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3:59:46 1
專利名稱: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先張法梁(板)預製施工時的預應力張拉臺架。
背景技術:
先張法是在澆築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並將張拉的預應力筋臨時錨固在臺座上。目前常用的臺座一般有墩式臺座和槽式臺座兩種,但兩種臺座均存在位置固定, 不能轉場使用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解決了現有設備存在的位置固定,不能轉場使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案解決以上問題的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包括作為口字形臺架的豎框的兩塊橫擔和作為口字形臺架的橫框的兩根鋼管,橫擔是由兩個槽鋼口對口焊接在一起組成,在相對設置的兩塊橫擔上對應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筋穿過的預留孔,所述的鋼管的右端與右橫擔固定焊接在一起,鋼管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圓形鐵片,左橫擔的右側面與儲砂鋼管的一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儲砂鋼管的口徑大於鋼管的口徑,儲砂鋼管的內徑與所述的焊接在鋼管的左端的圓形鐵片的直徑相等,焊接有圓形鐵片的鋼管的左端活動設置在儲砂鋼管中,在儲砂鋼管的側面設置有出砂口。在所述的儲砂鋼管中設置有砂石,在出砂口中活動設置有軟木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轉場反覆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包括作為口字形臺架的豎框的兩塊橫擔4和作為口字形臺架的橫框的兩根鋼管1,橫擔4是由兩個槽鋼口對口焊接在一起組成,在相對設置的兩塊橫擔4上對應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筋穿過的預留孔5,所述的鋼管1的右端與右橫擔固定焊接在一起,鋼管1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圓形鐵片,左橫擔的右側面與儲砂鋼管2的一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儲砂鋼管2的口徑大於鋼管1的口徑,儲砂鋼管2的內徑與所述的焊接在鋼管1的左端的圓形鐵片的直徑相等,焊接有圓形鐵片的鋼管1的左端活動設置在儲砂鋼管2中,在儲砂鋼管2的側面設置有出砂口 3。在所述的儲砂鋼管2中設置有砂石,在出砂口 3中活動設置有軟木塞。先在適合的場地製作砼底模,並將臺架固定在地面上,固定時保證底模處於臺架正中,將Φ100的鋼管2裝滿幹砂石,並用軟木塞將出砂口 3堵死,將預應力筋穿過預留孔5,進行張拉,錨固。砼澆注完畢並達到一定強度後,拔出軟木塞,鋼管內的砂子流出,完成放張作業。利用起重設備將臺架移至下一臺座。
權利要求1.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包括作為口字形臺架的豎框的兩塊橫擔(4)和作為口字形臺架的橫框的兩根鋼管(1),橫擔(4)是由兩個槽鋼口對口焊接在一起組成,在相對設置的兩塊橫擔(4)上對應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筋穿過的預留孔(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鋼管(1)的右端與右橫擔固定焊接在一起,鋼管(1)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圓形鐵片,左橫擔的右側面與儲砂鋼管(2)的一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儲砂鋼管(2)的口徑大於鋼管(1)的口徑,儲砂鋼管 (2)的內徑與所述的焊接在鋼管(1)的左端的圓形鐵片的直徑相等,焊接有圓形鐵片的鋼管 (1)的左端活動設置在儲砂鋼管(2)中,在儲砂鋼管(2)的側面設置有出砂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儲砂鋼管(2) 中設置有砂石,在出砂口(3)中活動設置有軟木塞。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應力張拉臺架,解決了現有設備存在的位置固定,不能轉場使用的技術問題。包括作為口字形臺架的豎框的兩塊橫擔(4)和作為口字形臺架的橫框的兩根鋼管(1),橫擔(4)是由兩個槽鋼口對口焊接在一起組成,在相對設置的兩塊橫擔(4)上對應設置有供預應力鋼筋穿過的預留孔(5),鋼管(1)的右端與右橫擔固定焊接在一起,鋼管(1)的左端固定焊接有圓形鐵片,左橫擔的右側面與儲砂鋼管(2)的一端固定焊接在一起,儲砂鋼管(2)的口徑大於鋼管(1)的口徑,焊接有圓形鐵片的鋼管(1)的左端活動設置在儲砂鋼管(2)中,在儲砂鋼管(2)的側面設置有出砂口(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轉場反覆使用。
文檔編號B28B23/04GK202016117SQ20112013397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9日
發明者劉敬田, 孫茂明, 李程, 羅冰, 邵雲帆 申請人: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