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0:00:06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圓柱金屬外殼電池製造廠家,在製造電池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異常電池,在對其進行分析時,一般需要拆解去除電池外殼,然後逐步再深入拆析查找失效原因,而在拆解電池金屬外殼時,往往都是使用老虎鉗或斜嘴鉗等工具,在拆解的過程中易夾凹殼內卷芯或其他部件,破壞了內部的原始狀態,幹擾了後續的再深入拆析,有時影響了最終分析結果的準確判定;因此一種能夠有效用於圓柱電池金屬外殼剖切的裝置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從而實現快速有效的切除電池外殼,提高分析效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包括用於固定圓柱電池的固定組件、設於固定組件一側的切刀組件、以及驅動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盒體、貫穿設於所述固定盒體內的轉軸,所述轉軸一端設有卡盤夾口,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設有控制所述卡盤夾口開合的第一扳手,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盒體,所述驅動盒體驅動連接所述轉軸旋轉,所述切刀組件包括導軌、設於所述導軌上的滑板、以及設於所述滑板上的切刀,所述滑板連接有推動機構,所述切刀與所述卡盤夾口相對應。
具體的,所述驅動盒體端部設有電機皮帶輪,所述轉軸和所述第一扳手之間設有夾口皮帶輪,所述電機皮帶輪和所述夾口皮帶輪之間通過皮帶連接。
具體的,所述推動機構為第二扳手。
具體的,所述切刀採用1-20mm厚度的直角三角形尖頭結構。
具體的,所述驅動組件還包括與所述驅動盒體連接的電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固定組件、切刀組件以及驅動組件的配合工作,能夠方便快捷的切除圓柱金屬電池的外殼,且不會損傷到殼內卷芯及其它結構,避免在拆解電池過程中人為手法不當而破壞電池殼內卷芯及其他部件的原始狀態,從而不利於後續分析結果的判定;整個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實用性強,經久耐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固定盒體、11轉軸、12卡盤夾口、13第一扳手、14夾口皮帶輪、2電機、21驅動盒體、22電機皮帶輪、23皮帶、3導軌、31滑板、32切刀、33第二扳手、4圓柱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圓柱電池殼體剖切裝置,包括用於固定圓柱電池的固定組件、設於固定組件一側的切刀組件、以及驅動組件。
固定組件包括固定盒體1、貫穿設於固定盒體1內的轉軸11。轉軸11的一端設有卡盤夾口12,轉軸11的另一端設有控制卡盤夾口12的開合的第一扳手13。轉軸11與第一扳手13之間設有夾口皮帶輪14。
驅動組件包括電機2、與電機2連接的驅動盒體21、設於驅動盒體21端部的電機皮帶輪22。電機皮帶輪22和夾口皮帶輪14之間通過皮帶23連接。
切刀組件包括導軌3、設於導軌3上沿其滑動的滑板31、設於滑板31上的切刀32。滑板31連接有推動其移動的推動機構,本實施例推動機構為第二扳手33。切刀32與卡盤夾口12的內邊緣相對應,切刀32採用1-20mm厚度的直角三角形尖頭結構。
應用本實施例時,第一扳手13轉動從而卡盤夾口12夾緊圓柱電池4,扳動第二扳手33將滑板31推動從而定位切刀32接觸到圓柱電池4的殼體合適位置,開啟電機2電源,電機2轉動牽動皮帶23帶動轉軸11旋轉,卡盤夾口12帶動圓柱電池4旋轉,圓柱電池4的殼體沿切刀32接觸處被準確切開,關閉電源後,第一扳手13轉動帶動卡盤夾口12放鬆圓柱電池4,即時取出圓柱電池4做後續分析研究。本實施例能夠方便快捷的切除金屬的圓柱電池的外殼,且不會損傷到殼內卷芯及其它結構,避免在拆解圓柱電池過程中人為手法不當而破壞電池殼內卷芯及其他部件的原始狀態,從而不利於後續分析結果的判定;整個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實用性強,經久耐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