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用模具及其使用該模具的烙印方法
2023-05-20 07:53:31 1
專利名稱:烙印用模具及其使用該模具的烙印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烙印用模具及烙印方法,尤指一種藉由上模、下模 的組合烙印用模具,以將原料快速製作出烙印成品,且大大降低殘料殘 留於烙印成品。
背景技術:
採用單件式模具的習知烙印用模具來製作烙印成品時,在原料注入 於習知烙印用模具後,由模具所成形出所需要的模件其原料,必須與不 作為模件的原料加以分開, 一般作法乃是利用一種刮除裝置,例如刮 刀,直接在習知烙印用模具進行刮除作業,來將不作為模件的原料自該 模具予以刮除。然而,刮除作業必須藉助人力才能夠將殘留原料全部刮 除,不僅耗費人力成本且耗費時間。本發明的發明人有鑑於習知烙印用模具的缺失,乃亟思發明而改良 一種烙印用模具及其使用該模具的烙印方法,能夠方便地將作為模件的 原料以及不作為模件的原料予以分離。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烙印用模具,能夠方便地將作為 模件的原料以及不作為模件的原料予以分離,縮減烙印成品的製造時間, 以及提升烙印成品的質量。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本發明烙印用模具的烙印方 法,來製造良好質量的烙印成品。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包括一下模與一上模;下模具有至少一個凸 起部,上模具有至少一個洞孔,該些洞孔分別對應於下模的該些凸起部, 該洞孔的深度大於凸起部的長度,且該上模的洞孔外側周緣設有凸緣。 上模疊置於下模上,且該些凸起部伸入於對應的該些洞孔。藉此,以供 上模與下模合模後,再予以分開時,能夠得到周圍無殘留原料的模件。由於本發明烙印用模具採用組合式的下模與上模,且由於上模的洞孔的外側周緣設有凸緣,因此,烙印用模具更能夠將作為模件的原料以及不作為模件的原料予以分離,使得殘留的原料不會殘留在模件,而影響模件的外觀,此即為本發明的優點所在。為能對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其使用功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茲舉一較佳的可行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的立體組合圖。圖2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的組合剖視圖。圖4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圖5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圖6為本發明使用烙印用模具的烙印方法的流程圖。圖7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本發明圖7烙印用模具的組合剖視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烙印用模具10下模11凸起部12上表面20上模21上表面22洞孔23凹陷部24凸緣25下表面3烙印用模具的烙印方法31 39步驟4烙印用模具40下模41凸起部42上表面43凹孔50上模51上表面52洞孔53下表面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與圖3,本發明烙印用模具1為包括一個下模10 與一個上模20所構成的組合式模具。下模10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凸起部11,該些凸起部11設置在下模 10的上表面12。該些凸起部11在水平方向的斷面形狀可以實行為幾何 形狀或是圖案。在圖2所顯示的該些凸起部11,乃實施為多數個圓形凸 柱。當然,本發明該些凸起部ll並不限制在圓形凸柱此種實施例。上模20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洞孔22,該些洞孔22貫穿上表面21與 下表面25。上模20的上表面21形成有凹陷部23,且該些洞孔22設置 在凹陷部23內。洞孔22的形狀或圖案乃是實行與凸起部11相同的形狀 或圖案,例如當凸起部11實行圓形凸柱時,則洞孔22的幾何形狀也
實行圓形。上模20的該些洞孔22分別對應於下模10的該些凸起部21,且洞孔 22的深度略大於凸起部11的高度。洞孔22的外側周緣設置凸緣24,凸 緣24能夠妨止位於洞孔22外部的原料與留在洞孔22之內的原料彼此接 觸。本發明烙印用模具1於進行組合時,乃是將上模20疊置於下模10 上,且讓下模10的該些凸起部11伸入上模20對應的該些洞孔22內, 如此來完成烙印用模具1的組合。接著說明如何使用本發明烙印用模具1。首先是調配原料(圖中未顯 示),原料可以採用如下所述的兩種調配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將硬化劑與 色膏等物質加入於PU樹脂攪拌調配而成原料。第二種方式是將可塑劑、 安定劑與色膏等物質加入於PVC粉攪拌調配而成原料。之後,將原料注 入已組合好的烙印用模具1的上模20,並使得原料均勻分布上模20,且 填滿該些洞孔22。接著,利用刮除裝置(例如刮刀)來對上模20進行 刮板處理。移動刮除裝置將位於上模20的該些洞孔22以外的原料予以 刮除,由於上模20的每個洞孔22的外側周緣設有凸緣24,因此在進行 刮除時,不會對該些洞孔22內部的原料造成破壞,使得該些洞孔22內 部的原料能夠完整地成形出所需要的模件形狀。當上模20與下模10分 開後,無殘留原料的模件就留置在下模10的該些凸起部11的頂面。之 後,再對留置有模件的下模IO進行烘乾、貼合底布、烘乾至全乾等動作, 最後,該模件會黏著在底布上。此時,將底布自下模10取下,如此便完 成烙印成品的製造。本發明烙印用模具1於圖1至圖3中雖顯示下模10的該些凸起部11 與上模20的該些洞孔22皆為圓形的幾何形狀。然而必要時,如圖4、 5
所示,也可以將下模10的凸起部11與上模20的洞孔22設計成三角形 與六邊形等其它的幾何形狀或圖案。請參閱圖6所示,本發明使用烙印用模具的烙印方法3製作方法, 包括步驟(31)至步驟(39),分別說明如下。步驟(31)是提供一種烙印用模具1,其中烙印用模具1包含一個下 模10與一個上模20。烙印用模具1的具體實施方式
已於本發明上述內文 所揭露。步驟(32)是將原料灌注於己完成組合的烙印用模具1的上模 20上。步驟(32)所使用的原料也己於本發明上述內文所揭露。步驟(33) 是對在步驟(32)中位於烙印用模具1的原料進行真空脫泡處理。步驟 (34)是對在步驟(33)中位於烙印用模具l的上模20的原料進行刮板 處理。步驟(35)是將已完成步驟(34)刮板處理後的烙印用模具1,分開 組合以分開成下模10與上模20。步驟(36)是對完成步驟(35)的下模 10的原料烘烤至20000至50000黏度(CPS)之間。步驟(37)是將一 貼布貼合於完成該步驟(36)下模10的原料上。步驟(38)是將步驟(37)貼合著該貼布的下模10烘烤直至位於下 模10原料抵達全乾狀態。在烘烤過程當中,位於下模10的該些凸起部 11的原料將會黏著在貼布上。步驟(39)是自完成步驟(38)的下模IO 將該貼布取下,藉此製造出一件烙印成品。圖7為本發明烙印用模具再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以及圖8為本 發明圖7烙印用模具的組合剖視圖。本發明烙印用模具4為包括一個下 模40與一個上模50所構成的組合式模具。下模40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 凸起部41,該些凸起部41設置在下模40的上表面42,且該些凸起部41 自上表面42向上凸起。每個凸起部41頂面各設有凹孔43,而且凹孔43 在水平方向的斷面形狀可以實行為幾何形狀或是圖案。在圖7所顯示的 該些凸起部41與凹孔43,乃實施為多數個圓形凸柱與圓形凹孔。當然, 本發明該些凸起部41與凹孔43並不限制在圓形凸柱與圓形凹孔此種實 施例,也可以採用三角形與六邊形等其它的幾何形狀或圖案。上模50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洞孔52,該些洞孔52貫穿上表面51與 下表面53。洞孔52在水平方向斷面的形狀乃是實行與凸起部41在同一 水平方向斷面的相同形狀,例如當凸起部41實行圓形凸柱時,則洞孔 52的幾何形狀也實行圓形。上模50的該些洞孔52分別對應於下模40的該些凸起部41 。當本發 明烙印用模具4於進行組合時,是將上模50疊置於下模40上,且讓下 模40的該些凸起部41伸入上模50對應的該些洞孔52內,如此來完成 烙印用模具4的組合。接著說明如何使用本發明烙印用模具4。首先是調配原料(圖中未顯 示),原料的兩種調配方式可以採用己在上文說明的調配方式。之後,將 原料注入已組合好的烙印用模具4的上模50,並使得原料均勻分布上模 50,且填滿該些洞孔52及凸起部41頂面的凹孔43。接著,利用刮除裝 置(例如刮刀)來對上模50進行刮板處理。移動刮除裝置將位於上模 50的該些洞孔52以外的原料予以刮除,使得該些凹孔43內部的原料能 夠完整地成形出所需要的模件形狀。當上模50與下模40分開後,無殘 留原料的模件就留置在下模40的該些凸起部41頂面的凹孔43。之後, 再對留置有模件的下模40進行烘乾、貼合底布、烘乾至全乾等動作,最 後,該模件會黏著在底布上。此時,將底布自下模40取下,如此便完成 烙印成品的製造。由於本發明烙印用模具1採用組合式的下模與上模,且由於上模20
的洞孔22的外側周緣設有凸緣24,因此,烙印用模具1更能夠將作為模 件的原料以及不作為模件的原料予以分離,使得殘留的原料不會殘留在 模件,而影響模件的外觀,此即為本發明的優點所在。由於本發明烙印用模具4所釆用組合式下模與上模,因為於下模40 的凸起部41頂面設有凹孔43,且凸起部41位於上模50的洞孔52內部, 因此,烙印用模具4能將作為模件的原料以及不作為模件的原料予以分 離,使得殘留的原料不會殘留在模件,而影響模件的外觀,此即為本發 明另一烙印用模具4的優點所在。但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用以限定本發明可 實施的範圍,凡熟悉於本技藝人士所明顯可作變化與修飾,皆應視為不 悖離本發明的實質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下模,具有至少一凸起部;一上模,具有至少一洞孔,該些洞孔分別對應於下模的該些凸起部,該洞孔的深度大於凸起部的長度,且該洞孔外側周緣設有一凸緣;其中該上模疊置於該下模上,且該些凸起部伸入於對應的該些洞孔。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凸起部為一幾 何形狀或一圖案。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凸起部的幾何 形狀為圓形、三角形或六邊形的其中一種。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洞孔的形狀相 同於該凸起部的形狀。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上模的該些洞 孔設置在該上模的凹陷部。
6、 一種使用烙印用模具的烙印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a) 提供一烙印用模具,其中該烙印用模具包含一個下模與一個上模;(b) 將一原料灌注於已完成組合的該烙印用模具的上模上;(C)對在該步驟(b)中位於該烙印用模具的原料進行真空脫泡處理;(d) 對在該步驟(C)中位於該烙印用模具的上模的原料進行刮板處理;(e) 將已完成該步驟(d)刮板處理後的烙印用模具,分開組合以分 開成該下模與該上模;(f) 對完成該步驟(e)的下模的原料烘烤至20000至50000黏度 (CPS)之間;(g) 將一貼布貼合於完成該步驟(f)下模的原料上;(h) 將該步驟(g)貼合著該貼布的下模烘烤,直至位於該下模原 料抵達全乾狀態;(i) 自完成該步驟(h)的下模將該貼布取下,藉此製造出一件烙印成品。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烙印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原料的成份至少 包含一硬化劑、 一色膏與一PU樹脂。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烙印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原料的成份至少 包含一可塑劑、 一安定劑、 一色膏、一PVC粉。
9、 一種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一下模,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凸起部,且每個凸起部頂面各設置一 個凹孔;一上模,具有至少一個以上的洞孔,該些洞孔分別對應於下模的該 些凸起部;其中該上模疊置於該下模上,且該些凸起部伸入於對應的該 些洞孔。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凸起部在水 平方向斷面的形狀為一幾何形狀。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幾何形狀為圓形、三角形或六邊形的其中一種。
12、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洞孔在水平 方向斷面的形狀,相同於該凸起部的幾何形狀。
13、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凹孔為一幾 何形狀或一圖案。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烙印用模具,其特徵在於該凹孔的幾何 形狀為圓形、三角形或六邊形的其中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烙印用模具,包括一個下模與一個上模。下模具有至少一個凸起部,上模具有至少一個洞孔,該些洞孔分別對應於下模的該些凸起部,該洞孔的深度大於凸起部的長度,且上模的洞孔外側周緣設有凸緣。上模疊置於下模上,且該些凸起部伸入於對應的該些洞孔,藉此,以供上模與下模合模後再予以分開時,得到周圍無殘留原料的模件。
文檔編號B29C39/26GK101161440SQ20061014110
公開日2008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9日
發明者張建龍, 魏建隆 申請人:旭正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