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0:10:06 2
專利名稱: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磁精礦濃縮脫水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
背景技術:
浮選車間輸送來的精礦濃度較小,為了能夠滿足過濾機給礦的工藝指標,給入過濾機前先要對磁精礦濃縮。原工藝流程採用濃縮磁選機進行濃縮,當時選用7臺磁選機進行濃縮。由於輸送精礦中含有大量藥劑,影響濃縮磁選機的選別效果,導致尾礦過高,後加設3組回收機對磁選尾礦進行處理。在對磁選尾礦進行處理過程中,採用Φ 30m濃縮機對回收機精礦、濾液、自動排溢的溢流、事故量等進行濃縮。但這部分濃度小,使得濃縮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精礦中的藥劑影響磁選機效率,現場大量泡沫礦物給其設備維修帶來困難,從而縮短設備的使用周期,增加設備維修費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目的是解決濃縮機利用效率低、能量消耗大,組合磁選效果在過濾流程中濃縮效果不明顯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1)將浮選輸送的礦漿粒度-200目佔95%,礦漿濃度為30%-35%的精礦礦漿送入濃縮機,利用濃縮機對浮選輸送的濃度為30%-35%精礦礦漿進行脫水作業,
2)將已脫水後濃度達到為60%-65%的精礦礦漿經一組精礦泵送到分礦箱,
3)分礦箱再將60%-65%的精礦礦漿分送到過濾機進行過濾作業,經過濾機過濾後得到水份為9%-10%的濾餅為精礦產品,
4)過濾機得出的濾液和自動排液返回濃縮機。所述的精礦泵為8-10臺精礦泵。本發明的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首先取消原有的組合磁選設備,高效利用濃縮機對浮選輸送的精礦進行脫水作業,對已脫水濃縮的精礦由精礦泵送到分礦箱。由於原工藝流程採用東、西兩側分礦箱獨立給礦,其尺寸為2. 6m X 1. 5m X 1. Om (長X寬X高)。當維修個別過濾機期間,需要降低礦漿流量,卻難於控制兩臺分礦箱流量大小,常造成現場跑礦冒礦。現將西側分礦箱加長一倍,其尺寸為日.^^^!!^^!!!(長X寬X高),改造成一個大型分礦箱進行給礦作業(東側分礦箱棄掉),實現適宜給礦。並對精礦泵進行整改,增設8—10臺精礦泵。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浮選輸送的精礦直接進入濃縮機濃縮,提高濃縮機的使用效率。(2)本發明的設備備件量減少,優化濃縮工藝,從而減少能源消耗。年節約備件費用70萬元左右。(3)在精礦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減少金屬流失,增加鐵精礦產量。年回收精礦約 5800噸。年創效益約430萬元。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所給出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1)將浮選輸送的礦漿粒度-200目佔95%,礦漿濃度為30%-35%的精礦礦漿送入濃縮機,利用濃縮機對浮選輸送的濃度為30%-35%精礦礦漿進行脫水作業,
2)將已脫水後濃度達到為60%-65%的精礦礦漿經一組精礦泵送到分礦箱,
3)分礦箱再將60%-65%的精礦礦漿分送到過濾機進行過濾作業,經過濾機過濾後得到水份為9%-10%的濾餅為精礦產品,
4)過濾機得出的濾液和自動排液返回濃縮機。所述的精礦泵為8-10臺精礦泵。8-10臺精礦泵完全能滿足工藝要求。本發明提高濃縮機的使用效率,減少了設備備件量,優化濃縮工藝,從而減少能源消耗。在精礦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減少金屬流失,增加鐵精礦產量。
權利要求
1.一種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1)將浮選輸送的礦漿粒度-200目佔95%,礦漿濃度為30%-35%的精礦礦漿送入濃縮機,濃度為30%-35%的精礦礦漿送入濃縮機,利用濃縮機對浮選輸送的濃度為30%-35%精礦礦漿進行脫水作業,2)將已脫水後濃度達到為60%-65%的精礦礦漿經一組精礦泵送到分礦箱,3)分礦箱再將60%-65%的精礦礦漿分送到過濾機進行過濾作業,經過濾機過濾後得到水份為9%-10%的濾餅為精礦產品,4)過濾機得出的濾液和自動排液返回濃縮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一組精礦泵為 8-10臺精礦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磁精礦濃縮脫水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濃縮過濾磁鐵精礦的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將浮選輸送的礦漿粒度-200目佔95%,礦漿濃度為30%-35%的精礦礦漿送入濃縮機,利用濃縮機對浮選輸送的精礦礦漿進行脫水作業,將已脫水後濃度達到為60%-65%的精礦礦漿經一組精礦泵送到分礦箱,分礦箱將精礦礦漿分送到過濾機進行過濾作業,經過濾機過濾後得到水份為9%-10%的濾餅為精礦產品,過濾機得出的濾液和自動排液返回濃縮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浮選輸送的精礦直接進入濃縮機濃縮,提高濃縮機的使用效率。減少了設備的備件量,優化濃縮工藝,從而減少能源消耗。在精礦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減少金屬流失,增加鐵精礦產量。
文檔編號B03B7/00GK102218368SQ201110060658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5日
發明者餘瑩, 蓋壯, 趙世龍 申請人:鞍鋼集團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