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1:41:41 1
專利名稱: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跑道,特別是一種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適合體育場採用。
背景技術:
目前,體育場所鋪設的人造跑道是不帶基礎層的,施工時首先將基礎造好才進行鋪設。由於該跑道對基礎的平整度和緊實度以及均勻性要求比較高,而實際上很難做到,因此在施工後容易產生掉顆粒、積水,起鼓泡以及不耐磨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它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質量好以及場地要求不高的優點。
上述任務是以這樣的方式實現的該跑道由一層基礎層、一層彈性上層及其上表面的噴面層粘合而成,基礎層由石米、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彈性上層由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噴面層由單液型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和三元乙丙(EDPM)粉製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採取如下的措施來實現所述的基礎層的厚度為17~19毫米。
所述的彈性上層的厚度為7~9毫米。
所述的噴面層的厚度為2~3毫米。
所述的石米的粒度為2~5毫米。
所述的橡膠黑顆粒的粒度為1~4毫米。
所述的三元乙丙(EDPM)顆粒的粒度為1~2毫米。
所述的基礎層的石米、橡膠粒和聚氨酯膠水的比例(重量比)為15∶5∶12。
所述的彈性上層的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的比例(重量比)為5∶1。
所述的噴面層的單液型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和三元乙丙粉(EDPM)的比例(重量比)為37.5∶30∶4。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可直接在煤渣跑道、黃沙跑道等舊有基礎上進行施工;2、採用鋪裝機便可在舊有的基礎上進行鋪裝,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並降低了施工成本;3、由於基礎層與彈性面層在工廠製造,其結合相當牢固,因此不會產生掉顆粒,起鼓泡以及產生積水等問題。
4、面層耐磨性好,而且維護保養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結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將粒度為2~5毫米的石米和粒度為1~4毫米的橡膠粒以及聚氨酯膠水按15∶5∶1.2的重量比例混和後通過擠壓機壓製成厚度為17~19毫米的基礎層1,然後將粒度為1~4毫米的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按5∶1重量比混和均勻後鋪在基礎層1上,並通過鋪裝壓機將其厚度壓至7~9毫米形成彈性上層2便可,在鋪好彈性層2層後將單液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三元乙丙(EDPM)按37.5∶30∶4的比例混和均勻後噴塗到彈性上層2上形成一層厚度為2~3毫米的噴面層3便可。
本實用新型最適合大型比賽場地採用。
權利要求1.一種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是由一層基礎層(1)和一層彈性上層(2)以及其上表面的噴面層(3)粘結而成,基礎層(1)由石米、橡膠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彈性上層(2)由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噴面層由單液型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和三元乙丙(EDPM)粉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基礎層(1)的厚度為17-19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彈性上層(2)的厚度為7-9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噴面層(3)的厚度為2~3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石米的粒度為2~5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橡膠黑顆粒的粒度為1~4毫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三元乙丙(EDPM)顆粒的粒度為1~2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基礎層(1)中的石米,橡膠粒和聚氨酯膠水的重量比為15∶5∶1.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彈性上層(2)中的三元乙丙(EDPM)顆粒、聚氨酯膠水的重量比為5∶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跑道,其特徵在於噴面層(3)中單液型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和三元乙丙(EDPM)粉和重量比為37.5∶30∶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基礎層的複合跑道,該跑道由一層基礎層,一層彈性上層以及其上表面的噴面層粘結而成,基礎層由石米、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彈性上層由橡膠黑顆粒和聚氨酯膠水製成,噴面層由單液型面漆、三元乙丙(EDPM)顆粒和三元乙丙(EDPM)粉製成。該跑道與已有跑道相比具有可直接在現場施工、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以及耐磨性好、不掉粒、不起泡和積水等優點,而且保養方便,特別適合大型比賽場地採用。
文檔編號E01C13/06GK2587925SQ0224888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24日
發明者陳宥廷 申請人:廣州市旭鴻體育設施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