互學習一些新技術或了解一些新趨勢,讓他們從中受益。另外,領導者以觀察者的角度也能夠從擁有各種經驗的員工下屬那裡學到很多經驗。相互交流學習是領導與員工之間聯繫與溝通的一條有效途徑。讓員工之間保持專業的業務交流,這對領導和員工來說是一種互利雙贏。
高效的主管,他們都會理解並解決員工所關心的問題,並且歡迎員工提出任何意見幫助你提升領導能力。然而有的年輕主管會在心中將團隊分成兩群(年輕的和資深的),並且在資訊傳達上會有所差異。這樣一來,就有可能間接地造成兩群人馬的對立。主管的謙遜和誠實會讓員工感到很舒服,也才能促進團隊的合作。
別有差別待遇,請平等看待每一位員工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含有對尊重的需求,尊重需求屬於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尊重體現了普通人渴望獲得他人的接受和重視。尊重在職場上當然也十分重要。作為一位年輕主管,你可以表達出你的感恩,以獲得資深員工的尊重。你可以對他們的不懈努力表示感謝,稱讚他們,並認可他們,而員工也會通過更優秀的表現來感謝你。
此外,在討論雙方共同關切的問題時,領導者要提出對員工的具體期望,並對每位員工給予同樣的尊重和重視。
彼此的相互信任是唯一解
年紀差異帶來的「權力認知」是問題的核心,而「信任」則是年輕主管與年長部屬合作是否順利的唯一解。《實習生》給了我們啟示:如果你不打算信任你的主管或者部屬,不管他的年紀有多大或者多小,這段關係絕對不可能長久。信任始終是關鍵。
作者:Kenneth Man (文鮮明)
現為明略科技集團財務副總裁兼生態公司財務長 (CFO)。曾就職於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入選德勤全球高管計劃;並擔任過財富500強百勝中國財務總監,參與2016年分拆在美上市的項目。曾多次帶領專家團隊完成大型上市 (IPO) 及併購交易 (M&A) 項目,並主導成功落地多個大型企業數據生態戰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