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外供能源的家用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0:44:36 3
專利名稱:不需外供能源的家用發電機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使用能源的開發、改進,特別是不需消耗幾種常規能源和各種新能源的小型發電裝置,適合於缺能、少電、收入較低的家庭使用,此裝置所發的電力能夠滿足家庭生活用電需要,尤其可以長期免費、方便(包括炊事)用電。
現在所用的發電技術,因受能源勘探、儲量、建礦開採、運輸、建廠發電周期長,各種投資量大,汙染環境、地域、氣候、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制約,很難在短期內解決城鎮、農村等家庭生活用電。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不會遇到以上所提各種制約因素造成的困難,用較簡單的裝置,很快解決家庭生活用電,把現在家庭使用的電力、能源替換出來,供工農各業生產中升值使用,還可以將此裝置所發小量電力並聯供城鄉小型生產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人的腳踏動頂升器力臂,將重物箱升高,或用人手搖轉槓桿力臂旋緊發條,用此兩種裝置所儲人力能源,驅動多級變速輪轉動,選取適當轉速,驅動小型發電機發電,經變壓器變壓後或再經全波整流器整流後使用。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一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剖面圖。
圖二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電路圖。
以省力、省時、間隔、方便的方式,適量利用豐富閒散的人力,用腳踏動頂升器〔5〕打氣筒(圖中未畫出)的力臂,將空氣經進氣孔〔4〕注入頂升器氣腔〔3〕,逐漸加大氣腔內氣體的上壓力,頂升此器的頂升柱〔2〕,再將重物箱〔1〕頂升至需要高度,(箱內放入土塊、石塊等比重大的物質),再將箱上的掛鈎掛於齒輪上的鏈條〔8〕上,關緊齒輪上的制動栓(圖中未畫出),放出氣腔〔3〕內空氣,此時即是完成了將人力轉換成重物位能儲存備用過程。此過程的裝置適合於用電量在300-1000瓦/小時電器使用(如電爐等)。為共同目的,以省力、省時、間隔的方式,適量利用豐富閒散的人力,用手搖動齒輪〔13〕的轉動力臂(圖中未畫出),轉動大齒輪〔14〕並旋緊固定於同軸的一組發條〔12〕,固定力臂,此時即將人力儲存於發條備用,此結構適合於用電量小的(幾瓦-幾十瓦,連續使用4~8小時)電器使用。必要時以上兩結構可合併使用。用電時,開啟制動栓,讓重物位能(或發條動能)經齒〔9〕〔15〕皮帶〔10〕(或鏈條)帶動幾級變速輪〔11〕轉動,根據用電所需功率、頻率,確定變速器轉速,帶動發電機〔16〕(500瓦至1000瓦,幾瓦至幾十瓦)發電,將低壓電經變壓器〔17〕升至安全電壓使用,或再經整流器〔18〕變成直流電使用。用電量大小、用電時間長短、兩次儲能過程間隔時間的長短,可以用增減重物箱中重物數量,發條的根數、長度,變速輪的級數來解決。
權利要求
1.不需外供能源,特別是長遠解決家庭用電的發電裝置,該裝置有一個重物箱[1],在其下面有一個間歇緊靠著的氣壓頂升器[5],該器由頂升柱[2]、氣腔[3]、進氣孔[4]組成,進氣孔[4]與人力壓動空氣流動的管道間歇相通,重物箱[1]經鏈條[8]、齒輪[9]、皮帶[10]、變速輪[11]與發電機[16]順序連接,發電機[16]與變壓器[17]、整流器[18]電路順序接通,輸出交、直流電力,其特徵在於a.所述重物箱[1]上下運動時與頂升柱[2]間歇緊靠;b.所述進氣孔[4]與人力壓動空氣流動的管道間歇相通;c.所述重物箱[1]經鏈條[8]、齒輪[9]、皮帶[10]、變速輪[11]與發電機[16]順序連接。
2.根據與權利要求
1的總構思相同,不需外供能源,特別是長遠解決家庭用電的發電裝置,該裝置有1-多根發條〔12〕,經大齒輪〔13〕、齒輪〔14〕與人力間歇連接,發條〔12〕經齒輪〔15〕、變速輪〔11〕與發電機〔16〕順序連接,發電機〔16〕與變壓器〔17〕、整流器〔18〕電路順序接通,輸出交、直流電力,其特徵在於a.所述發條〔12〕經大齒輪〔13〕、齒輪〔14〕與人力間歇連接;b.所述發條〔12〕經齒輪〔15〕、變速輪〔11〕與發電機〔16〕順序連接。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家用、方便、免費、不消耗常規能源及新能源、省力儲能的發電裝置,它的特點是適於缺能源、缺電的家庭使用,它是將人力輕便省力地轉換成重物位能和發條的動能,經過驅動幾級變速輪加速、延時,帶動小型發電機發電,經變壓器升壓後或再經全波整流後輸出,供家庭各種電器使用,用電時間、功率、每次儲能間隔時間用增減重物量或發條長度、條數解決。
文檔編號F03G5/00GK85203088SQ85203088
公開日1986年6月4日 申請日期1985年7月18日
發明者徐桐, 陳怡 申請人:徐桐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