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結紮引線鉤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2:02:36 1
專利名稱:手術結紮引線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於深部狹小空間血管神經結紮時引線的引線鉤。
背景技術:
結紮血管和神經是外科手術中的基本技術之一,通常用鑷子或手術鉗將結紮線從血管或神經下面穿過,再行結紮即可。但對於口腔等特殊部位而言,由於口腔解剖的特殊性,腔隙小,手術時既要儘量保存口腔功能又要不破壞面容,在這樣狹小的空間內結紮血管或神經,最大問題是結紮線引出非常困難。如下頜升支的內側面,該腔隙直徑只有一指左右,但深度達10-15cm,上頜竇後壁翼顎窩內的腔隙更小,血管神經結紮更難。用現有的鑷子、止血鉗等手術器械根本無法操作。我們曾設計過單孔的引線鉤,線穿過彎鉤上的小孔,將彎鉤從一側穿到血管或神經對側,試圖用鑷子或血管鉗從另一側將線拉出,但由於線緊貼彎鉤很難將其夾住,引線效果差。至今未見相關的手術結紮引線器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於口腔等手術空間狹小或手術部位較深的血管神經結紮時使用的引線鉤。其由手柄、彎鉤和位於彎鉤中部的環狀凸起組成,手柄細長,彎鉤設於手柄的一端或兩端,成扁平狀,邊角圓鈍,以防傷及組織,彎鉤的尾部和頭部各有一個小孔,供穿線用,兩孔之間設有環狀凸起,結紮線穿過彎鉤頭部的小孔後兩端又相向穿過尾部的小孔,形成交叉狀,使線不易滑脫,又由於兩孔之間有環狀凸起,兩孔間的結紮線成拱形,與彎鉤間留有空隙,也就很容易用鑷子或止血鉗等手術器械將線從空隙處夾住引出,便於行使結紮術。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狹小空間或深部手術結紮時引線困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也適用於其他手術的結紮引線。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手術結紮引線鉤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由手柄1、彎鉤2和位於彎鉤中部的環狀凸起3組成,手柄細長,彎鉤設於手柄的一端或兩端,彎鉤扁平,邊角圓鈍,其尾部和頭部各有一小孔4和5,分別位於環狀凸起3的兩側,供穿線用。使用時結紮線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穿過小孔4、5、4,在尾端小孔4結紮線成交叉狀態,將彎鉤鉤起擬結紮的血管或神經,用止血鉗或其他夾具在近小孔5處將線夾住並拉出,再退出引線鉤,就可按常規進行結紮。
根據不同部位手術的需要,本實用新型的手柄與彎鉤的長度可以不同,可設計成便於操作的不同形狀,彎鉤與手柄的夾角也可不同。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手柄長15cm,手柄中部橫截面呈六邊形,橫截面最大徑6mm,最小徑4mm,設防滑條紋,手柄兩端各設一個彎鉤,彎鉤扁平,邊角圓鈍,其中一個彎鉤與手柄呈90度夾角,長5mm,寬1.5mm,另一彎鉤與手柄呈120度夾角,長8mm,寬2mm。彎鉤的中部有一環狀凸起,寬和高為1.5mm,其兩側各有一個小孔,供1至4號手術縫線通過。
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手柄長18cm,手柄中部橫截面呈橢圓形,橫截面最大徑6mm,最小徑4mm,設防滑條紋,手柄兩端各設一個彎鉤,其方向相反,彎鉤扁平,邊角圓鈍,其彎鉤與手柄呈50度夾角,可防牽拉組織滑脫,彎鉤長5mm、寬1.5mm,彎鉤的中部有一環狀凸起,寬和高為1.5mm,其兩側各有一個小孔,供1至4號手術縫線通過。
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口腔手術結紮時引線用,當然也可用於其他手術。
權利要求1.一種手術結紮引線鉤,其特徵在於由手柄(1)、彎鉤(2)和位於彎鉤中部的環狀凸起(3)組成,手柄細長,彎鉤設於手柄的一端或兩端,彎鉤扁平,邊角圓鈍,其尾部和頭部各有一小孔(4)和(5),分別位於環狀凸起(3)的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適用於口腔等手術空間狹小或手術部位較深的血管、神經結紮時使用的引線鉤,由手柄(1)、彎鉤(2)和位於彎鉤中部的環狀凸起(3)組成,彎鉤的尾部和頭部分別設有小孔(4)和(5),位於環狀凸起(3)的兩側,結紮線穿過小孔(5)後,兩端相向穿過小孔(4)形成交叉狀,使線不易滑脫,由於環狀凸起(3)的存在,使兩孔之間的結紮線成拱形,易被鑷子或止血鉗等手術器械夾住引出,便於結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狹小空間或深部手術結紮時引線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也適用於其他手術的結紮引線。
文檔編號A61B17/12GK2862987SQ200620038808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0日
發明者姜曉鍾, 趙雲富, 張潔, 朱明龍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