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深井清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1:08:4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流體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泵,特別涉及一種深井清水泵。
背景技術:
清水泵是供輸送清水及物理化學性質類似於清水的其他液體之用,相對於普通水泵清水泵的流道較小且葉輪與蝸殼之間的間隙也較小,所以其揚程相對較高,一般被用於城市給排水、高層建築增壓送水、浴室等冷暖水循環增壓及設備配套。
由於清水泵揚程較高,水利損失小等優點,因此市面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清水泵,由於清水泵是沉入水底工作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將水底沉澱下來泥沙吸入泵內,導致輸送的液體不清潔,並且長期的使用中水中雜質易卡死葉輪,而且清水泵潛入水面下具有浮力的存在,水泵在工作過程中電機的轉動會帶來泵體的震動,因此容易使水泵發生傾斜影響抽水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運行穩定實用性更好的深井清水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深井清水泵,包括泵體,所述的泵體內設置有電機,所述的泵體內位於電機上方設置有電容器,所述泵體的上方開設有出線口,所述的出線口處通過螺絲固連有密封件,所述泵體的下方設置有蝸殼且電機傳動軸的一端伸入蝸殼內並在端部連接有葉輪,所述蝸殼的出口處設置有出水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蝸殼的下方固連有進水節且進水節的外圈包裹有濾網,所述進水節的底部固連有金屬材料的承重盤。
本深井清水泵的技術效果為:水泵工作時,電機帶動葉輪轉動將水從進水節吸入泵體內,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葉輪將水甩向蝸殼內壁並從出水座排出,通過濾網可以防止水中的大型雜質被吸入蝸殼內,本深井清水泵相對於傳統的清水泵在進水節底部設置有承重盤,通過承重盤可以增加水泵的重量並且有效的降低水泵整體的重心,使水泵放置在水底工作時運行更加平穩,也可以防止液體流動導致泵體傾斜,由於承重盤具有厚度,可以間接的減少沉澱在水底面的泥沙被吸入蝸殼內,使本清水泵輸送的液體清潔度更高。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的承重盤與進水節之間通過螺母固定。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的泵體內位於蝸殼與電機之間開設有密封腔。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的密封腔內灌注有80%至85%體積的5號機油。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的密封腔與蝸殼的連接處設置有骨架油封。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的傳動軸上位於密封腔內設置有機械密封。
在上述的一種深井清水泵中,所述泵體的頂部設置有提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深井清水泵通過承重盤的設置使其具有運行更加平穩且輸送的液體清潔度更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深井清水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泵體;2、電機;3、電容器;4、出線口;5、密封件;6、蝸殼;7、傳動軸;8、葉輪;9、出水座;10、進水節;11、濾網;12、承重盤;13、密封腔;14、骨架油封;15、機械密封;16、提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深井清水泵,包括泵體1,泵體1內設置有電機2,泵體1內位於電機2上方設置有電容器3,泵體1的上方開設有出線口4,出線口4處通過螺絲固連有密封件5,泵體1的下方設置有蝸殼6且電機2傳動軸7的一端伸入蝸殼6內並在端部連接有葉輪8,蝸殼6的出口處設置有出水座9,蝸殼6的下方固連有進水節10且進水節10的外圈包裹有濾網11,進水節10的底部固連有金屬材料的承重盤12。
進一步細說,承重盤12與進水節10之間通過螺母固定,泵體1內位於蝸殼6與電機2之間開設有密封腔13,密封腔13內灌注有80%至85%體積的5號機油,密封腔13與蝸殼6的連接處設置有骨架油封14,傳動軸7上位於密封腔13內設置有機械密封15,泵體的頂部設置有提手1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泵體1、電機2、電容器3、出線口4、密封件5、蝸殼6、傳動軸7、葉輪8、出水座9、進水節10、濾網11、承重盤12、密封腔13、骨架油封14、機械密封15、提手16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