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狀吡啶雙亞胺鐵烯烴聚合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0 05:14:06 4
專利名稱:環狀吡啶雙亞胺鐵烯烴聚合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其製備方法及在催化乙烯聚合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Ziegler-Natta催化劑的基礎上,人們發現了具有單一催化活性中心的茂金屬烯烴聚合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所得聚烯烴的分子量分布窄,不利於加工。近年來,人們又發現了後過渡金屬烯烴聚合催化劑,例如,1998年Du Pont公司公開了一類以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WO 98/27124,WO 98/30612),1999年BP化學公司公開了一類結構類似的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WO99/12981)。這類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具有如下結構 式中X為Cl或Br;R為H,甲基,異丙基或叔丁基等。在甲基鋁氧烷(MAO)或改性甲基鋁氧烷(MMAO)等中性Lewis酸的作用下,這類催化劑前體可催化乙烯聚合得線性高密度聚乙烯。但在催化烯烴聚合過程中,這類催化劑極易失活,從而縮短了催化劑的壽命,而且通常只能得到中等分子量的聚乙烯。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的在催化乙烯聚合中的應用。
本發明催化劑的活性中心處在催化劑環狀分子的內部,能有效的抑制催化活性中心失活,延長了催化劑的使用壽命。在MAO、MMAO等中性Lewis酸的活化下,這類環狀配合物能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超高分子量的聚烯烴。本發明公開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具有如下結構 式中X為Cl或Br;R為甲基或異丙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公開提供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的合成方法,過程如下在對甲苯磺酸催化下,利用「假高稀」法進行2,6-醯基吡啶與取代芳二胺的縮合反應,得到取代的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在無水無氧的條件下,進行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與滷化亞鐵的配位反應,得到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具體過程如下對甲苯磺酸催化下,在甲苯中進行下式所示的2,6-二醯基吡啶 與下式所示的取代芳香二胺之間的縮合反應
得到下式所示的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 其中R為甲基或異丙基。
在無水無氧的條件下,進行上述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與二滷化鐵的配位反應,得到下式所示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 其中X為Cl或Br;R為甲基或異丙基。
本發明公開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製備方便,性質穩定,在MAO或MMAO的活化下,可催化乙烯聚合,製備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在回流溫度下,向裝有0.1g對甲苯磺酸和800ml甲苯的反應器中緩慢滴加2,6-二乙醯基吡啶0.65g(4.0mmol)和二(4-氨基-3,5-二異丙基苯)基甲烷1.46g(4.0mmol)的甲苯溶液100ml,滴加完畢後再回流反應24h。濃縮至近幹,經矽膠柱層析分離(淋洗劑石油醚/四氫呋喃=500/1),得黃色固態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1.21g,收率61%。EI-MSm/z=1481[Mu+]。1H NMR(CDCl3)δ8.44(d,6H,Py-m-H),7.93(t,3H,Py-p-H),6.96(s,12H,Ar-H),4.00(s,6H,-CH2-),2.78(m,12H,CHMe2),2.28(s,18H,N=CCH3),1.17-1.10(d,36H,(iPr)CH3)。
實施例2用二(4-氨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替代實施例1中的二(4-氨基-3,5-二異丙基苯)基甲烷,操作過程同實施例1,得黃色固態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88g,收率58%。EI-MSm/z=1145[M+]。1H NMR(CDCl3)δ8.42(d,6H,Py-m-H),7.90(t,3H,Py-p-H),6.94(s,12H,Ar-H),4.00(s,6H,-CH2-),2.25(s,18H,N=CCH3),2.05-2.00(s,36H,Ar-CH3)。
實施例3氬氣氛下,在乾燥的100ml Schlenk瓶中加入FeCl2·4H2O 0.199g(1.0mmol)和四氫呋喃30ml,溶解後加實施例1得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35g(0.24mmol),室溫攪拌反應12h,反應物逐漸變成藍綠色,並有沉澱物生成,過濾,濾餅用冷甲醇洗滌兩次,40℃真空乾燥24h得藍綠色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40g,收率89%。
實施例4氬氣氛下,在乾燥的100ml Schlenk瓶中加入FeCl2·4H2O 0.199g(1.0mmol)和四氫呋喃30ml,溶解後加實施例2得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27g(0.24mmol),室溫攪拌反應12h,反應物逐漸變成藍綠色,並有沉澱物生成,過濾,濾餅用冷甲醇洗滌兩次,40℃真空乾燥24h得藍綠色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30g,收率81%。
實施例5用FeBr20.216g(1.0mmol)替代實施例3中的FeCl2·4H2O,操作過程同實施例3,得藍綠色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43g,收率84%。
實施例6用FeBr20.216g(1.0mmol)替代實施例4中的FeCl2·4H2O,操作過程同實施例4,得藍綠色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35g,收率81%。
實施例7乙烯氣氛下,在乾燥的250ml聚合瓶中加入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86mg(3.0μmol Fe)、無水甲苯50ml,攪拌溶解,加入2M的甲基鋁氧烷(MAO)1.8ml,25℃常壓聚合20min。把反應液倒入200ml 1%的鹽酸乙醇溶液中,過濾、乙醇洗滌三次,80℃真空乾燥,得聚合物2.45g,催化效率2.45×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2.8×105。
實施例8用2M的改性甲基鋁氧烷(MMAO)2.7ml替代實施例7中的MAO,操作同實施例7,得聚合物3.15g,催化效率3.15×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2.5×105。
實施例9聚合反應在0℃下進行,其它同實施例7,得聚合物3.33g,催化效率3.33×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4.6×105。
實施例10用2M的改性甲基鋁氧烷(MMAO)2.7ml替代實施例7中的MMO,聚合反應在0℃下進行,操作同實施例7,得聚合物3.50g,催化效率3.50×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4.3×105。
實施例11用實施例4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53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8,得聚合物2.71g,催化效率2.71×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2.7×105。
實施例12用實施例4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53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10,得聚合物2.99g,催化效率2.99×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3.9×105。
實施例13用實施例5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2.13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8,得聚合物3.17g,催化效率3.17×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2.4×105。
實施例14用實施例5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2.13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10,得聚合物3.52g,催化效率3.52×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4.1×105。
實施例15用實施例6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79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8,得聚合物2.71g,催化效率2.71×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2.3×105。
實施例16用實施例6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79mg(3.0μmolFe)代替實施例3製備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9,得聚合物2.94g,催化效率2.94×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4.7×105。
比較實施例1在150ml反應瓶中加入2,6-二乙醯基吡啶0.326g(2.0mmol)、2,6-二異丙基苯胺0.745g(4.2mmol)、甲醇50ml、鹽酸3滴,加熱回流反應24h,得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80g,收率83%。
比較實施例2在150ml反應瓶中加入2,6-二乙醯基吡啶0.326g(2.0mmol)、2,6-二甲基苯胺0.510g(4.2mmol)、甲醇50ml、鹽酸3滴,加熱回流反應24h,得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63g,收率85%。
比較實施例3氬氣氛下,在乾燥的100ml Schlenk瓶中加入FeCl2·4H2O 0.199g(1.0mmol)和四氫呋喃30ml,溶解後加比較實施例1得到的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48g(1.0mmol),其它操作同實施例3,得藍綠色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54g,收率89%。
比較實施例4用比較實施例2得到的吡啶雙亞胺化合物0.37g(1.0mmol)替代比較實施例1得到的吡啶雙亞胺化合物,操作同比較實施例3,得藍綠色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0.43g,收率87%。
比較實施例5用比較實施例3獲得的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83mg(3.0μmol)替代實施例3得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7,得聚合物0.94g,催化效率0.94×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4.8×104。
比較實施例6用比較實施例3獲得的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83mg(3.0μmol)替代實施例3得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9,得聚合物1.63g,催化效率1.63×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9.3×104。
比較實施例7用比較實施例4獲得的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1.49mg(3.0μmol)替代實施例3得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操作同實施例9,得聚合物1.44g,催化效率1.44×106g PE/mol Fe·h,所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8.9×104。
權利要求
1.一種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它具有如下結構 式中X為Cl或Br;R為甲基或異丙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X為Cl;R為甲基或異丙基。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X為Cl;R為異丙基。
4.一種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的方法對甲苯磺酸催化下,在甲苯中進行下式所示的2,6-二醯基吡啶 與下式所示的取代芳香二胺之間的縮合反應 得到下式所示的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 其中R為甲基或異丙基;在無水無氧的條件下,進行上述環狀吡啶雙亞胺化合物與二滷化鐵的配位反應,得到下式所示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配合物, 其中X為Cl或Br;R為甲基或異丙基。
5.一種合成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方法,其中包括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狀吡啶雙亞胺Fe(II)烯烴聚合催化劑前體,它具有如下結構,式中X為Cl或Br;R為甲基或異丙基。在烷基鋁氧烷的活化下,本發明的催化劑前體可用於催化乙烯聚合製備高分子量聚乙烯。
文檔編號C08F4/00GK1544487SQ20031011583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7日
發明者劉靖宇, 李悅生, 李彥國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