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
2023-05-20 12:29:51 2
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涉及甲魚養殖【技術領域】,所述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步驟:(1)池塘選擇,(2)池塘清整,(3)培養水質,(4)活餌培育,(5)稚鱉放養,(6)飼餵管理,(7)水質調控,(8)病害防治。本發明根據甲魚的生物學特性,採用活餌培育的方式為甲魚提供新鮮餌食,並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甲魚飼餵適口餌料,且採用分次投餵方式,滿足甲魚食性轉化需要,提高甲魚生長速度和出塘規格。
【專利說明】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甲魚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
[0002]甲魚俗稱鱉、水魚、團魚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動物,水陸兩棲生活。甲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有清熱養陰,平肝熄風,軟堅散結的效果。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而且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藥品和中藥材料。
[0003]甲魚養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得到迅猛發展,甲魚之鄉不斷湧現。甲魚養殖技術得到不斷發展,可絕大多數都是走速生速長密集養殖的路子,產量大幅上升的同時其品質卻跟野生甲魚相差甚遠,食用和藥用價值大打折扣。
【發明內容】
: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投入成本低、產量高、經濟性好的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0007](I)池塘選擇:選擇面積1-5畝、池深2.0-2.5m、水深1.5-2.0m,淤泥厚度10-15cm、塘埂坡比為1:2-1:4的池塘,並在塘埂四周設置厚度為0.5_lmm、高為50cm的鋁合金圍欄;
[0008](2)池塘清整:魚种放養前I個月放乾池水,清除雜草和多餘淤泥,暴曬至池底發白、幹硬開裂,再將SO-1OOkg/畝生石灰加水融化後均勻灑在池塘內,攪動使其與淤泥充分混合,最後注入50-70cm潔淨水源;
[0009](3)培養水質:向池水中施加3_5kg/畝尿素和5_8kg/畝過磷酸鈣,或直接施加500-650kg/畝發酵過的有機肥,並在池內放養一些水生植物;
[0010](4)活餌培育:施肥7-10天後,向池內放養3_5kg/畝抱卵青蝦和20_35kg/畝螺螄;
[0011](5)稚鱉放養:選擇規格整齊、活力強、體色鮮潤、品種優良的稚鱉,放養時間為5月中旬至8月底,放養時水溫溫差不可大於2°C,放養密度為1000-2000隻/畝,雌雄比為3-5:1 ;
[0012](6)飼餵管理:幼鱉飼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和小蝦,並添加適量維生素E、維生素C和甜菜鹼,日投飼量為體重的5% _8%,成鱉飼以螺螄、魚、蝦和動物內臟打成的新鮮肉漿,也可飼以蔬菜、瓜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日投飼量為體重的10% -15%,每天投餵
2-3 次;
[0013](7)水質調控:每3?5天注入新水,逐漸將水位提升至1.5-2.0m,每5-7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0-15cm,冬眠期保持水深在1.3m以上,禁止注水和換水,池面冰封時要及時在冰面上打洞;
[0014](8)病害防治--每10-15天用10-15ppm生石灰或l_3ppm漂白粉交替潑灑全池,可在食用飼料中拌入適量磺胺藥物或與抗菌素兩種藥物交替投喂。
[0015]稚鱉放養前先用2.5%食鹽水浸泡8_15min,再用I %食鹽水與小蘇打混合液(1:1)浸泡20-30min,最後用20_30ug/L呋喃唑酮與15_20ug/L紅黴素混合液浸泡20_30min滅菌消毒。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根據甲魚的生物學特性,採用活餌培育的方式為甲魚提供新鮮餌食,並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甲魚飼餵適口餌料,且採用分次投餵方式,滿足甲魚食性轉化需要,提高甲魚生長速度和出塘規格。
【具體實施方式】
:
[0017]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8]實施例採用的甲魚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主要包括下列步驟:
[0019](I)池塘選擇:選擇面積1-5畝、池深2.0-2.5m、水深1.5-2.0m,淤泥厚度10-15cm、塘埂坡比為1:2-1:4的池塘,並在塘埂四周設置厚度為0.5_lmm、高為50cm的鋁合金圍欄,池塘需要靠近水源,光照充足,交通便利,電訊、供電暢通,且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清鮮、無汙染。
[0020](2)池塘清整:魚种放養前I個月放乾池水,清除雜草和多餘淤泥,暴曬至池底發白、幹硬開裂,再將SO-1OOkg/畝生石灰加水融化後均勻灑在池塘內,攪動使其與淤泥充分混合,最後注入50-70cm潔淨水源。
[0021](3)培養水質:向池水中施加3_5kg/畝尿素和5_8kg/畝過磷酸鈣,或直接施加500-650kg/畝發酵過的有機肥,並在池內放養一些水生植物。
[0022](4)活餌培育:施肥7-10天後,向池內放養3_5kg/畝抱卵青蝦和20_35kg/畝螺_。
[0023](5)稚鱉放養:選擇規格整齊、活力強、體色鮮潤、品種優良的稚鱉,放養時間為5月中旬至8月底,放養時水溫溫差不可大於2°C,放養密度為1000-2000隻/畝,雌雄比為
3-5:1。
[0024]稚鱉放養一定要肥水下塘,其好處是有一定的肥度和綠爽的水質,使稚鱉下塘後會有一種安全感,特別是肥水中有一定的浮遊生物可供稚鱉吞食,同時培育一定的生物量對控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數量起到積極作用。
[0025]稚鱉放養前先用2.5 %食鹽水浸泡8_15min,再用I %食鹽水與小蘇打混合液(1:1)浸泡20-30min,最後用20_30ug/L呋喃唑酮與15_20ug/L紅黴素混合液浸泡20_30min滅菌消毒。
[0026](6)飼餵管理:幼鱉飼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和小蝦,並添加適量維生素E、維生素C和甜菜鹼,日投飼量為體重的5% _8%,成鱉飼以螺螄、魚、蝦和動物內臟打成的新鮮肉漿,也可飼以蔬菜、瓜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日投飼量為體重的10% -15%,每天投餵2-3 次。
[0027]需要注意的是食臺要保持清潔,留在食臺上的殘餌要天天掃除,並每隔2-3天要清洗一次。
[0028](7)水質調控:每3?5天注入新水,逐漸將水位提升至L 5-2.0m,每5-7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0-15cm,冬眠期保持水深在1.3m以上,禁止注水和換水,池面冰封時要及時在冰面上打洞,防止池水缺氧。
[0029](8)病害防治:每10-15天用10_15ppm生石灰或l_3ppm漂白粉交替潑灑全池,可在食用飼料中拌入適量磺胺藥物或與抗菌素兩種藥物交替投喂。
[0030]在日常管理中,堅持早、晚巡塘,觀察記錄天氣、水溫、水質、投餌、病損等情況,確定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0031]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 (1)池塘選擇:選擇面積1-5畝、池深2.0-2.5m、水深1.5-2.0m、遊泥厚度10_15cm、塘埂坡比為1:2-1:4的池塘,並在塘埂四周設置厚度為0.5-lmm、高為50cm的鋁合金圍欄; (2)池塘清整:魚种放養前I個月放乾池水,清除雜草和多餘淤泥,暴曬至池底發白、幹硬開裂,再將SO-1OOkg/畝生石灰加水融化後均勻灑在池塘內,攪動使其與淤泥充分混合,最後注入50-70cm潔淨水源; (3)培養水質:向池水中施加3-5kg/畝尿素和5-8kg/畝過磷酸鈣,或直接施加500-650kg/畝發酵過的有機肥,並在池內放養一些水生植物; (4)活餌培育:施肥7-10天後,向池內放養3-5kg/畝抱卵青蝦和20-35kg/畝螺螄; (5)稚鱉放養:選擇規格整齊、活力強、體色鮮潤、品種優良的稚鱉,放養時間為5月中旬至8月底,放養時水溫溫差不可大於2°C,放養密度為1000-2000隻/畝,雌雄比為3-5:1 ; (6)飼餵管理:幼鱉飼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和小蝦,並添加適量維生素E、維生素C和甜菜鹼,日投飼量為體重的5% _8%,成鱉飼以螺螄、魚、蝦和動物內臟打成的新鮮肉漿,也可飼以蔬菜、瓜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日投飼量為體重的10% -15%,每天投餵2-3次; (7)水質調控:每3?5天注入新水,逐漸將水位提升至1.5-2.0m,每5_7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0-15cm,冬眠期保持水深在1.3m以上,禁止注水和換水,池面冰封時要及時在冰面上打洞; (8)病害防治:每10-15天用10-15ppm生石灰或l-3ppm漂白粉交替潑灑全池,可在食用飼料中拌入適量磺胺藥物或與抗菌素兩種藥物交替投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甲魚的大規模池塘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稚鱉放養前先用2.5%食鹽水浸泡8-15min,再用1%食鹽水與小蘇打混合液(1:1)浸泡20-30min,最後用20_30ug/L呋喃唑酮與15_20ug/L紅黴素混合液浸泡20_30min滅菌消毒。
【文檔編號】A23K1/16GK104304161SQ201410491285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李軍 申請人:和縣善厚水產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