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去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8:19:51
專利名稱:穀物去皮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穀物粉,主要是麵粉的生產,更具體些是關於使穀物去皮的設備,以為生產麵粉的碾磨工序作準備。
在穀物從穀類植物的莖端上移去後,至少在現有技術中,是順序地通過一列成對輥子進行碾磨。當在碾麥機上遊端時,這些輥子具有有花紋的或粗糙的表面並被軸頸支承,從而在它們之間提供一個與穀物尺寸相應的輥隙,當在碾磨機下遊端時,這些輥子被軸頸支承從而有一更窄的輥隙,並有較為平滑的表面。
在穀物通過這一列已知的成對輥子時,穀物僅部分地被去皮,並且在每級輥子處都不可避免地被部分擠碎或碾磨。在級與級之間,尤其是在上遊區域,穀物被風選,或經伴有吹風步驟的振動工序,這兩種工序都是為了吹去糠麩,或是說粉碎穀物外皮,使其與較重部分分離,較重部分包括穀物核和部分外皮及其它未被除去的不需要成份。
上述工藝是有缺點的,它被稱為「破碎系統」,其中使用了相當多的輥子(數量通常在8-36之間,經常多於32個)以生產麵粉。然而即使使用32個輥子,也不能生產高質量麵粉,因為不可能從穀粒中除去所有外皮。
這些糠麩沒有什麼食用價值,它們磨的極細而不能在腸胃中水合,因而沒有理想的食物纖維成份。更嚴重的是麵粉中的碎屑不僅包括粉狀外皮,還有未選出的髒物和昆蟲的小顆粒,如象鼻蟲。
人們作出了許多努力以改善麵粉質量,如增加各級輥子之間的風選步驟的效果,但這種方法是極不經濟的,因為同時也失去了大量的麵粉本身。這些缺陷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許多高級飯店的廚師寧願使用高價的手工碾磨麵粉。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磨粉系統中提供一種設備,在輥壓開始前(目的是擠碎穀粒),該設備基本上完全地除掉穀物外皮,因而減少了成對輥子的數量,並同時生產出質量比目前銷售的麵粉高的麵粉。
所以,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個構成螺杆或蝸杆的圓盤件,圓盤件的每一側都有一組相同的淺凹處,每個凹處在鄰近所述圓盤件的周邊都有一敞開端,在鄰近所述圓盤件中心都有一封閉端;
所述中心孔的幾何形狀是這樣,當一組所述圓盤件安裝在軸上時,形成所述螺杆和蝸杆。
所述凹處的布置是這樣,所述圓盤件一側上的這些所述凹處相對於另一側上的凹處是交錯的或偏置的。
每個圓盤件可以由一對相同的半圓件構成,每個半圓件最好是表面硬化的鑄鋼件。
每個圓盤件有一組去皮件,形式為位於圓盤件側面上的徑向而置的拱肋,這些拱肋構成了所述淺凹處的側壁。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給穀物去皮的設備,包括一個細長的機架,水平而置的由軸承支承在機架上部的驅動軸;至少一個螺杆或蝸杆安裝在所述軸上;一個圓筒狀網筒將所述至少一個螺杆或蝸杆封閉;一組料鬥在所述機架的下部,在所述網筒的下方;在所述設備下遊端的一個出口,用以排出糠麩;在所述設備上遊端的一個穀物入口;和驅動所述軸的裝置;
如上所述每個螺杆或蝸杆由一組圓盤件構成。
糠麩排出口和去皮穀物排出口最好位於一個襯有橡膠的機殼內,以避免去皮穀物破碎。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參照附圖,通過舉例的方式來描述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
圖1是本發明設備的局部斷面側視圖;
圖2是對應的前視圖;
圖3是對應的後視圖;
圖4是一個拼合圖,示出了淺凹處和拱肋的各種形式;和圖5是局部示意圖,示出了交錯或偏置的凹處和拱肋。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序號表示。
在附圖中,可以看到一個細長的支架1,水平布置的在軸承上運轉的驅動軸2被支承在其中。通過如V形皮帶和皮帶輪等傳動鏈,電機3驅動軸2旋轉。電機3安裝在機架1的側壁上,以便於將V形皮帶張力調整到正確程度。
應當注意,軸2是在機架1的上部4內運轉,而在下部5中,有一組料鬥,如圖2中的序號6所示。
安裝在軸2上與其一起旋轉的,是至少一個,理想的是前後兩個螺杆或蝸杆,如
圖1中的序號7和8所表示的,將它或它們封閉的是一個鋼絲網筒9。每個螺杆或蝸杆最好由一組沿軸2而置的傾斜安裝的鋼製圓盤件構成,從而形成一個螺旋形的螺旋葉片。每個圓盤件都有一組去皮件,它們是大致徑向地安裝在圓盤件側面上的拱肋12。下面將參照圖4和圖5更為詳細地描述這些螺杆或蝸杆。
在設備的上遊端,有一個穀物入口10,在下遊端有一個用吸力排走糠麩的出口11。
在設備的下遊端還有一個去皮穀物排出口13,它以及糠麩出口11位於機殼14內,機殼14襯有橡膠,以防止去皮穀物破碎。
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有四個料鬥6,6A,6B和6C成一排,每個料鬥的頂端與機架一樣寬,其底端在出口15,15A,15B和15C處變細,分別用於外皮,外皮/糠麩,細糠麩等。穀物入口10帶有一個輔助空氣入口16,用來將自然下落的穀物夾帶在氣流中。然而,在某些應用中,最好有兩排料鬥所有的料鬥可以是垂直排料形式,如圖2所示,或也可以是傾斜排料形式,類似於圖3所示的去皮穀物排出口13。
料鬥最好有觀察板17,17A到17C,機架1的上部類似地也應有觀察板18。
圖4是一拼合圖,用以說明淺凹處和拱肋的各種形狀和結構。
圓盤件7、8最好由一對相同的半圓件如19構成。每個半圓件19的每一側都鑄有一組相同的淺凹處20;每個凹處20有一個與半圓件的周邊相鄰的敞開端21,和一個與中心孔23相鄰的封閉端22;周邊可以加工成如圖所示的齒狀,這些齒可以具有各種形狀和大小。
中心孔23的幾何形狀是這樣,即當一組半圓件安裝在軸2上時,形成一個螺旋形螺杆或蝸杆。半圓件這樣安裝,在它們接近的最近點,相鄰的完整圓盤件的周邊相隔10mm,而在它們周邊上的正好相對的上,相隔40-50mm。
每個半圓件19都有一組所謂去皮件,其形式最好為鑄於半圓件側面上的徑向拱肋。這些拱肋可以是徑向直線的,如24,角狀的如25,曲線的如26,或波形的如27,當與凹處敞開端相鄰的拱肋是波形時,有助於形成向內的穀物流。在所有情況下,這些拱肋構成了淺凹處的側壁。這些凹處可以有一個凹入28或一個孔29。
半圓件19一側上的凹處相對於另一側上的凹處是交錯的或偏置,這一點很重要;圖5僅僅用來說明,並不給出實際的斷面形狀。
當一側上的凹處相對於另一側上的凹處是交錯時,在一個完整的蝸杆上,一側上的所有凹處不是對得齊的。隨著穀物以紊流的形式被迫通過設備,由於相鄰圓盤件的特殊並列的結果,就使得穀物從一側到另一側運動,這有助於穀物的去皮。
每個半圓件19最好是有粗糙表面的表面硬化的鋼鑄件,這也有助於去皮。
當形成螺杆的圓盤件被描述成徑向拱肋支承時,去皮件也可以採取任何其它形式。如小孔,鋸齒形,槽形,或是平滑的或是粗糙的,或是用任何適當的方法塗敷塑料的,使具有某些組織的,或給予凹雕的形狀。
此外,每個圓盤件可以四分之一件構成,甚至四分之三圓盤件構成。
不論怎樣設計,標準就是它們能夠去掉穀物外皮。
這樣,通過使用各種去皮件,和/或通過改變它們的角度,形狀,數量,大小和/或表面結構或組織,就可以給各種穀類作物去皮,如小麥,大麥,燕麥,蕎麥、高粱,小米,大米和其它穀物包括東方穀物以及某些堅果。
使用本發明的設備,不論穀物是潮的或幹的,都可以將其外皮剝離。該設備可以完全地將每粒穀物「弄乾淨」,當它離開設備時已完全去皮和去塵了;這樣,如果碾磨機被供給上面所述的完全去皮的穀粒,它就不需要所謂的「清除」輥,可觀地節省了功率消耗。
設計生產能力大約是每小時18噸,15瓩的電機轉速為600到1000VPM,最好是800VPM。
而現有技術的設備很少能生產76%有用的麵粉,其餘物摻有外皮,根據本發明的生產90%有用的麵粉,大大增加了生產能力。
對於大規模碾磨設備,安裝兩臺本發明的去皮設備很有利,第一臺位於普通穀物振動篩的下遊,另一臺位於普通容器傳送線下遊,然後到碾磨機。
從上面的描述中,熟悉此技術的人可以對本發明作大量的改變和變化,而不超出下述權利要求書的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個構成螺杆或蝸杆的圓盤件,其每一側都有一組相同的淺凹處,每個所述淺凹處在鄰近所述圓盤件的周邊處有一個敞開端,在鄰近所述圓盤件的中心孔處有一封閉端;所述中心孔的幾何形狀是這樣,當一組所述圓盤件安裝在軸上時,形成所述螺杆和蝸杆;所述凹處是這樣布置,所述圓盤件一側上的這些所述凹處相對於另一側上的凹處是交錯的或偏置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件,其中每個圓盤件由一對相同的半圓件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圓盤件,其中所述圓盤件是鑄鋼件並被表面硬化。
4.如任何一個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圓盤件,其中所述圓盤件帶有一組去皮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圓盤件,其中所述去皮件是位於圓盤件側面上的大致徑向而置的拱肋,所述拱肋構成了所述淺凹處的側壁。
6.給穀物去皮的設備,包括一個細長的機架,由軸承支承在所述機架上部的水平而置的驅動軸,至少一個安裝在所述軸上的螺杆或蝸杆,將至少一個螺杆或蝸杆封閉的圓筒狀網筒,一組位於所述機架下部,所述網狀下方的料鬥,一個位於所述設備下遊端的用於排出糠麩的出口,一個位於所述設備的上遊端的穀物入口,和驅動所述軸的裝置。每個螺杆或蝸杆由一組如前面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圓盤件構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備,其中糠麩排出口和去皮穀物排出口位於一個襯有橡膠的機殼內,以防止去皮穀物破碎。
全文摘要
構成螺杆或蝸杆的圓盤件,在每一側面上帶有相同的淺凹處,每個凹處在鄰近周邊處有一敞開端,在鄰近中心孔處有一封閉端。在圓盤件一側上的凹處相對於另一側上的凹處是交錯的。圓盤件還帶有構成淺凹處側壁的徑向肋。圓盤件用於穀物去皮設備中。
文檔編號B02B3/06GK1039739SQ8810455
公開日1990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1988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88年7月26日
發明者拉茲羅·瓦德內 申請人:拉茲羅·瓦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