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個人帳戶養老金怎麼算(養老金個人帳戶本金12萬)
2023-05-19 21:31:00 2
參加養老保險25年,個人養老帳戶本金12萬,利息有多少?答案來了,真的讓人「刮目相看」。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達到退休年齡的次月就有資格領取養老金了。一般來說,養老金包括3部分: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只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才能夠享受,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是每個退休人員都有的,其中基礎養老金是大家退休金的最主要來源,佔了養老金的大頭。個人帳戶養老金,一般來說,金額不是特別多,但是如果參保時間比較長,繳費比較多,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當有一天你無意查詢個人養老金帳戶時,或許會有讓你很吃驚地發現。
姑媽在國企上班,到現在為止,工齡已經25年,再過兩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了。前幾天閒來無事,我就問姑媽養老保險的事,詢問她個人帳戶養老金有多少錢,姑媽說不知道,我就提醒姑媽,現在都是智能時代,不用去社保局,手機上就可以查到個人的繳費情況。在我的幫助下,姑媽就通過當地的社保軟體查了查自己的養老金帳戶。帳戶顯示,姑媽參保25年了,養老金總額為19萬,其中個人繳費12萬,利息7萬。當姑媽看到利息金額的時候,連連說真沒想到利息會有這麼多。
相信不少網友看到帳戶利息這麼多,也一定會對養老金個人帳戶的金額「刮目相看」。確實,姑媽個人養老帳戶金額總共19萬,利息的額度竟然超過了三分之一,這不能不說是有關部門送給參保人員又一塊「大蛋糕」。也許有人會問,個人帳戶的養老金利息是怎麼算的?咋會有這麼多呢?有什麼具體規定嗎?今天,【小強財藝】就帶著大家的這一連串疑問揭開其中的迷局。
個人帳戶養老金雖然不能提前支取,但是它其實也是個資本帳戶,錢放在帳戶裡面,相當於存款,自然就會有利息收入。通常來說, 當年個人計入的養老金利息,是按照活期利息計息的,利息會比較少,但次年開始,利息就會比較高了。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14條的規定,養老金個人帳戶不得提前支取,記帳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在政策具體執行方面,2016年之前,基本上每個省市的執行利率都是不一樣的,各個地區每年都會公布當地的養老金個人帳戶的利率,有的省份利率是2%,有的省份有可能是5%,差距還是蠻大的。
從2016年開始,個人帳戶養老金利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按照一個標準執行。2017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印發統一和規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記帳利率辦法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1號),統一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記帳利率,在每年的6月份由國家統一公布,而且記帳利率要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基金平衡狀況等因素研究確定,並通過合理的係數進行調整,並強調記帳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該項政策從2016年開始執行。
從2016年開始,參保人員個人帳戶的利率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執行。只不過個人帳戶記帳利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國家有關部門根據有關因素最終確定一個利率,也就是說,可能每年公布的利率是不一樣的,是一個動態數據。在確定利率方面,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四個:上年度職工工資的增長率、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養老保險基金收益、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情況。
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記帳利率是8.31%(包括機關事業單位),2017年的記帳利率為7.12%,2018年的記帳利率為8.29%,2019年的記帳利率為7.61%,2020年的記帳利率為6.04%。雖然社保法規定,利率不能低於銀行定期存款,但對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顯然比最高檔次的存款利率要高出很多。
無論是以在職員工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還是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果個人繳費比較多,相應的利息也會很多。從2016年開始的全國統一的個人帳戶養老金記帳利率來看,利率基本上是銀行定期存款的兩倍,這就說明,大家所繳納的個人養老保險的收益是遠遠大於定期存款收益的。大家所繳納的保險,不僅沒有貶值,還起到了保值增值的作用。難怪姑媽個人帳戶養老金在本金只有12萬的情況下,利息竟然高達7萬了,真的太讓人「刮目相看」了。
看到這裡,大家的一連串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對於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近5億人來說,真的是太有福氣了,個人帳戶的養老金不僅不會貶值,而且還會升值。這也充分說明,參加養老保險對自己未來的養老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個人帳戶的高收益,保證了廣大參保人員切身利益,個人帳戶記帳利率越高,參保時間越長,那我們的個人帳戶餘額越多,個人帳戶養老金也就越多,退休後到手的養老金就會越多。說到這裡,我真的要為姑媽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鼓掌了。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你的個人養老保險帳戶的本金和利息分別是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