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鑄坯夾鉗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2:48:41 2
專利名稱:一種鑄坯夾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煉鋼生產中使用的夾鉗裝置,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與連鑄機配套使用的用於吊運鑄坯的鑄坯夾鉗。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煉鋼工廠連鑄車間生產的鑄坯件,從冷床到堆放地的吊運工作,需要機械及電氣兩套設備共同完成,兩套設備需配套安裝使用,機械設備負責吊運鑄坯,電氣設備則負責控制機械設備的夾持與放開動作,由於同時使用了兩套設備,因此操作較為繁瑣,影響吊運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鑄坯夾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鑄坯夾鉗,包括夾鉗吊耳、吊耳支承管、拉杆、拉杆支承管、夾鉗體、夾鉗體支承管、以及張夾板,所述夾鉗吊耳裝在吊耳支承管的中間位置;所述拉杆設有四個,兩兩組合鉸接在吊耳支承管的前、後兩端,前、後端對應的兩個拉杆之間通過拉杆支承管支承連接;所述夾鉗體設有四個,兩兩組合後通過夾鉗軸鉸接並裝配於夾鉗體支承管的兩端,由夾鉗體支承管支承連接,組裝後的夾鉗體通過拉杆軸與拉杆鉸接,拉杆的末端設有滑槽,拉杆軸裝入滑槽內與拉杆支承管相連接;所述張夾板設有兩個,分別裝配於鉸接組合的兩個拉杆之間,張夾板的一端與拉杆固定連接,另一端安裝在拉杆軸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在張夾板的滑動作用下帶動拉杆及夾鉗體自動開、合,從而實現自動夾、放鑄坯,勿需藉助任何傳動裝置,操作方便,而且能夠同時吊運多根鑄坯,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中:I 一夾鉗吊耳;2—吊耳支承管;3—拉杆;31 —拉杆軸;32—滑槽;4 一拉杆支承管;5 —夾鉗體;51 —夾鉗軸;52 —鉗口 ;6 —夾鉗體支承管;7 —張夾板;8 —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鑄坯夾鉗,包括夾鉗吊耳1、吊耳支承管2、拉杆3、拉杆支承管4、夾鉗體5、夾鉗體支承管6、以及張夾板7。[0011]所述夾鉗吊耳I裝在吊耳支承管2的中間位置,所述拉杆3設有四個,兩兩組合鉸接在吊耳支承管2的前、後兩端,前、後端對應的兩個拉杆3之間通過拉杆支承管4支承連接。所述夾鉗體5設有四個,兩兩組合後通過夾鉗軸51鉸接並裝配於夾鉗體支承管6的兩端,由夾鉗體支承管6支承連接。夾鉗體5鉸接後形成有夾持鑄坯的鉗口 52,為了使鑄坯夾得更牢固,通常將鉗口 52設計為鋸齒狀的鉗口。組裝後的夾鉗體5通過拉杆軸31與拉杆3鉸接,拉杆3的末端設有滑槽32,拉杆軸32裝入滑槽31內與拉杆支承管4相連接,帶動拉杆支承管4及夾鉗體5在滑槽31內滑動。所述夾鉗體5上還設有擋塊8,對夾鉗體5的上升高度起到限制的作用。所述張夾板7設有兩個,分別裝配於鉸接組合的兩個拉杆3之間,張夾板7的一端與拉杆3固定連接,另一端安裝在拉杆軸31上,通過拉杆軸31帶動張夾板7在滑槽32內滑動,繼而帶動拉杆3與夾鉗體5做自動開、合動作,從而實現對鑄坯的自動夾、放。
權利要求1.一種鑄坯夾鉗,包括夾鉗吊耳、吊耳支承管、拉杆、拉杆支承管、夾鉗體、夾鉗體支承管、以及張夾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鉗吊耳裝在吊耳支承管的中間位置;所述拉杆設有四個,兩兩組合鉸接在吊耳支承管的前、後兩端,前、後端對應的兩個拉杆之間通過拉杆支承管支承連接;所述夾鉗體設有四個,兩兩組合後通過夾鉗軸鉸接並裝配於夾鉗體支承管的兩端,由夾鉗體支承管支承連接,組裝後的夾鉗體通過拉杆軸與拉杆鉸接,拉杆的末端設有滑槽,拉杆軸裝入滑槽內與拉杆支承管相連接;所述張夾板設有兩個,分別裝配於鉸接組合的兩個拉杆之間,張夾板的一端與拉杆固定連接,另一端安裝在拉杆軸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坯夾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鉗體鉸接後形成有夾持鑄坯的鉗口,所述鉗口為鋸齒狀的鉗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坯夾鉗,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鉗體上設置有擋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坯夾鉗,包括夾鉗吊耳、吊耳支承管、拉杆、拉杆支承管、夾鉗體、夾鉗體支承管、以及張夾板,夾鉗吊耳裝在吊耳支承管的中間位置;拉杆設有四個,兩兩組合鉸接在吊耳支承管的前、後兩端,前、後端對應的兩個拉杆之間通過拉杆支承管支承連接;夾鉗體設有四個,兩兩組合後通過夾鉗軸鉸接並裝配於夾鉗體支承管的兩端,組裝後的夾鉗體通過拉杆軸與拉杆鉸接,拉杆的末端設有滑槽,拉杆軸裝入滑槽內與拉杆支承管相連接;張夾板設有兩個,分別裝配於鉸接組合的兩個拉杆之間,張夾板的一端與拉杆固定連接,另一端安裝在拉杆軸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勿需藉助任何傳動裝置即可自動夾、放鑄坯,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66C1/44GK203048411SQ2013200325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易勇前 申請人:湖北華遠裝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