濺油孔式連杆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9:04:41 1
專利名稱:濺油孔式連杆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杆潤滑結構,具體來說是一種在發動機曲柄連 杆運動的同時使發動機得到更好的潤滑。
背景技術:
目前, 一般的機器在氣缸壁、活塞銷、凸輪以及挺杆等承受負荷較小 和運動速度較低的部位,釆用的潤滑為飛濺潤滑,通過機油泵泵上來通過 油路從曲軸油孔流出來後,經過曲軸旋轉飛濺濺到氣缸壁面、凸輪表面和 活塞銷。但其實在機器運行時,油底裡面的機油油麵是比較低的.單獨依靠 曲軸飛濺在發動機運行時,有可能造成摩擦運動的表面潤滑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 構簡單、設計合理,使連杆體內形成油路的濺油孔式連杆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連杆一側開有 油孔,在連杆根部設有連杆體側油孔,在兩孔之間有一長形通孔將兩孔貫 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 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穩定、成本低廉;
2、 釆用本裝置在發動機自身產生飛濺潤滑的同時,通過連杆運動還 能夠產壓力潤滑。在發動機工作時,使缸體、活塞及活塞銷得到更好的潤 滑。從而達到更好的潤滑和降溫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l可知,本實用新型在連杆3—側開有油孔1,在連杆3根部設 有連杆體側油孔2,在兩孔l、 2之間有一長形通孔4將兩孔貫通。
本實用新型機油通過機油泵流入曲軸連杆軸頸後,經連杆軸瓦流出,當位於連杆大頭的油孔與曲軸的連杆軸頸上的口相對準時,機油通過連杆 內的斜油路從連杆體側有濺油孔將機油即噴到氣缸壁面、凸輪表面、活塞 和活塞銷處。在發動機自身產生飛濺潤滑的同時,通過連杆運動還能夠產 壓力潤滑。在發動機工作時,使缸體、活塞及活塞銷得到更好的潤滑。從 而達到更好的潤滑和降溫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飛濺 潤滑不均勻等問題,並且具有結構合理、性能穩定、成本低等優點。延長 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濺油孔式連杆結構,包括連杆,其特徵在於在連杆(3)一側開有油孔(1),在連杆(3)根部設有連杆體側油孔(2),在兩孔(1)、(2)之間有一長形通孔(4)將兩孔貫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濺油孔式連杆結構,在連杆一側開有油孔,在連杆根部設有連杆體側油孔,在兩孔之間有一長形通孔將兩孔連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穩定、成本低廉,採用本裝置在發動機自身產生飛濺潤滑的同時,通過連杆運動還能夠產生壓力潤滑。在發動機工作時,使缸體、活塞及活塞銷得到更好的潤滑。從而達到更好的潤滑和降溫效果。
文檔編號F01M1/06GK201347941SQ200920098869
公開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9日
發明者孔祥俊, 崔欣潔, 張海俠, 亮 曹, 曹權佐, 巖 李, 沙賓賓, 潘聖臨, 胡志剛 申請人: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