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1:51:51 2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屬於玻璃固定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異形玻璃在安裝固定時,由於安裝框架和異形玻璃的形狀往往是特質的,容易產生尺寸偏差,在安裝時不容易牢固,因此,我們提出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通過設置安裝板,方便安裝,通過設置固定件,且固定件頂部設置了安裝槽,配合橡膠套可將異形玻璃固定,通過設置下壓柱,且下壓柱底部的卡位件與回力彈簧連接,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下壓下壓柱來調整整體裝置的高度,從而滿足安裝時異形玻璃與安裝框架不吻合的情況下牢固安裝的需求,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包括底座和固定件,所述底座兩側均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均設有安裝孔,所述底座頂部設有彈簧槽,所述彈簧槽兩側均設有增強柱,所述固定件底部對應增強柱設置有滑動槽,所述固定件底部對應彈簧槽設有下壓件,所述下壓件底部設有卡位件,其中,彈簧槽頂部設有縮緊口,卡位件卡在縮緊口內,所述彈簧槽內設有回力彈簧連接卡位件和彈簧槽底部,所述固定件頂部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兩側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上安裝有包裹安裝槽和固定件頂部的橡膠套。
優選的,所述安裝槽的寬度根據異形玻璃的寬度制定,其寬度在大於異形玻璃的寬度2mm-4mm之間。
優選的,所述滑動槽的高度等於增強柱的高度,所述下壓件底部的卡位件位於縮緊口頂部時,底座與固定件之間的距離與增強柱的高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底座和固定件均由不鏽鋼材料製成,所述增強柱與底座焊接,所述下壓件與固定件焊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安裝板,方便安裝,通過設置固定件,且固定件頂部設置了安裝槽,配合橡膠套可將異形玻璃固定,通過設置下壓柱,且下壓柱底部的卡位件與回力彈簧連接,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下壓下壓柱來調整整體裝置的高度,從而滿足安裝時異形玻璃與安裝框架不吻合的情況下牢固安裝的需求。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安裝板;2、底座;3、固定件;4、彈簧槽;5、卡位件;6、下壓柱;7、增強柱;8、滑動槽;9、安裝槽;10、橡膠套;11、卡位槽;12、安裝孔;13、回力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異形玻璃牢固度增強裝置,包括底座2和固定件3,所述底座2兩側均設有安裝板1,所述安裝板1上均設有安裝孔12,所述底座2頂部設有彈簧槽4,所述彈簧槽4兩側均設有增強柱7,所述固定件3底部對應增強柱7設置有滑動槽8,所述固定件3底部對應彈簧槽4設有下壓件6,所述下壓件6底部設有卡位件5,其中,彈簧槽4頂部設有縮緊口,卡位件5卡在縮緊口內,所述彈簧槽4內設有回力彈簧13連接卡位件5和彈簧槽4底部,所述固定件3頂部設有安裝槽9,所述安裝槽9兩側設有安裝孔12,所述安裝孔12上安裝有包裹安裝槽9和固定件3頂部的橡膠套10,所述安裝槽9的寬度根據異形玻璃的寬度制定,其寬度在大於異形玻璃的寬度2mm-4mm之間,所述滑動槽8的高度等於增強柱7的高度,所述下壓件6底部的卡位件5位於縮緊口頂部時,底座2與固定件3之間的距離與增強柱7的高度相同,所述底座2和固定件3均由不鏽鋼材料製成,所述增強柱7與底座2焊接,所述下壓件6與固定件3焊接,通過設置安裝板1,方便安裝,通過設置固定件3,且固定件3頂部設置了安裝槽9,配合橡膠套10可將異形玻璃固定,通過設置下壓柱6,且下壓柱6底部的卡位件5與回力彈簧13連接,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下壓下壓柱6來調整整體裝置的高度,從而滿足安裝時異形玻璃與安裝框架不吻合的情況下牢固安裝的需求。
使用時:通過設置安裝板1,方便安裝,通過設置固定件3,且固定件3頂部設置了安裝槽9,配合橡膠套10可將異形玻璃固定,通過設置下壓柱6,且下壓柱6底部的卡位件5與回力彈簧13連接,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通過下壓下壓柱6來調整整體裝置的高度,從而滿足安裝時異形玻璃與安裝框架不吻合的情況下牢固安裝的需求,同時,增強柱7和滑動槽8的配合使用,在下壓柱6下壓時,增強柱7也相應的向滑動槽8內滑動,由於增強柱7和滑動槽8吻合,可增強該裝置的牢固性,同時增強抗折能力,使用方便,適宜推廣使用。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