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與流程
2023-05-23 01:10:46 3
本發明涉及棉花育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的種植區域廣泛,僅黃河流域棉區就覆蓋河北、山東、河南、天津大部和山西、甘肅、安徽、江蘇部分棉區,縱橫上千公裡,差異性極大。一個棉花品種如果在這樣大面積的區域內種植,必須要具有好的生態適應性和產量穩定性,才會具備較強的的競爭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適應性和穩定性對棉花育種來講,是一個很抽象模糊的概念,直接對其進行篩選無從入手,只有將這個概念明確具體化,甚至是數位化,才能進行鑑別和篩選。育種過程中,品種適應性和穩定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對各地氣候的適應性,氣候影響則主要表現在溫度和溼度對棉花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準確分析土壤的溫溼度對棉花的影響也可以說準確分析棉花對土壤溫溼度敏感度的不同即可對棉花品種的適應性和穩定性進行分析和鑑別。
現有的篩選方法主要是通過異地種植,其缺點是:地域廣泛很難選出準確的具有代表性的試驗區;受當年氣候影響大,試驗誤差大;試驗數據繁雜,難以準確定位目標材料;試驗規模大,造成鑑定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選定試驗新品系;
s2、統一將植株栽植於盆內,盆體積為50*50*50cm,然後將盆埋置於試驗地內,每一品系種植8盆,分別對應0.5升、1升、1.5升、2.0升、2.5升、3.0升、3.5升、4.0升的灌水量處理;
s3、統一用水時間設定在7.1-7.20日,避開雨季,每日下午2點左右澆水,利用多點土壤溫溼度記錄儀,實時記錄土壤溫溼度變化;
s4、對盆內植株的蕾鈴脫落情況、結鈴性、枯黃萎病指數(或者發病葉片數量、單株發病級別)及其綜合農藝性狀分別調查和記錄;
s5、進行室內考種,記錄品系的鈴重、衣分、產量並對纖維品質進行檢測;
s6、對試驗記錄的產量、品質、抗性等性狀數據與記錄的溫溼度數據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將相關係數低或不存在顯著相關性的材料定位目標材料,從而篩選出對溫溼度變化反應不敏感的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好的新品系。
本發明基於溫溼度測量儀,對新品系進行控制性試驗,通過不同的灌水量處理實驗,記錄應灌水量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溫溼度,同時觀察記錄不同處理的植株的結鈴性、鈴重、單株產量及其綜合農藝性狀,而後對植株產量及農藝性狀與溫溼度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通過相關性的顯著與否、相關係數的大小等來確定棉花新品系的生態適應性和產量穩定性,進而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和篩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選定試驗新品系;
s2、統一將植株栽植於盆內,盆體積為50*50*50cm,然後將盆埋置於試驗地內,每一品系種植8盆,分別對應0.5升、1升、1.5升、2.0升、2.5升、3.0升、3.5升、4.0升的灌水量處理;
s3、統一用水時間設定在7.1-7.20日,避開雨季,每日下午2點左右澆水,利用多點土壤溫溼度記錄儀,實時記錄土壤溫溼度變化;
s4、對盆內植株的蕾鈴脫落情況、結鈴性、枯黃萎病指數(或者發病葉片數量、單株發病級別)及其綜合農藝性狀分別調查和記錄;
s5、進行室內考種,記錄品系的鈴重、衣分、產量並對纖維品質進行檢測;
s6、對試驗記錄的產量、品質、抗性等性狀數據與記錄的溫溼度數據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將相關係數低或不存在顯著相關性的材料定位目標材料,從而篩選出對溫溼度變化反應不敏感的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好的新品系。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花品種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的育種方法,選定試驗新品系,統一將植株栽植於盆內,將盆埋置於試驗地內,每一品系種植8盆,分別對應不同的灌水量處理;用水時間設定在7.1‑7.20日,避開雨季,每日下午2點左右澆水,利用多點土壤溫溼度記錄儀,實時記錄土壤溫溼度變化;分別記錄盆內植株的蕾鈴脫落情況、結鈴性、枯黃萎病指數及其綜合農藝性狀;進行室內考種,記錄品系的鈴重、衣分、產量並對纖維品質進行檢測;對試驗記錄的產量、品質、抗性數據與記錄的溫溼度數據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將相關係數低或不存在顯著相關性的材料定位目標材料,從而篩選出對溫溼度變化反應不敏感的生態適應性、產量穩定性好的新品系。
技術研發人員:楊保新;梁麗鵬;劉淑紅;李翠芳;袁松波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技術研發日:2017.07.21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