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1:28:0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垃圾除少量被回收再利用和用作肥料之外,大部分被運到垃圾填埋場填埋。為防止填埋的垃圾對環境造成汙染,需要對垃圾場進行封場覆蓋。垃圾填埋場的封場覆蓋系統是指垃圾填埋作用完成之後,在它的頂部鋪設的覆蓋層系統。垃圾填埋場的封場覆蓋系統為垃圾提供覆蓋保護,同時也是填埋場地土地利用和恢復的基礎。
目前,公開號為CN20561382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自下而上分別為氣體收集層、防滲層、排水層、保護層和表土層,所述的防滲層為土工膜,該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操作簡便、防滲性能好、減少垃圾填埋庫容浪費且具有美化環境等功能。
但是,該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的土工膜需要在拼接處藉助土壓等方式保證不會被風吹起或者雨水洩露,但需要拼接的位置往往位於垃圾填埋場的內部,操作非常不方便,很容易造成洩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具有操作簡單和密封性好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包括自下而上設置的卵石層、防滲層、排水層、營養土層、粘土層和植被層,所述防滲層包括若干塊高分子聚乙烯製成的土工膜,所述土工膜相對的側邊設有用於與相鄰土工膜固定的連接結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防滲性能強,減少垃圾填埋庫容的浪費;減少雨水和其他外來水滲入垃圾堆體內,達到減少垃圾滲濾液的目的;防滲層有多塊土工膜拼接而成,土工膜之間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一起,使相鄰的土工膜相互貼緊,密封效果好,不需要通過填土的方式進行壓縫,施工簡單,操作方便。
優選的,所述土工膜呈矩形,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固定於土工膜一側邊的磁性橡膠條和另一相對側邊的鐵片橡膠條。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磁性橡膠條和鐵片橡膠條的相互吸引,當土工膜側邊貼近,依靠吸力即可使相鄰的土工膜相互貼緊,密封性效果好。
優選的,所述磁性橡膠條和所述鐵片橡膠條的寬度均為5C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保證相鄰土工膜相互貼緊的同時,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
優選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固定於土工膜側邊的雙面透明膠。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用雙面透明膠將相鄰的土工膜相互貼緊,結構牢固且密封性效果好。
優選的,所述排水層包括第一豎井和兩側的第二豎井,所述第一豎井和第二豎井的側壁均設置有導水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豎井的井壁開有導水孔,能夠均勻收集整個垃圾填埋場裡面的垃圾滲濾液,收集面廣、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第一豎井和第二豎井均呈倒錐形,且於底部頂點交匯。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豎井呈倒錐形,有利於整個垃圾填埋場的結構穩定,便於將收集到的垃圾滲濾液集中到一起。
優選的,所述第一豎井和第二豎井的頂點設有排水井,所述排水井的出口處設有抽水泵。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抽水泵的設置,能夠將排水井內的滲濾液及時抽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滲性能強,減少垃圾填埋庫容的浪費;減少雨水和其他外來水滲入垃圾堆體內,達到減少垃圾滲濾液的目的;防滲層有多塊土工膜拼接而成,土工膜之間通過連接結構固定在一起,使相鄰的土工膜相互貼緊,密封效果好,不需要通過填土的方式進行壓縫,施工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防滲層的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排水層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二中防滲層的示意圖。
圖中:1、卵石層;2、防滲層;21、土工膜;22、連接結構;221、磁性橡膠條;222、鐵片橡膠條;223、雙面透明膠;3、排水層;31、第一豎井;32、第二豎井;4、營養土層;5、粘土層;6、植被層;7、導水孔;8、排水井;9、抽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一: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自下而上設置的卵石層1、防滲層2、排水層3、營養土層4、粘土層5和植被層6,該結構防滲性能強,減少垃圾填埋庫容的浪費;減少雨水和其他外來水滲入垃圾堆體內,達到減少垃圾滲濾液的目的。
防滲層2包括土工膜21,土工膜21由高分子聚乙烯製成,土工膜21有若干塊,土工膜21相對的側邊分別固定有磁性橡膠條221和鐵片橡膠條222,磁性橡膠條221和鐵片橡膠條222的相互吸引,當土工膜21側邊相互貼近時,依靠吸力即可使相鄰的土工膜21相互貼緊,密封性效果好,不需要通過填土惡方式進行壓縫,施工簡單,操作方便;其中,磁性橡膠條221和鐵片橡膠條222的寬度均為5CM,使相鄰的土工膜21能夠相互貼緊,同時減少了資源浪費的情況。
排水層3包括第一豎井31和第二豎井32,第二豎井32分布在第一豎井31的兩側,第一豎井31和第二豎井32均呈倒錐形,且於底部頂點相交匯,第一豎井31和第二豎井32的側壁開有導水孔7,導水孔7有若干個,能夠均勻收集整個填埋場裡面的垃圾滲濾液,收集面廣、效率高,且有利於整個垃圾填埋場的結構穩定,便於將收集到的垃圾滲濾液集中到一起。
第一豎井31和第二豎井32的頂點安裝有排水井8,排水井8與第一豎井31、第二豎井32相連通,使得第一豎井31和第二豎井32中收集到的垃圾滲濾液能夠集中到排水井8;第一豎井31、第二豎井32和排水井8內裝有若干砂石,能夠對進入排水井8內的垃圾滲濾液進行過濾;排水井8的出口處安裝有抽水泵9,能夠將排水井8內的垃圾滲濾液及時抽出,同時過濾後的垃圾滲濾液能夠減少抽水泵9出現損壞的情況。
實施例二:一種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系統,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土工膜21的側邊固定有雙面透明膠223,用雙面透明膠223將相鄰的土工膜21相互貼緊,結構牢固且密封性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