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5:38:31 1
專利名稱: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壓裝置,尤其是一種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煤層瓦斯壓力是預防煤與瓦斯事故的重要參數之一,準確測定煤層瓦斯的壓力對於安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測定瓦斯的壓力時,如果測壓鑽孔內滲水,測壓室內充滿水時,測定的壓力即是礦井水壓,導致測定壓力遠遠大於瓦斯實際壓力,測量操作出現失誤。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的煤層瓦斯的壓力測定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不僅可以將氣液完全分離,準確測定瓦斯的壓力,而且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易行,給企業生產帶來很大的便利。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包括耐壓容器、擴散閥、測壓管接頭、測壓管、軟橡膠銅塞、排水孔、連接軟線、浮漂球、光滑導杆、壓力表P,在耐壓容器上表面固定安裝有一個能測量容器內部壓力的壓力表P,耐壓容器的一側壁上設有與測壓管連接的測壓管接頭,測壓管接頭的另一端與耐壓容器內部的擴散閥連接,耐壓容器的內部底面設有排水孔,排水孔與耐壓容器的上表面之間豎直設有一根光滑導杆,光滑導杆上套裝有能夠豎直自由移動的錐體狀的橡膠銅塞和浮漂球,橡膠銅塞與浮漂球之間通過一根連接軟線固定連接。當瓦斯測壓時,滲水通過測壓管流入耐壓容器,當耐壓容器內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浮漂球在浮力的作用下沿著光滑導杆豎直向上運動,拉動橡膠銅塞豎直向上運動,打開排水孔,水從耐壓容器內流出,隨著水位下降,浮漂球豎直向下運動回落,同時橡膠銅塞回落將排水孔封住,這樣就能夠將氣體和液體分離,準確進行氣體的測壓操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不僅可以將氣液完全分離,準確測定瓦斯的壓力,而且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易行,給企業生產帶來很大的便利。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1中,1.耐壓容器,2.擴散閥,3.測壓管接頭,4.測壓管,5.橡膠銅塞,6.排水孔,7.連接軟線,8.浮漂球,9.光滑導杆,P壓力表。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包括耐壓容器1、擴散閥2、測壓管接頭3、測壓管4、橡膠銅塞5、排水孔6、連接軟線7、浮漂球8、光滑導杆9、壓力表P,在耐壓容器I上表面固定安裝有一個能測量容器內部壓力的壓力表P,耐壓容器I的一側壁上設有與測壓管4連接的測壓管接頭3,測壓管接頭3的另一端與耐壓容器I內部的擴散閥2連接,耐壓容器I的內部底面設有排水孔6,排水孔6與耐壓容器I的上表面之間豎直設有一根光滑導杆9,光滑導杆9上套裝有能夠豎直自由移動的錐體狀的橡膠銅塞5和浮漂球8,橡膠銅塞5與浮漂球8之間通過一根連接軟線7固定連接。當瓦斯測壓時,滲水通過測壓管4流入耐壓容器1,當耐壓容器I內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浮漂球8在浮力的作用下沿著光滑導杆9豎直向上運動,拉動橡膠銅塞5豎直向上運動,打開排水孔6,水從耐壓容器I內流出,隨著水位下降,浮漂球8豎直向下運動回落,同時橡膠銅塞5回落將排水孔6封住,這樣就能夠將氣體和液體分離,準確進行氣體的測壓操作。
權利要求1.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包括耐壓容器(I)、擴散閥(2)、測壓管接頭(3)、測壓管(4)、橡膠銅塞(5)、排水孔(6)、連接軟線(7)、浮漂球(8)、光滑導杆(9)、壓力表P;其特徵是在耐壓容器(I)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壓力表P,耐壓容器(I)的一側壁上設有與測壓管(4)連接的測壓管接頭(3),測壓管接頭(3)的另一端與耐壓容器(I)內部的擴散閥(2)連接,耐壓容器(I)的內部底面設有排水孔(6),排水孔(6)與耐壓容器(I)的上表面之間豎直設有一根光滑導杆(9),光滑導杆(9)上套裝有能夠豎直自由移動的錐體狀的橡膠銅塞(5)和浮漂球(8),橡膠銅塞(5)與浮漂球(8)之間通過一根連接軟線(7)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該測壓裝置包括耐壓容器、擴散閥、測壓管接頭、測壓管、橡膠銅塞、排水孔、連接軟線、浮漂球、光滑導杆、壓力表P,耐壓容器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壓力表P,耐壓容器的一側壁上設有與測壓管連接的測壓管接頭,測壓管接頭另一端與耐壓容器內部的擴散閥連接,耐壓容器的內部底面設有排水孔,排水孔與耐壓容器的上表面之間豎直設有一根光滑導杆,光滑導杆上設有能夠豎直移動的橡膠銅塞和浮漂球,橡膠銅塞與浮漂球之間通過一根連接軟線固定連接。該礦用氣液分離測壓裝置不僅可以將氣液完全分離,準確測定瓦斯的壓力,而且結構簡單,操作簡單易行,給企業生產帶來很大的便利。
文檔編號E21B43/34GK202832507SQ2012203954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0日
發明者李雙, 王智立, 畢萬全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