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2:00: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轉換設備,特別涉及太陽能板。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有助於我們解決能源危機、溫室效應、大氣汙染等世界性問題。現在太陽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和快速的發展,但在太陽能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為了提高太陽能板的發電的功率,我們不得不加大太陽能板的面積,但太陽能板的面積太大,很不利於運輸,安裝起來也很麻煩。而且,有的時候太陽能板在不用的時候需要放置起來,大面積的太陽能板是很不方便的,因此還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進行拆分的太陽能板。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太陽能板,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太陽能板單體,所述太陽能板單體的邊沿兩側均設有沿著該邊沿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子導軌,相鄰太陽能板單體之間的子導軌相互拼接以形成組合導軌,所述組合導軌上設有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上開設有供組合導軌滑移卡接的滑移卡槽。
採用上述方案,相互拼接的太陽能板單體能夠將整塊太陽能板拆分開來,以減小整塊太陽能板的面積,進而方便太陽能板的運輸及安裝;當太陽能板單體拼接起來後,相鄰的子導軌能夠相互拼接以形成組合導軌;通過滑移卡接於組合導軌上的卡合件能夠將相鄰的子導軌包裹在一起,進而限定相鄰太陽能板單體之間的位置,使兩者無法分離;由於太陽能板單體的兩面都設有子導軌,使卡合件能夠同時限定太陽能板單體上兩個面的位置,進而使相鄰太陽能板單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相互之間不易發生晃動。
作為優選,所述子導軌的側面開設有穿孔,相互拼接的子導軌上的穿孔相連通並穿設有限位杆,所述卡合件的兩個側面均開設有與穿孔相連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至兩個限位孔內並超出卡合件的外側壁。
採用上述方案,限位杆、穿孔及限位孔三者之間的配合能夠有效避免卡合件在組合導軌上發生移動,進而提升相鄰太陽能板單體連接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杆上設有滑移組件,所述滑移組件包括抵接於太陽能板單體的板面並固定於限位杆的驅動板、固定於太陽能板單體的板面以供所述驅動板沿著限位杆的長度方向滑移伸縮的滑軌、固定於太陽能板單體的板面並位於驅動板上遠離子導軌一側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驅動板之間保持有間隔,所述支撐板上設有抵接於所述驅動板以迫使驅動板朝向卡合件移動並使限位杆依次插接於限位孔及穿孔內的彈性件。
採用上述方案,使得驅動板能夠在滑軌內沿著限位杆的長度方向進行伸縮,從而帶動限位杆一起沿該方向進行運動,使得限位杆與穿孔及限位孔之間的插接配合更加精確;支撐板能夠起到限位作用,進而避免驅動板脫離滑軌,同時還能起支撐作用,為彈性件提供著力點,使得彈性件能夠自動驅使驅動板復位,以使限位杆插入至限位孔及穿孔內。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板遠離子導軌的一端固定有沿驅動板的滑移方向延伸並穿設於彈性件內的導杆,所述支撐板上開設有供所述導杆滑移穿設的導向孔。
採用上述方案,導杆起到支撐彈性件的作用,從而避免彈性件在被壓縮時發生彎曲,以保持彈性件的彈力,導杆與導向孔的滑移配合為導杆的移動提供了空間。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板上於導向孔的邊沿位置向外延伸有套設於導杆的套筒。
採用上述方案,套筒能夠有效限定導杆在支撐板上的軸向位置,進而避免驅動板在滑移的過程中導杆發生晃動。
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板遠離子導軌的一端向著遠離太陽能板單體的方向垂直延伸有抵接於滑軌的限位撥杆。
採用上述方案,限位撥杆能夠更加方便地帶動驅動板進行滑移,同時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驅動板在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離開滑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互拼接的太陽能板單體能夠將整塊太陽能板拆分開來,以減小整塊太陽能板的面積,進而方便太陽能板的運輸及安裝;當太陽能板單體拼接起來後,相鄰的子導軌能夠相互拼接以形成組合導軌;通過滑移卡接於組合導軌上的卡合件能夠將相鄰的子導軌包裹在一起,進而限定相鄰太陽能板單體之間的位置,使兩者無法分離;由於太陽能板單體的兩面都設有子導軌,使卡合件能夠同時限定太陽能板單體上兩個面的位置,進而使相鄰太陽能板單體之間的連接更加穩固,相互之間不易發生晃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中:1、太陽能板單體;2、子導軌;3、組合導軌;4、卡合件;5、滑移卡槽;8、穿孔;9、限位杆;10、限位孔;11、驅動板;12、滑軌;13、支撐板;14、彈性件;15、導杆;16、導向孔;17、套筒;18、限位撥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太陽能板,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太陽能板單體1,太陽能板單體1的邊沿兩側均設有沿著該邊沿的長度方向設置的子導軌2,即在該邊沿處的子導軌2設有兩根,兩根子導軌2分別對稱設置於太陽能板單體1的兩側,且子導軌2的長度與太陽能板單體1上對應邊沿的長度一致。且在太陽能板單體1上與該邊沿相對的另一條側邊的兩側也對稱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子導軌2。
當兩塊太陽能板單體1拼接在一起時,兩條側邊相互抵接,以使相鄰太陽能板單體1之間的子導軌2相互拼接以形成組合導軌3,組合導軌3上設有卡合件4,該卡合件4呈長條狀,並與子導軌2的長度一致,卡合件4上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供組合導軌3滑移卡接的滑移卡槽5。
其中滑移卡槽5的形狀優選為燕尾槽,拼接形成的組合導軌3的形狀優選為與燕尾槽相匹配的梯形導軌,燕尾槽與梯形導軌之間的滑移配合起導向與支撐的作用,不僅能將相互拼接的子導軌2牢牢卡接在一起,以限定相鄰兩塊太陽能板單體1之間的位置,還能增加卡合件4在組合導軌3上的運動精度與穩定性。通過移除卡合件4能夠解除兩個子導軌2之間的鎖定,以使相鄰的太陽能板單體1能夠分離。
子導軌2的側面均開設有穿孔8,相互拼接的子導軌2上的穿孔8相連通並穿設有限位杆9,卡合件4的兩個側面均開設有與穿孔8相連通的限位孔10,限位杆9的兩端分別向外延伸至兩個限位孔10內並超出卡合件4的外側壁,使得通過限位杆9能夠有效限定卡合件4在組合導軌3上的位置。
限位杆9上設有滑移組件,滑移組件包括抵接於太陽能板單體1的板面並固定於限位杆9的驅動板11、固定於太陽能板單體1的板面以供驅動板11沿著限位杆9的長度方向滑移伸縮的滑軌12、固定於太陽能板單體1的板面並位於驅動板11上遠離子導軌2一側的支撐板13,支撐板13與驅動板11之間保持有間隔,支撐板13上設有抵接於驅動板11以迫使驅動板11朝向卡合件4移動並使限位杆9依次插接於限位孔10及穿孔8內的彈性件14。驅動板11遠離子導軌2的一端向著遠離太陽能板單體1的方向垂直延伸有抵接於滑軌12的限位撥杆18。
其中,驅動板11呈條狀設置,其長度方向與限位杆9的長度方向保持一致,限位杆9固定於驅動板11上靠近子導軌2的一端,滑軌12包裹於驅動板11的兩側,使驅動板11能夠沿限位杆9的長度方向滑移伸縮,同時又無法讓驅動板11從太陽能板單體1上脫離。支撐板13的板面垂直於太陽能板單體1的板面並朝向驅動板11的端部,且支撐板13與驅動板11之間的間隔優選等於或略大於限位杆9插入穿孔8及限位孔10內的總距離,使得驅動板11既能帶動限位杆9從限位孔10內拔出,又能在支撐板13的隔擋作用下避免驅動板11脫離滑軌12。
彈性件14優選為壓簧,其一端抵接於驅動板11上遠離子導軌2的端部,另一端抵接於支撐板13的板面,且在不受擠壓的情況下呈伸長狀態。
驅動板11遠離子導軌2的一端固定有沿驅動板11的滑移方向延伸並穿設於彈性件14內的導杆15,支撐板13上開設有供導杆15滑移穿設的導向孔16。支撐板13上於導向孔16的邊沿位置向外延伸有套設於導杆15的套筒17。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在安裝太陽能板單體1時,先將相鄰兩塊太陽能板單體1上設置有子導軌2的邊沿相互抵接在一起,並使兩塊太陽能板單體1的板面方向保持一致,以使相鄰太陽能板單體1上的子導軌2相互拼接在一起,從而形成完整的組合導軌3,然後通過限位撥杆18將驅動板11向著遠離子導軌2的方向拉,以使限位杆9遠離子導軌2,同時彈性件14在驅動板11的擠壓下發生彈性形變。
接著將兩個卡合件4分別滑移卡接至太陽能板單體1兩側的組合導軌3上,以使相互拼接的子導軌2無法分離,從而將相鄰的兩塊太陽能板單體1連接在一起。
當卡合件4滑移至限位孔10與穿孔8相對的位置時,鬆開限位撥杆18,以使驅動板11能夠在彈性件14的彈力作用下靠近子導軌2,以將限位杆9依次插入限位孔10與穿孔8內,從而限定卡合件4在組合導軌3上的位置,使其無法進行滑移。
當需要拆分太陽能板時,先通過限位撥杆18將驅動板11向著遠離子導軌2的方向移動,以將限位杆9從限位孔10及穿孔8內拔出,從而解除卡合件4的鎖定,然後將相鄰太陽能板單體1之間的卡合件4從組合導軌3上拆下,以解除相鄰子導軌2之間的鎖定,從而使相鄰的太陽能板單體1能夠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