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擔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1:47:41 2
專利名稱:可攜式擔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擔架,屬於救護器具。
目前,用於醫院或其它救護場所的擔架主要有兩種,即普通擔架和可摺疊擔架。普通擔架由兩根長約2.3米的橫梁、兩個連杆支架及四個腳架組成,摺疊擔架是由長約2米,寬約0.5米的鋁合金框架組成,中間有一個折頁,可將其對摺成約1米長,0.5米寬的摺疊擔架。兩者共同的缺點是體積大,笨重,不便攜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的可攜式擔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結合
如下圖1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後的結構示意圖。可攜式擔架是由兩根梁和梁之間的支架以及腳架組成,每根梁分別由兩根直管3、3′通過鉸接板4、4′連接,拉管1、1′分別通過套管2、2′插入直管3、3′內,並通過限位機構限位,兩根直管3之間和兩根直接3′之間分別裝有可摺疊支架5、5′,腳架分別設在直管3、3′上的可摺疊支架5、5′處,直管3上的腳架裝有輪7,直管3′上的腳架為後腳架6。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設計的,一是將整梁分為兩部分,即採用兩根直管鉸接在一起,這樣可使整個擔架對摺在一起,可使其長度大約縮短近一半;二是兩根梁之間採用可摺疊支架連接,這樣可使兩根梁拼在一起,使擔架的寬度明顯減小;三是梁採用套管結構,拉管可從直管內拉出或縮進,使擔架的長度在縮短一半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普通擔架和可摺疊擔架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2、打開、摺疊迅速,使用方便、可靠,特別適用於部隊野外救護和醫院出疹急救;3、可利用拉管內的空間裝一些急救藥品和器具,並可在擔架的鋪面內配置急救包,使其搶救功能更為完善。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
圖1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後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沿鉸接板4、4′打開後的視圖,圖3是圖2將可摺疊支架5打開後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限位機構剖視圖,圖5是圖4的側視圖。
參閱圖11、1′是拉管,2、2′是套管,3、3′是直管,4、4′是鉸接板,5、5′是可摺疊支架,6是後腳架,7是輪。拉管1、1′,套管2、2′,直管3、3′構成可攜式擔架的兩根梁。其連接可參閱圖1、圖2、圖3拉管1、1′為階梯軸形狀,套管2、2′的內孔為階梯孔,拉管1、1′裝入套管2、2′內,套管2、2′套裝在直管3、3′上並與其固定。拉管1、1′與套管2、2′和直管3、3′之間滑動配合。上述結構可保證拉管1、1′在套2,2′和直管3、3′內自由拉出和縮進。直管3、3′通過鉸接板4、4′連接。可摺疊支架5、5′是由兩部分鉸接而成,其外端通過銷軸10裝在託架9和腳架上,並可沿託架9的下表面轉動。可摺疊支架展開後為擔架的寬度,摺疊後,兩根梁拼攏。後腳架6和輪9固定在套管2、2′處。
為了使擔架打開後,拉管1、1′從套管2、2′和直管3、3′內拉出後定位,在兩個套管2和兩個套管2′處設置了限位機構,其結構參閱圖4該機構是由鍵8和鋼球12、託板9以及撥塊11組成,鍵8裝在拉管1、1′內端的外壁上,套管2、2′的內壁上設有鍵槽,套管2、2′的下壁上固定一託板9,在每個套管2、2′的下壁上、拉管1、1′的壁上和託板9上的對應處開孔,鋼球12置於套管2、2′和託板9的孔內,套管2、2′下壁上的孔徑大於拉管1、1′的孔徑,託板9上的孔徑略小於鋼球12的直徑並保證鋼球的一部分露出託板的下表面,拔塊(11)裝在可摺疊支架(5)、(5′)上,它可隨可摺疊支架(5)、(5′)的摺疊或展開沿託板9的下表面移動。該機構工作過程是當擔架繞鉸接板4、4′打開後,可摺疊支架尚未完全展開前,將拉管1、1′向外拉並轉動,使鍵8進入鍵槽內,此時位於套管2′內的鋼球12正對著拉管1、1′壁上的孔,由於該孔開在下壁上,鋼球8由託板9上的孔託著並一部分露出託板9的下表面,當可摺疊支架5,5′繼續展開時,其端部的拔塊11沿託板9的下表面移至孔處將鋼球12託起,使其上部進入拉管1、1′孔內,從而限定了拉管1、1′的軸向竄動,同時也與鍵8一起限定了軸向轉動,實現了拉管的限位作用。
為了使擔架實現橫向摺疊,裝在兩梁之間的支架設計成可摺疊結構。具體結構是可摺疊支架5、5′分別為兩根支杆,其內端鉸接在一起,外端通過銷軸10裝在託板9和腳架上,並可繞銷軸10沿託板9的下表面轉動,可摺疊支架5、5′的外端設有拔塊11。為了保證可摺疊支架展開後,擔架的寬度可摺疊,支架採用單向摺疊,本實施例中採用向內摺疊,即可在支架重疊處的外側加限位邊。
本實用新型在前腳架上裝輪7,便於單人推拉操作。
權利要求1.可攜式擔架是由兩根梁和梁之間的支架以及腳架組成,其特徵在於每根梁分別由兩根直管(3)、(3′)通過鉸接板(4)、(4′)連接,拉管(1)、(1′)分別通過套管(2)、(2′)插入直管(3)、(3′)內,並通過限位機構限位,兩根直管(3)之間和兩根直管(3′)之間分別裝有可摺疊支架(5)、(5′),腳架分別設在直管(3)、(3′)上的可摺疊支架(5)、(5′)處,直管(3)上的腳架裝有輪(7),直管(3′)上的腳架為後腳架(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攜式擔架,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定位機構是由鍵(8)和鋼球(12)、託板(9)以及撥塊(11)組成,鍵(8)裝在拉管(1)、(1′)內端的外壁上,套管(2)、(2′)的內壁上設有鍵槽,套管2、2′的下壁上固定一託板9,在每個套管2、2′的下壁上、拉管1、1′的壁上和託板9上的對應處開孔,鋼球12置於套管2、2′和託板9的孔內,套管2、2′下壁上的孔徑大於拉管1、1′的孔徑,託板9上的孔徑略小於鋼球12的直徑,鋼球的一部分露出託板的下表面,拔塊(11)裝在可摺疊支架(5)、(5′)上,它可隨可摺疊支架(5)、(5′)的摺疊或展開沿託板9的下表面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攜式擔架,其特徵在於可摺疊支架(5)、(5′)分別為兩根支杆,其內端鉸接在一起,外端通過銷軸(10)裝在託杆(9)和腳架上,並可繞銷軸(10)沿託板(9)的下表面轉動,可摺疊支架(5)、(5′)的外端設有拔塊(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攜式擔架,屬於救護器具。它由兩根梁和梁之間的支架以及腳架組成,每根梁分別由兩根直管通過鉸接板連接,拉管分別通過套管插入直管內,並通過限位機構限位,兩根直管之間分別裝有可摺疊支架,腳架分別設在直管上的可摺疊支架處,直管上的腳架裝有輪,直管上的腳架為後腳架。該擔架可實現寬度方向對摺,長度方向對摺,拉管縮進直管內,使體積明顯縮小,便於攜帶。
文檔編號A61G1/013GK2395713SQ9925115
公開日2000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22日
發明者丁華 申請人: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