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8:46:06 1
專利名稱: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採用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的水冷式小功率製冷空調器的結構技術。
當今市場上銷售的水冷式空調器,在家用領域,至少在幾匹馬力的中央空調器中才採用。
據來源於日本的消息,將問世一種水冷式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CK-WC1型,在衝水馬桶的水箱中,附一微型潛水泵,利用水箱中8立升的水量,對該水冷空調機組實施循環水冷以平均水溫35C計,可持續製冷工作時段約為15分鐘。--該產品的不足其一是安裝定位在衝水馬桶水箱底部的微型潛水泵,不管是否開機使用,都必須長期浸泡在水下,這將導致潛水泵緩慢地滲水而使其最終損壞,除非經常從水中取出保養(價位頗高的高防滲型潛水泵也不可能做到絕對防滲而只能起到減緩滲水的作用),這將給使用帶來不便其二是可持續製冷工作時段約為15分鐘,特別是對於老年用廁者一類最需要空調的身體較弱的群體來說,很可能會覺得製冷,即吹涼風的時間不夠,太短了。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的二個「不足」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A.其中的蒸發器、冷凝器和壓縮機在機體中是成豎向排列結構狀態的;B.其中的水泵是定位在機體內的,具體位置是在冷凝器的上側或下側或周邊側;C.其中的冷凝器水冷方式是採用盤管型冷凝器穿過冷水密閉容器的非常規熱交換方式。目的在於在衝水馬桶水箱蓄水量的基礎上,還可以大幅度增加用作冷卻水的水量容積,即非常規的冷水密閉容器容積,增加的蓄水容積可考慮大於或等於或小於馬桶水箱實際蓄水量容積D.使用(管連)方法機體的出水管和進水管,通過二根輸水管與馬桶蓄水箱接通,並且,至少使得連接進水管的那根輸水管在水箱中的進水口位置,低於水箱中的盛水平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的特點1.由於本發明整個水冷管路中採用了普通微型水泵,而不是微型潛水泵,這就為大幅度提高本發明的質量可靠性並降低其成本創造了條件。
2.由於本發明採用了非常規的上述冷凝器水冷方式,這就為大幅度地延長一次性持續製冷時段的有效時間(通常可考慮從上述的15分鐘延長到30分鐘)創造了條件。
圖示意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
1冷氣輸出裝置(排孔型或單噴嘴型);2冷風機組(離心式或軸流式);3盤管翅片型蒸發器;4凝結水的收集盤;5微型水泵;6進水管;7水閥;8盤管型冷凝器;9冷卻水密閉容器;10壓縮機;11出水管;12柔性輸水管;13衝水馬桶上的蓄水箱(通過水位浮球閥控制水箱中的水體容積--通常控制的水體容積為8立升)從圖中不難發現,實現本發明的關鍵是容積極小的盤管型冷凝器〖8〗從大容積的冷卻水密閉容器〖9〗中間通過;該密閉容器〖9〗中的冷水對冷凝器〖8〗中的製冷劑進行高效的水冷過程;其水流動力由定位在機體內部乾燥部位的普通微型水泵〖5〗來承擔;其冷水源來自衝水馬桶上蓄水箱〖13〗內的冷水(8立升)和密閉容器〖9〗中的冷水(也是8立升)。這時,一次性持續製冷時段將從15分中延長到30分鐘,可以適合絕大多數用廁者的需求。
常規水冷方式容積極小的冷卻水管穿過大容積的冷凝器容器時對其中的製冷劑進行冷卻
權利要求
1.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式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其結構特點A.其中的蒸發器〖3〗、冷凝器〖8〗和壓縮機〖10〗在機體中是成豎向排列結構狀態的;B.其中的水泵〖5〗是定位在機體內的;C.其中採用的水冷方式是冷凝器〖8〗(盤管型)穿過冷水密閉容器〖9〗的熱交換形式。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式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水泵〖5〗,它定位在冷凝器〖8〗的上側或下側或周邊側。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式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水密閉容器〖9〗,其容積大於或等於或小於蓄水箱〖13〗中的實際盛水容積。
4.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的循環水冷式超小功率廁用空調器權利要求1的安裝使用方法,即水管連接方法出水管〖11〗和進水管〖6〗,需要通過二根輸水管〖12〗與衝水馬桶上的蓄水箱〖13〗接通,並且,至少使得連接進水管〖6〗的那根輸水管〖12〗在水箱中的進水口位置,低於蓄水箱〖13〗中的盛水平面。
全文摘要
另一種利用衝水馬桶水箱清洗水的循環水冷式約百瓦功率的廁用製冷空調器(採用最常用的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是通過在水冷管路中採用定位於機體內的廉價普通微型水泵,以及讓盤管型冷凝器穿過冷水密閉容器的非常規熱交換方式(增加可一次性使用的冷卻水量容積)來實現的,其目的在於使一次性持續製冷時段的時間從15分鐘延長到30分鐘。它最適合於家庭衛生間中用廁者的使用(對人體吹拂冷氣而不是對整個衛生間實施空調)。
文檔編號F24F1/02GK1492192SQ0214567
公開日2004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21日
發明者梁嘉麟 申請人:梁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