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2:54:52
專利名稱: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包括吸溼器,所述吸溼器安裝在安全圍欄上,通過折彎管連接到油枕上。本實用新型通過折彎管道將吸溼器引到安全圍欄外,在進行維護時無需停電就能夠進行操作,位置合適,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性更高,避免了停電帶來的工業或居民用電的影響,大大提高了電網的供電運行持續性,能夠實現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需停電進行操作和操作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和價格便宜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屬於變壓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運行中的電容器隨著變壓器油溫度的升高或降低,油枕裡面變壓器油的體積也會隨著油溫變的化而升高或降低。油枕空氣的體積也會發生變化,吸溼器處就會不斷有空氣進入或排除,當外部空氣進入裝有矽膠的吸溼器時,矽膠就會吸附空氣中的水分,使進入到油枕內的空氣得到乾燥。防止潮溼的空氣與變壓器油接觸,減少油內的水分。
[0003]但現有的吸溼器安裝如附圖1所示,直接連接在油枕下方,旁邊為高壓帶電體的變壓器,變壓器周圍設置有安全圍欄,進行吸溼器維護時,需要進入安全圍欄內進行維護,為了操作人員的安全,需要停電才能夠靠經操作,這樣會造成供電的簡斷,影響居民或工業用電,並且安裝在內部以及安裝位置較高,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無需停電進行操作,避免供電的簡斷,安裝更加方便快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包括吸溼器,所述吸溼器安裝在安全圍欄上,通過折彎管連接到油枕上,所述折彎管包括依次連通的內豎直段、水平段和外豎直段,內豎直段上端連接油枕,下端連接水平段一端,水平段另一端連接到外豎直段上端且擱置在安全圍欄上,採用抱箍固定連接到安全圍欄上,外豎直段下端連接吸溼器並置於安全圍欄外側。
[0006]優選的,上述折彎管通過連接法蘭連接在油枕上,裝卸方便快捷,連接可靠。
[0007]優選的,上述連接法蘭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管道連接的氣密性更好,保證吸溼器的吸溼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折彎管道將吸溼器引到安全圍欄外,在進行維護時無需停電就能夠進行操作,位置合適,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性更高,避免了停電帶來的工業或居民用電的影響,大大提高了電網的供電運行持續性,能夠實現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需停電進行操作和操作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和價格便宜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現有的吸溼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1 ]圖中:1-吸溼器,2-安全圍欄,3-折彎管,4-油枕,5-連接法蘭,6-密封圈,7_內豎直段,8-水平段,9-外豎直段,10-抱箍,11-電容器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介紹。
[0013]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包括吸溼器I,吸溼器I安裝在安全圍欄2外並通過折彎管3連接到油枕4上,油枕4連接到電容器本體11上,折彎管3通過連接法蘭5連接在油枕4上,連接法蘭5通過螺釘和螺母進行鎖緊,連接法蘭5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6,折彎管3包括依次連通的內豎直段7、水平段8和外豎直段9,折彎管道3擱置在安全圍欄2,採用抱箍10進行緊固,提高折彎管道3的安裝穩定性。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吸溼器(I),所述吸溼器(I)安裝在安全圍欄(2)上,通過折彎管(3)連接到油枕(4)上,所述折彎管(3)包括依次連通的內豎直段(7)、水平段(8)和外豎直段(9),內豎直段(7)上端連接油枕(4),下端連接水平段(8)—端,水平段(8)另一端連接到外豎直段(9)上端且擱置在安全圍欄(2)上,採用抱箍(10)固定連接到安全圍欄(2)上,外豎直段(9)下端連接吸溼器(I)並置於安全圍欄(2)外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彎管(3)通過連接法蘭(5 )連接在油枕(4 )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變壓器吸溼器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法蘭(5)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6)。
【文檔編號】H01F27/14GK205723078SQ20162022576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3日
【發明人】鄭平, 王永洪, 李肅, 張道秋, 潘航, 李錦 , 羅智燃, 甘毅, 趙巖, 羅金龍
【申請人】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遵義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