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摩託車側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8:07:3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摩託車駐車支撐零部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託車側支架。
背景技術:
摩託車側支架作為摩託車駐車常用支撐零部件。目前,有不少用戶使用摩託車來運載貨物,導致摩託車的負載量顯著增大,在長期駐車過程中,摩託車側支架及其與擱腳主梁杆連接處容易變形,並因此造成客戶在使用時,駐車時車身角度過大,易發生駐車側翻。
現有技術中,公告號為CN202987334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加強型側支架與主擱腳的安裝結構」,包括擱腳主梁杆和側支架,在所述擱腳主梁杆的左右兩端各設置有一個主擱腳,擱腳主梁杆的中部焊接有側支架安裝塊,所述側支架安裝塊向左下方延伸,所述側支架的上端鉸接在側支架安裝塊上,所述側支架安裝塊與擱腳主梁杆之間設置有三角形的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的上平面焊接在擱腳主梁杆上,加強板的右斜面焊接在側支架安裝塊上。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加強側支架與主擱腳之間的連接強度,來預防側支架與主擱腳安裝連接處變形。但如何有效預防摩託車側支架自身出現變形,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還需考慮解決的技術問題。
基於此,申請人考慮設計一種能夠有效預防摩託車側支架自身出現變形的摩託車側支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預防摩託車側支架自身出現變形的摩託車側支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摩託車側支架,包括整體呈長條形的側支架本體,所述側支架本體的頂部為用於安裝在擱腳主梁杆上的鉸接部,所述側支架本體的底部為用於與地面相接觸的支承部;所述側支架本體的表面外凸固定設置有彈簧掛銷;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支架本體的表面外凸形成有至少一塊加強板,且所述加強板整體呈長條形。
上述摩託車側支架在使用時,上述加強板為固定在側支架本體的外側面,且所述加強板整體呈長條形,這樣一來,該加強板能夠提升側支架本體的結構強度,當側支架本體得到加強後,就能夠有效防止側支架本體出現彎曲變形並引起駐車不穩的情況,滿足各類型摩託車用戶的使用要求。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板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側支架本體的長度方向相一致。
這樣一來,可使得加強板的結構更為簡單,從而更便於對加強板進行加工生產;此外,上述加強板的結構,加強板與側支架本體之間的固定連接也更為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板的長度方向上遠離側支架本體的一側側邊長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
實施上述結構後,摩託車在行駛過程中側支架本體趨於水平狀,此時,加強板的長度方向上遠離側支架本體的一側側邊長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即為流線形,能夠在摩託車行駛過程中降低風阻。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板與所述側支架本體之間為焊接相連。
焊接加工方式快速,簡單,方便,能使得加強板與側支架本體的連接牢靠。
作為優選,所述側支架本體的表面由圓周方向的前半側面和後半側面兩部分構成,其中所述前半側面朝向摩託車車身且固定安裝有所述彈簧掛銷,所述後半側面背離摩託車車身;還包括腳蹬杆,所述腳蹬杆整體呈V型或C型,該腳蹬杆的開口端整體固定連接在所述後半側面的下部。
上述腳蹬杆的設置,不僅便於摩託車駕駛者腳蹬,並藉此更好地對側支架本體進行操縱;又因為腳蹬杆的開口端固定連接固定連接在後半側面的下部,這樣可通過腳蹬杆來提升側支架本體下部的強度。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板整體位於所述腳蹬杆的上方。
這樣一來,加強板整體位於所述腳蹬杆的上方,則加強板能加強側支架本體上位於腳蹬杆上方長度段的結構強度。故加強板與腳蹬杆相配合的結構,不僅能夠節省整體用料,還能夠加強側支架本體整個長度段的結構強度,具有更好的經濟實用性。
作為優選,所述加強板與所述側支架本體連接處位於所述前半側面和後半側的交匯處。
這樣,可使得加強板與設置於前側面的彈簧掛銷以及設置於後側面的腳蹬杆相錯開,從而更為方便地在側支架本體上焊接安裝加強板。
作為優選,所述側支架本體的鉸接部具有接頭,所述接頭整體呈U型槽狀,且該U型槽的兩個槽壁之間貫穿設置有鉸接安裝孔;所述加強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接頭加強段,所述接頭加強段與相鄰的所述U型槽長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連。
上述加強板的接頭加強段,不僅能夠增強接頭與側支架本體之間的連接,還能夠通過接頭加強段來增強U型槽的結構強度,從而增強接頭的結構強度,從而能夠使得側支架本體通過該鉸接部與擱腳主梁杆之間的連接更為牢固可靠。
作為優選,所述接頭加強段整體為所述U型槽的單個槽壁長度方向的端面形狀相匹配的長條形,且該接頭加強段與所述單個槽壁長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連。
上述加強板的接頭加強段結構較為簡單,更便於加工製造。且上述接頭加強段的結構,能夠將U型槽的溝槽充分露出,更便於接頭處的裝配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摩託車側支架具有結構簡單,便於製造,且能夠有效預防摩託車側支架自身出現變形的優點,能夠滿足各種摩託車用戶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摩託車側支架的結構示意圖(正視方向)。
圖2為圖1中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摩託車側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側視方向)。
圖4為圖3中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側支架本體,2鉸接部,3支承部,4加強板,5腳蹬杆,6彈簧掛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針對描述採用諸如上、下、左、右等說明性術語,目的在於幫助讀者理解,而不旨在進行限制。
具體實施時: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摩託車側支架,包括整體呈長條形的側支架本體1,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頂部為用於安裝在擱腳主梁杆上的鉸接部2,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底部為用於與地面相接觸的支承部3;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表面外凸固定設置有彈簧掛銷6;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表面外凸形成有至少一塊加強板4,且所述加強板整體呈長條形。
其中,所述加強板4的長度方向與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長度方向相一致。
其中,所述加強板4的長度方向上遠離側支架本體1的一側側邊長度方向上呈中部外凸的弧形。
其中,所述加強板4與所述側支架本體1之間為焊接相連。
其中,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表面由圓周方向的前半側面和後半側面兩部分構成,其中所述前半側面朝向摩託車車身且固定安裝有所述彈簧掛銷6,所述後半側面背離摩託車車身;還包括腳蹬杆5,所述腳蹬杆5整體呈V型或C型,該腳蹬杆5的開口端整體固定連接在所述後半側面的下部。
其中,所述加強板4整體位於所述腳蹬杆5的上方。
其中,所述加強板4與所述側支架本體1連接處位於所述前半側面和後半側的交匯處。
其中,所述側支架本體1的鉸接部2具有接頭,所述接頭整體呈U型槽狀,且該U型槽的兩個槽壁之間貫穿設置有鉸接安裝孔;所述加強板4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有接頭加強段,所述接頭加強段與相鄰的所述U型槽長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連。
其中,所述接頭加強段整體為所述U型槽的單個槽壁長度方向的端面形狀相匹配的長條形,且該接頭加強段與所述單個槽壁長度方向的端面固定相連。
實施時,優選所述單個槽壁為U型槽的兩個槽壁中鄰近車身的一個。
上述摩託車側支架在使用時,上述加強板為固定在側支架本體1的外側面,且所述加強板整體呈長條形,這樣一來,該加強板4能夠提升側支架本體1的結構強度,當側支架本體1得到加強後,就能夠有效防止側支架本體1出現彎曲變形並引起駐車不穩的情況,滿足各類型摩託車用戶的使用要求。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需指出是,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上述變形和改進的技術方案應同樣視為落入本申請要求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