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後跟緩衝鞋底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3:44:26
專利名稱:一種後跟緩衝鞋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鞋底,尤其涉及一種鞋後跟具有緩衝功能的鞋底。
背景技術:
如圖I-圖2所示,現在,絕大部分鞋的鞋底後跟10都是實心的,當人的腳作用到鞋後跟10時,鞋後跟10沒有起到任何緩衝的作用,對於長時間行走的人來說,會感覺腳很累,並且有可能受到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後跟緩衝鞋底,在鞋底的上表面設置有截面形狀為錐形的空心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約為鞋底厚度的1-2倍。優選的,在鞋底的上表面,從鞋跟部延伸到鞋底的中部均設置有所述錐形空心凸起。優選的,由於鞋底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是逐漸由高變低的,因此錐形空心凸起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也是由高變低的。優選的,錐形空心凸起與鞋底一體成型。空心凸起也可以為截面形狀為「U」字型的空心凸起。空心凸起的材料為具有彈性的材料。本實用新型的鞋底對使用者的腳部在行走時起到緩衝作用,並且能夠更加省力。
圖I為現有技術的鞋底的不意圖;圖2為圖I中A-A向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鞋底的示意圖;圖4為圖3中A-A向剖視圖;圖5為圖3中C-C向剖視圖;圖6為圖3中D-D向剖視圖;圖7為圖3中A』 -A』向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圖8為圖3中C』 -C』向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緩衝鞋底,如圖3-圖5所示,在鞋底I的上表面11,即朝向使用者腳底的一面,設置有截面形狀為錐形的空心凸起12,凸起12的高度約為鞋底I厚度的1-2 倍。如圖3所示,在鞋底I的上表面11上,從鞋跟部延伸到鞋底I的中部均設置有錐形空心凸起12。如圖4所示,由於鞋底I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是逐漸由高變低的,因此錐形空心凸起12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也是由高變低的。如圖6所示,為了增加錐形空心凸起12的牢固性,在兩個相鄰的錐形空心凸起12之間均設置有梁13,梁13的高度約為鞋底I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梁13的形狀為長方體。優選的,錐形空心凸起12與鞋底I 一體成型。圖7、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實施例,如圖7、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空心凸起12』的截面形狀為「U」字型空心凸起。空心凸起12的材料為具有彈性的材料。使用者穿著帯有本實用新型的緩衝鞋底的鞋,當後腳跟用カ吋,空心凸起12的邊緣就會因為受カ而向內或者向外(隨著受カ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彎曲,由於空心凸起12的材料為彈性材料,因此對使用者的腳能夠起到緩衝的作用,防止使用者的腳受到傷害。另外,由於空心凸起12的彈性材料能夠自動復位,也能夠使使用者在行走時更加省力。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各種零部件的結構進行等效的改迸。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或直接或間接運用於其他相關技術領域均同理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幹 所述鞋底(I)具有上表面(11); 在所述鞋底(I)的上表面(11)上設置有空心凸起(1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凸起(12)的截面形狀為錐形空心凸起,也可以為截面形狀為「U」字型空心凸起。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凸起(12)的高度約為鞋底(I)厚度的1-2倍。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於在鞋底(I)的上表面(11)上,從鞋跟部延伸到鞋底(I)的中部均設置有空心凸起(12)。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於所述空心凸起(12)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是由高變低的。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於在兩個相鄰的空心凸起(12)之間均設置有梁(13),所述梁(13)的高度為鞋底(I)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後跟緩衝鞋底,其特徵在幹所述空心凸起(12)與鞋底(I)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一種緩衝鞋底,所述鞋底在上表面設置有錐形空心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約為鞋底厚度的1-2倍;在所述鞋底的上表面,從鞋跟部延伸到鞋底的中部均設置有所述錐形空心凸起;所述錐形空心凸起的高度從鞋跟至鞋底中部也是由高變低的;錐形空心凸起與鞋底一體成型;空心凸起的材料為具有彈性的材料;本實用新型的鞋底對使用者的腳部在行走時起到緩衝作用,並且能夠更加省力。
文檔編號A43B13/18GK202635775SQ2012202902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朱益真, 陳文彪, 陳峰山 申請人: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