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吸引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0:54:01 2
專利名稱:醫用吸引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醫用吸引管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材,具體是指一種醫用吸引管。
背景技術:
[0002]吸引管在醫院對病人搶救及治療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吸痰管、液體引流管等等。以前的吸引管多為單腔結構的管路,在使用過程中吸引部位液體經常凝滯阻塞,造成吸引不暢,需要進行二次插管處理,給病人帶來巨大的痛苦,也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目前也有雙腔吸引管出現,通常的結構是將溶劑管與排液管複合在一起,當吸引部位的液體發生凝滯阻塞時從溶劑管的接口端輸入溶劑進行溶栓處理,從而克服二次插管的問題。但是該雙腔吸引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液體發生凝滯阻塞時不僅僅是吸引部位的組織液體發生凝滯,往往排液管前端內部的液體也發生凝滯,這樣溶劑雖然可以溶解吸引部位組織的凝滯液體,但無法將排液管前端凝滯的液體溶掉,依然存在著吸引不暢的技術問題。發明內容[0003]為克服目前醫用雙腔吸引管存在的排液管前端發生阻塞導致吸引不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吸引流暢的醫用吸引管。[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醫用吸引管,包括一排液管,在排液管的外壁上複合一與排液管平行的溶劑管,排液管插入端的管壁開有若干排液孔,溶劑管的末端設有注射接口,其特徵在於在排液管與溶劑管的插入端的複合壁上開有若干貫通孔,貫通孔將排液管與溶劑管的管腔貫通。[0005]所述的貫通孔佔複合壁的長度在l_2cm。[0006]所述的排液管的管壁上設有長度刻度。[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當在吸引過程中發生阻塞時,由溶劑管進入的溶劑不但進入吸引部位組織,同時可以通過貫通孔進入到排液管前端內管腔,可以對凝滯液體進行有效溶解處理,徹底解決排液管內發生液體凝滯導致吸引不暢的技術問題。該醫用吸引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廣泛應用於醫院的吸痰、引流、吸液等操作過程中。
[0008]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09]圖中,I、排液管,2、溶劑管,3、注射接口,4、排液孔,5、貫通孔,6、長度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所示,醫用吸引管,包括一排液管1,在排液管I的外壁上複合一與排液管平行的溶劑管2,排液管I插入端的管壁開有若干排液孔4,溶劑管2的末端設有注射接口 3。[0011]如圖所示,在排液管I與溶劑管2的插入端的複合壁上開有若干貫通孔5,貫通孔 5將排液管I與溶劑管2的管腔貫通。[0012]使用時,封閉溶劑管的注射接口,將排液管與溶劑管一起插入到吸引組織部位,在排液管的末端施壓負壓,液體由排液管順利流出,當發生阻塞時,封閉排液管,將裝有溶劑的注射器連接到溶劑管的注射接口,推動注射器,溶劑由溶劑管進入到吸引組織部位,同時由於貫通孔的存在,溶劑也可以進入到排液管中,將組織部位及排液管中凝滯的液體融掉, 然後繼續進行排液操作。[0013]實際操作中發現,排液管的阻塞部位通常距離其插入端O. 2-lcm之間,為有助於溶劑進入到排液管中,製作時,貫通孔的設置在距離排液管插入端l_2cm的複合壁上設置, 貫通孔的直徑不宜過大,由於排液管內的阻塞多為輕微阻塞,只需少量溶劑進入即可溶掉, 直徑過大在排液時,液體容易進入溶劑管內。[0014]為能直觀地控制吸引管的插入深度,在排液管的管壁上設有長度刻度6。
權利要求1.醫用吸引管,包括一排液管,在排液管的外壁上複合一與排液管平行的溶劑管,排液管插入端的管壁開有若干排液孔,溶劑管的末端設有注射接口,其特徵在於在排液管與溶劑管的插入端的複合壁上開有若干貫通孔,貫通孔將排液管與溶劑管的管腔貫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吸引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貫通孔佔複合壁的長度在l_2cm0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吸引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液管的管壁上設有長度刻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材。為克服目前醫用雙腔吸引管存在的排液管前端發生阻塞導致吸引不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吸引流暢的醫用吸引管,包括一排液管,在排液管的外壁上複合一與排液管平行的溶劑管,排液管插入端的管壁開有若干排液孔,溶劑管的末端設有注射接口,其特徵在於在排液管與溶劑管的插入端的複合壁上開有若干貫通孔,貫通孔將排液管與溶劑管的管腔貫通。該醫用吸引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廣泛應用於醫院的吸痰、引流、吸液等操作過程中。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2802465SQ2012203907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劉軍, 劉春峰 申請人: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