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3 05:19:11
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該中藥由三七5-15份、馬鞭草10-15份、麥冬10-15份、土牛膝5-10份、虎杖5-12份、木香2-8份、海風藤3-8份製成。其製備方法為:1)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Ⅰ;2)然後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加水再次進行熬煮,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Ⅱ;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過濾,得過濾液Ⅲ,最後將過濾液Ⅰ、過濾液Ⅱ和過濾液Ⅲ進行混合後濃縮和乾燥即可。本藥物價格低廉、無副作用,療效好,既可防治外表面的開放性損害,也可以防治閉合性損傷,更可防止淤血產生。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藥發明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跌打損傷一般是指人經受外界的傷害,損害到肉體的一種病症,包括刀槍、跌僕、毆打、閃挫、刺傷、擦傷、運動損傷等,傷處多有疼痛、腫脹、出血或骨折、脫白等症狀,也包括一些內臟損傷。在此主要以軟組織損傷為主。扭傷指間接暴力使肢體和關節周圍的筋膜、肌肉、韌帶過度扭曲、牽拉,引起損傷或撕裂。多發生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
[0003]扭傷指間接暴力使肢體和關節周圍的筋膜、肌肉、韌帶過度扭曲、牽拉,引起損傷或撕裂。多發生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的組織。
[0004]挫傷指直接暴力打擊或衝撞肢體局部,引起該處皮下組織、肌肉、肌腱等損傷。以直接受損部位為主。頸、肩、肘、腕、指間、腕、膝、跺、腰等部位都可引起扭挫傷。
[0005]跌打損傷如果認為是小傷,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較大的損害,嚴重的也可能死亡,所以還是引以為重。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價格低廉、無副作用,療效好,既可防治外表面的開放性損害,也可以防治閉合性損傷,更可防止淤血產生的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0007]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5-15份、馬鞭草10-15份、麥冬10-15份、土牛膝5_10份、虎杖5_12份、木香2_8份、海風藤3-8份。
[0008]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作為優選,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8份、馬鞭草12份、麥冬12份、土牛膝8份、虎杖10份、木香5份、海風藤5份。
[0009]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I,熬煮時間為30-4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85-90°C ;
(2)然後再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這幾種物料加水再次進行熬煮,然後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II,熬煮時間為40-5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0-95°C ;
(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其熬煮時間為50-7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5-98°C。然後進行再次過濾,得過濾液III,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熬煮的時間為10-20分鐘,溫度控制在60-80°C,然後過濾進行濃縮和乾燥,烘乾的溫度為70-85°C,時間為20-30分鐘,最後得粉末成品。
[0010]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應用,每次取粉末5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天服用兩次。
[0011]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其藥用功能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缺氧症;可以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節血液細胞。其還雙向調節中樞神經,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其可以止血、活血化瘀,其可以保肝、抗炎。但是孕婦忌服。
[0012]馬鞭草,別名鐵馬鞭、紫頂龍芽草、野荊芥,本為破血涼血的藥物,活血通經。能去膿毒,在跌打損傷上有其獨特功效。
麥冬,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其可以潤肺清心,陰虛癆嗽,喉痺咽痛,心煩失目民,腸燥便秘。
[0013]土牛膝,又稱為懷牛膝、牛髁膝、山莧菜、對節草、紅牛膝、杜牛膝,其對風溼性關節炎有獨特療效,運用於本藥物當中,利用其可以輔助以治療跌打損傷。
[0014]虎杖、中藥名。本品為寥科植物虎杖的乾燥根莖和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趁鮮切短段或厚片,曬乾。具有祛風利溼,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用於關節痺痛、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扑損傷,癰腫瘡毒等病症。
[0015]木香是菊科植物雲木香和川木香的通稱。雲木香又名廣木香或青木香,屬菊科風毛菊屬。川木香是菊科川木香屬的植物,均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多生長在高山草地和灌叢中,為野生植物,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這兩種植物的根莖都是重要的中草藥,其具有抗菌的作用。
[0016]海風藤別名滿坑香、老藤、大風藤、巖胡椒。海風藤為雙子葉植物藥胡椒科植物細葉青萎藤的藤莖。性味歸經為辛、苦,微溫。歸肝經。功效為祛風溫,通經絡。可治療風寒溼痺,關節不利,腰膝疼痛,筋脈拘攣。肺寒喘咳,屈伸不利,具有去溼氣的功效。
[0017]黃酒,具有活血 祛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其可以有效抵禦寒冷的刺激,預防感冒,黃酒每次的服用量根據人飲酒的程度不同,好酒者每次50-80ml,不能喝酒者每次5-15ml。。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藥品取材簡單、熬煮方便,不僅可以活血祛淤,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扭傷,各種骨折、脫臼治療,可以運用於跌打損傷中表面的開放性損害,也可以防治閉合性損傷,對於燒傷、燙傷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0]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範圍僅限於下述實施例。
[0021]實施例1:
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作為優選,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8份、馬鞭草12份、麥冬12份、土牛膝8份、虎杖10份、木香5份、海風藤5份。
[0022]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I,熬煮時間為4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0°C ;
(2)然後再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這幾種物料加水再次進行熬煮,然後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II,熬煮時間為4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0°C ;
(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其熬煮時間為50-7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5°C。然後進行再次過濾,得過濾液III,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熬煮的時間為15分鐘,溫度控制在80°C,然後過濾進行濃縮和乾燥,烘乾的溫度為85 °C,時間為20分鐘,最後得粉末成品。
[0023]病例1:
雅安市XX,男,35歲,骨折3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5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骨折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150日以後,其骨折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0024]病例2:
南充市XXX,男,35歲,脫白1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5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脫臼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50日以後,其脫白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0025]實施例2: 採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10份、馬鞭草15份、麥冬15份、土牛膝6份、虎杖8份、木香8份、海風藤8份。
[0026]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I,熬煮時間為3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85-90°C ;
(2)然後再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這幾種物料加水再次進行熬煮,然後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II,熬煮時間為45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5°C ;
(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其熬煮時間為6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5°C。然後進行再次過濾,得過濾液III,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熬煮的時間為15分鐘,溫度控制在70°C,然後過濾進行濃縮和乾燥,烘乾的溫度為0°C,時間為25分鐘,最後得粉末成品。
[0027]病例1:
雅安市XX,男,23歲,骨折3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7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次黃酒50ml,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骨折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100日以後,其骨折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0028]病例2:
南充市XX,男,19歲,脫臼1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7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次黃酒50ml,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脫白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80日以後,其脫白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0029]實施例3:
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5份、馬鞭草10份、麥冬10份、土牛膝5份、虎杖5份、木香5份、海風藤8份。
[0030]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I,熬煮時間為30-4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88°C ;
(2)然後再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這幾種物料加水再次進行熬煮,然後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II,熬煮時間為42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2°C ;
(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其熬煮時間為50-7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6°C。然後進行再次過濾,得過濾液III,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熬煮的時間為10分鐘,溫度控制在60°C,然後過濾進行濃縮和乾燥,烘乾的溫度為75 °C,時間為20分鐘,最後得粉末成品。
[0031]病例1:
成都市XX,女,35歲,骨折3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6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黃酒少量,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骨折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170日以後,其骨折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0032]病例2:
什邡市XXX,女,31歲,脫臼10天,採用本中藥熬煮的中藥,按照服用標準,每次取粉末6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黃酒少量,每天服用兩次,服用10日後,其因脫白帶來的疼痛症狀已經消失。90日以後,其脫 臼病症已經完全康復。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5-15份、馬鞭草10-15份、麥冬10-15份、土牛膝5_10份、虎杖5_12份、木香2_8份、海風藤3-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三七8份、馬鞭草12份、麥冬12份、土牛膝8份、虎杖10份、木香5份、海風藤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按比例稱取三七、馬鞭草、麥冬、土牛膝、虎杖、木香和海風藤,將其直接加水進行熬煮,熬煮後過濾的過濾液I ; (2)然後再將步驟(1)中熬煮後的這幾種物料加水再次進行熬煮,然後再次過濾,得到過濾液II ; (3)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再次過濾,得過濾液III,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然後過濾進行濃縮和乾燥,得粉末或粘稠狀成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中所述的熬煮時間為30-4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85-90°C。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熬煮時間為40-5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0-95°C。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所述的再將過濾後的濾渣加水進行熬煮,其熬煮時間為50-70分鐘,熬煮的溫度為95-98°C。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所述的最後將過濾液1、過濾液II和過濾液III進行混合,再次進行熬煮,這裡熬煮的時間為10-20分鐘,溫度控制在60-80°C。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的烘乾的溫度為70-85°C,時間為20-3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藥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每次取粉末5g,配以黃酒一起服用,每天服用兩次。
【文檔編號】A61K36/8968GK103656158SQ20121032459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楊波 申請人: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