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攻紋型齒科種植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9:25:46 2
專利名稱:自體攻紋型齒科種植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體攻紋型齒科種植體,屬於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復學領域。
瑞典學者Branemark首創的純鈦螺旋種植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其植入人體後可與骨組織及皮膚、黏膜組織形成良好的界面,故可以長期保持在人體頜骨中,以改善義齒等多種修復體的固位,已被世界公認為較先進的種植體。但其結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操作複雜,需要在骨頭上鑽孔並用特製絲錐攻絲後才能將種植體旋入;2、直徑較大,結構較複雜,不適用中國及亞洲人的頜骨;3、價格昂貴,其部分結構採用黃金製品,難為普通患者接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而提出一種結構合理、操作簡單、適合中國人及亞洲人頜骨形態,成本較低的齒科種植體。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在種植體上端設有帶螺口的固定盤,齦接圈套接於中心固定螺釘與種植體之間,種植體上縱向設置絲錐刃,還可在固定盤上設有小孔。齦接圈的內徑略大於中心固定螺釘的外徑。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裝配示意圖。
圖2
圖1的A-A剖視圖。
圖3固定盤上帶有小孔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一說明。
如
圖1、圖2所示,在最好以純鈦材料製成的種植體7的外圓周面上帶有螺紋9,沿種植體7的縱向設置有絲錐刃8。帶有螺口5的固定盤6位於種植體7的上端。最好由純鈦製成的齦接圈4套接於種植體7的上端,並且由帶有螺口1和矽橡膠圈2的中心固定螺釘3與種植體7連為一體。參見圖3,為了適用於面部缺損修復,還可將固定盤6的直徑加大,並且在固定盤6上設有多個小孔10,以利於種植體7的固位,在種植體7受到意外力量時不致穿透骨壁。
由於本實用新型在種植體上縱向設置了絲錐刃,使種植體在種植時,通過其本身的絲錐刃在骨孔壁內自攻螺紋,達到與專用絲錐攻絲完全相同的效果,可省去專門攻絲程序,簡化了手術過程,縮短了手術時間,並且結構、規格更適合於中國人及亞洲人的頜骨形態。各部件最好用純鈦製作,既可比黃金部件降低造價,符合中國國情,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可與骨組織及皮膚、黏膜組織很好地結合。
權利要求1.一種自體攻紋型齒科種植體,在種植體(7)上帶有螺紋(9),其特徵是在種植體(7)上端設有帶螺口(5)的固定盤(6),中心固定螺釘(3)將齦接圈(4)套接固定在種植體(7)上,種植體(7)上帶有絲錐刃(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體,其特徵是絲錐刃(8)沿種植體(7)的縱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體,其特徵是齦接圈(4)的內徑略大於中心固定螺釘(3)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體,其特徵是在中心固定螺釘(3)上帶有矽橡膠圈(2),螺口(1)與中心固定螺釘(3)連為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體,其特徵是還可以在固定盤(6)上設有小孔(10)。
專利摘要一種自體攻紋型齒科種植體,在種植體7上縱向設有絲錐刃8,齦接圈4套接於中心固定螺釘3與種植體7之間。本結構最好用純鈦製成,可直接在骨組織內攻絲,簡化手術過程,縮短手術時間。其結構、規格更適合中國人及亞洲人的頜骨形態。還能夠降低造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機械強度,可與骨組織及皮膚、黏膜組織結合較好等特性。
文檔編號A61C8/00GK2160359SQ9321605
公開日1994年4月6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2日
發明者劉寶林, 陳小文, 何黎升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