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自動裝筐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2 06:08:21 3
車載自動裝筐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包括平板車,平板車的前端設有進料過渡段,平板車的前上部緊鄰所述進料過渡段設有待料緩衝段,平板車的上部緊鄰待料緩衝段設有待推區,待推區設有平推擠壓機構和入料機構,平板車的後部設有提筐升降機構,提框升降機構的上部設有壓包機構。進料過渡段與待料緩衝段之間設有進料阻擋機構。提筐升降機構靠近待推區的一側設有退料阻擋機構。提框升降機構的下部設有升降支腿。能實現原煙煙包自動裝框,且移動方便、節省人力、效率高。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烤企業的原煙入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車載自動裝筐裝 置。 車載自動裝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菸葉復烤企業的原煙入庫模式較為傳統、守舊,多採取人工將卸下的原煙煙 包碼放到煙筐中,再由叉車將裝滿的煙筐運送到庫房存放。
[0003] 現有技術中各個環節採用的方案及其缺點分別如下:
[0004] 人工裝筐的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每裝一筐原煙約需要2?4人),由於搬 運一包約50KG的煙包較費力,搬運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原煙菸葉造碎,造成每包原煙的 部分損失。
【發明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移動方便、節省人力、效率高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
[0006]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 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包括平板車,所述平板車的前端設有進料過渡 段,所述平板車的前上部緊鄰所述進料過渡段設有待料緩衝段,所述平板車的上部緊鄰所 述待料緩衝段設有待推區,所述待推區設有平推擠壓機構和入料機構,所述平板車的後部 設有提筐升降機構,所述提框升降機構的上部設有壓包機構。
[0008]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載自動 裝筐裝置,由於在平板車的前端設有進料過渡段,平板車的前上部緊鄰所述進料過渡段設 有待料緩衝段,平板車的上部緊鄰所述待料緩衝段設有待推區,待推區設有平推擠壓機構 和入料機構,平板車的後部設有提筐升降機構,提框升降機構的上部設有壓包機構,能實現 原煙煙包自動裝框,且移動方便、節省人力、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0]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進料過渡段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進料過渡段的結構示意圖;
[0012]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筐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中:
[0014] 1、平板車;2、進料過渡段;3、待料緩衝段;4、待推區;5、平推擠壓機構;6、入料機 構;7、退料阻擋機構;8、壓包機構;9、提筐升降機構;10、升降支腿;11、進料阻擋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16] 本實用新型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4所示:
[0017] 包括平板車,所述平板車的前端設有進料過渡段,所述平板車的前上部緊鄰所述 進料過渡段設有待料緩衝段,所述平板車的上部緊鄰所述待料緩衝段設有待推區,所述待 推區設有平推擠壓機構和入料機構,所述平板車的後部設有提筐升降機構,所述提框升降 機構的上部設有壓包機構。
[0018] 所述進料過渡段與待料緩衝段之間設有進料阻擋機構。
[0019] 所述提筐升降機構靠近所述待推區的一側設有退料阻擋機構。
[0020] 所述提框升降機構的下部設有升降支腿。
[0021] 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原煙煙包自動裝框,且移動方便、節省人力、效率高。
[002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 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 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 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包括平板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車的前端設有進料過渡 段,所述平板車的前上部緊鄰所述進料過渡段設有待料緩衝段,所述平板車的上部緊鄰所 述待料緩衝段設有待推區,所述待推區設有平推擠壓機構和入料機構,所述平板車的後部 設有提筐升降機構,所述提框升降機構的上部設有壓包機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過渡段與待料緩 衝段之間設有進料阻擋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提筐升降機構靠近所 述待推區的一側設有退料阻擋機構。
4. 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車載自動裝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提框升降機構的 下部設有升降支腿。
【文檔編號】B65G65/32GK203903491SQ201420221515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苗向陽, 鄭安, 崔焰, 張健, 黃振軍, 杜閱光, 張其龍, 曾中, 李名城, 李果, 胡湧, 付航, 崔建軍, 杜顯維, 覃光志, 朱曉建 申請人:北京紫東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