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鑲塊固定座,及具有所述固定座的上模組件和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1:35:11 1
專利名稱:上模鑲塊固定座,及具有所述固定座的上模組件和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鈑金加工技術,尤其是涉及上模鑲塊固定座、以及具有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的上模組件和模具,特別是涉及用於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立壁拉延的上模鑲塊固定座、以及具有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的上模組件和模具。
背景技術:
在鈑金模具中,通常將多個(至少兩個上模鑲塊)固定於上模鑲塊固定座中。而所述固定座為整體式結構。從而,在固定座承受上模鑲塊傳遞的水平方向的力較大時,固定座容易被漲裂。尤其是隨著生產的持續進行,不斷在固定座上施加水平方向的力,而且是衝擊式地施加所述力,從而容易造成上模鑲塊固定座局部疲勞開裂,給後續生產及供件帶來一定的麻煩。需要更換上模固定座,生產周期及成本將受到嚴重影響。更特別地,在加工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立壁零件時,立壁處將產生較大的水平方向的力,且所述力將通過上模鑲塊傳遞至上模鑲塊固定座。從而對上模鑲塊固定座產生較大的衝擊。使得上模鑲塊固定座容易破裂。例如,參見圖1,上模組件包括上模鑲塊2a和2b,上模鑲塊2a和2b容納在整體式的上模鑲塊固定座I內。下模組件包括下模鑲塊4,下模鑲塊4容納在整體式的下模鑲塊固定座3內。在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之間有間隙5。間隙5的尺寸等於料片的壁厚。且間隙5包括豎直間隙5a和5b,豎直間隙5a和5b處用於形成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的立壁。由於料片較薄,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人員失誤,可能將兩塊料片同時放入模具內。而上下模間隙只為一個料厚,此時就會將上模固定座漲裂,後期維修時只能重鑄或更換上模固定座,生產周期及成本將受到嚴重影響。由此希望有一種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來克服或至少減輕上述的缺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非整體式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從而在受到水平方向力的頻繁作用時或巨大的水平方向力的衝擊時,上模鑲塊固定座可以分開而不會對上模鑲塊固定座造成實質性損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上模鑲塊固定座,上模鑲塊固定座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沿拼合面並列拼合設置,且通過貫穿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螺紋連接件彼此連接。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的「半部」並非意指「50%的部分」,而是意指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兩個半部的體積和尺寸可以有較大的差別;再例如,上模鑲塊固定座還可以包括第三半部,甚至更多個半部。也就是說,包括多個半部的變例也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從而在受到水平方向力的頻繁作用時或巨大的水平方向力的衝擊時,上模鑲塊固定座可以分開,損壞螺紋連接件,但不會對上模鑲塊固定座造成實質性損壞。這樣,只需更換螺紋連接件,即可繼續進行生產。[0010]優選地,所述拼合面為一個平面且垂直水平面。從而有利於分體式固定座的製造與裝配。優選地,所述螺紋連接件垂直於所述拼合平面。優選地,在所述並列設置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兩端設置有連接塊,第一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與第二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對準,用於由螺紋連接件穿過而把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固定在一起。從而容易地實現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固定連結。優選地,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拼合後限定至少一個上模鑲塊容納腔,用於容納上模鑲塊,所述螺紋連接件和所述上模鑲塊容納腔之間由第一半部和/或第二半部的材料間隔開。也就是說,所述螺紋件不會與上模鑲塊幹涉,也不會穿過上模鑲塊。優選地,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是用於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立壁拉延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更優選地,在所述拼合面為一個平面的情況下,所述拼合面平行於所述立壁。在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上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以及用於設置在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內的上模鑲塊。優選地,所述上模鑲塊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述上模鑲塊在組裝後限定至少一個凹入部,且所述拼合面剖分所述凹入部。在實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種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或如上所述的上模組件。
採用螺栓來組裝上模鑲塊固定座,如果發生工人誤操作,其結果也就是幾個螺栓斷裂,上模鑲塊固定座本體(通常為鑄造件)並不會受到影響,此時只需要更換幾個螺栓即可以開始正常工作,既保證了衝壓件生產周期,又降低了成本,保證了生產的有序進行。
圖1為現有技術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模鑲塊固定座相對於實際使用狀態翻轉了 180度。圖中標號的含義:1.上模鑲塊固定座Ia.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Ib.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2a.上模鑲塊2b.上模鑲塊3.下模鑲塊固定座4.下模鑲塊5.間隙6.連接塊7.連接塊8.連接螺紋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上模鑲塊固定座包括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Ia (第一半部)和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Ib (第二半部),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Ia和上模鑲塊固定座半部Ib沿拼合面並列拼合設置,且通過貫穿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螺紋連接件彼此連接。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從而在受到水平方向力(螺紋連接件延伸方向的力)的頻繁作用時或巨大的水平方向力的衝擊時,上模鑲塊固定座可以分開,損壞螺紋連接件,但不會對上模鑲塊固定座造成實質性損壞。這樣,只需更換螺紋連接件,即可繼續進行生產。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的「半部」並非意指「50%的部分」,而是意指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例如,兩個半部的體積和尺寸可以有較大的差別;再例如,上模鑲塊固定座還可以包括第三半部,甚至更多個半部。也就是說,包括多個半部的變例也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所述拼合面可以是一個平面,也可以是鋸齒面,甚至根據需要可以是彎曲的圓弧面、球面等。選用一個平面的好處在於加工更加簡單。優選地,在由多個半部拼合起來的情況下,每個半部與另一半部的拼合面均為平面。有利的是,所述拼合面且垂直水平面,即平行於合模方向。從而有利於分體式固定座的製造與裝配。螺紋連接件(圖未示)的延伸方向為圖2中的左右方向,即垂直於拼合面。如圖2所示,第一半部Ia和第二半部Ib拼合後限定至少一個上模鑲塊容納腔,用於容納上模鑲塊2a和2b,所述螺紋連接件和所述上模鑲塊容納腔之間由第一半部和/或第二半部的材料間隔開。也就是說,所述螺紋件不會與上模鑲塊Ia和Ib幹涉,也不會穿過上模鑲塊。需要指出的是,將螺紋件設置為穿過上模鑲塊,儘管不是優選的方案,但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所述實施例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特別適用於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立壁的拉延。例如,採用兩個半部,且拼合面為一個平面,所述拼合面平行於所述立壁。從而,即使操作人員誤將兩片或更多片料片放置在模具中,也僅僅會使得連接的螺紋件斷裂而不會使得固定座損壞。更具體而言,採用螺栓來組裝上模鑲塊固定座,如果發生工人誤操作,其結果也就是幾個螺栓斷裂,上模鑲塊固定座本體(通常為鑄造件)並不會受到影響,此時只需要更換幾個螺栓即可以開始正常工作,既保證了衝壓件生產周期,又降低了成本,保證了生產的有序進行。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上模鑲塊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為了清楚地示出相關結構,上模鑲塊固定座相對於實際使用狀態翻轉了 180度。如圖3所示,在所述並列設置的第一半部Ia和第二半部Ib的兩端設置有連接塊6和7,第一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與第二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對準,用於由螺紋連接件穿過而把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固定在一起。從而容易地實現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固定連接。這樣上模鑲塊固定座的整個受力情況就得到較大改善,同時也方便後續調整。連接塊6和7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方式連接,例如,在連接塊的外側設置連接套,將兩個半部的連接塊鎖合在一起。如前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所包括半部的數量不限於兩個。同樣的,上模鑲塊的數量也不限於兩個。圖中示出了 7個螺紋連接件用於連接第一半部Ia和第二半部lb。另外,圖中沒有示出連接塊處採用的螺紋連接件。需要指出的是,螺紋連接件的數量的設置可以根據模具的大小、使用時的受力情況等設置更多個或更少個。只要在使用時,如果受到過大的力作用,使螺紋連接件斷裂,而不是上模鑲塊固定座破裂。裝配過程:裝配上模鑲塊2a和2b時,先將上模鑲塊固定座Ia和Ib對準,然後將若干緊固用螺栓8穿過上模鑲塊固定座Ia和lb,並在兩端分別用螺母緊固住,然後在上模鑲塊固定座Ia和Ib兩端用連接塊6和7分別緊固,下一步將上模鑲塊2a和2b裝配到上模鑲塊固定座中,最後將上模鑲塊固定座Ia和Ib用螺釘緊固到上模座即可,這樣整個上模部分就裝配完成,以後生產過程同現有技術的模具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上模組件,所述上模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以及用於設置在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內的上模鑲塊。優選地,所述上模鑲塊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述上模鑲塊在組裝後限定至少一個凹入部,且所述拼合面剖分所述凹入部。在實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種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或如上所述的上模組件。最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沿拼合面並列拼合設置,且通過貫穿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螺紋連接件彼此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拼合面為一個平面且垂直水平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連接件垂直於所述拼合平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並列設置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兩端設置有連接塊,第一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與第二半部連接塊上的安裝孔對準,用於由螺紋連接件穿過而把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固定在一起。
5.如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拼合後限定至少一個上模鑲塊容納腔,用於容納上模鑲塊,所述螺紋連接件和所述上模鑲塊容納腔之間由第一半部和/或第二半部的材料間隔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是用於厚板料窄梁類零件立壁拉延的上模鑲塊固定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拼合面為一個平面的情況下,所述拼合面平行於所述立壁。
8.一種上模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以及用於設置在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內的上模鑲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模鑲塊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述上模鑲塊在組裝後限定至少一個凹入部,且所述拼合面剖分所述凹入部。
10.一種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上模鑲塊固定座,或如權利要求8-9中任一項所述的上模組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上模鑲塊固定座,及具有所述固定座的上模組件和模具。所述上模鑲塊固定座包括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沿拼合面並列拼合設置,且通過貫穿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螺紋連接件彼此連接。在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從而在受到水平方向力(尤其是平行於螺紋連接件延伸方向的力)的頻繁作用時或巨大的水平方向力的衝擊時,上模鑲塊固定座可以分開,損壞螺紋連接件,但不會對上模鑲塊固定座造成實質性損壞。這樣,只需更換螺紋連接件,即可繼續進行生產。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984471SQ20122056840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郭強, 李樹新, 谷鴻雁, 馮慶恆 申請人:山東濰坊福田模具有限責任公司,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