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脫粒粉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03:51 2
專利名稱:蠶豆脫粒粉碎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尤其是一種蠶豆脫粒粉碎裝置。
蠶豆作為農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杆、莖、葉均可加工成飼料。而目前在廣大農村,由於沒有科學的機械化處理裝置,蠶豆的脫粒大都採用人工脫粒。在靠近公路的地方,大都把蠶豆連杆帶莖鋪放在公路上,讓來往行進的車輛碾碎後,把粗杆分檢出來,再用自製的風車清選,細糖用來餵牲畜,粗杆莖則大都作為廢物扔掉或作燃料燒掉。這不僅費工費力、勞動強度大,而且粗杆莖得不到合理利用;更為嚴重的是,在公路上堆放這些農作物常造成交通堵塞,還時有交通事故發生,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脫粒粉碎功能一體化的蠶豆脫粒粉碎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實施方案是在蠶豆脫粒粉碎裝置機體的上部設計有脫粒滾筒和頂蓋,進料口在脫粒滾筒的左下方,凹板裝置在脫粒滾筒的右下方,分選篩裝置安在脫粒滾筒下面,清選風扇裝置安在機體的左下部,粉碎裝置則布置在機體右下方,其入口正好與清選風道相對布置。物料從進料口餵進,在脫粒滾筒與凹板之間實現脫粒後,粗杆莖沿滾筒切線方向拋出,通過頂蓋改變方向後直接進入右下邊的粉碎裝置內,蠶豆拌隨糠、莖則透過凹板掉在分選篩上面,經過篩選將粗糠分離出來並送入粉碎裝置內,透過分選篩的細糠與蠶豆的混合物,則沿疏料板滑下,由清選風扇進一步將糠和豆完全分離出來,蠶豆沿出料鬥流出,細糠則直接進入粉碎裝置內。進入粉碎裝置的蠶豆杆莖及粗細糠則全部被粉碎成飼料。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的各標號依次表示進料鬥1、脫粒滾筒裝置2、凹板裝置3、分選篩裝置4、彈臂5、疏料板6、清選風扇裝置7、機體8、機架9、出料鬥10、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電機皮帶輪12、電動機13、機座14、出糠管15、出糠風機16、粉碎裝置17、出糠口18、觀察口19和脫粒頂蓋20。
本裝置主要由機體8、脫粒滾筒裝置2、凹板裝置3、分選篩裝置4、清選風扇裝置7、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電動機13和粉碎裝置17等部分構成。機體8和機架9焊固並聯接於機座14上,脫粒滾筒裝置2採用紋杆式滾筒、切流式脫粒方式,凹板裝置3採用柵格式結構,並設計有方便靈活的間隙調節機構以調節進出口的大小及開口比,能夠有效提高脫淨率和降低破碎率。分選篩裝置4採用曲軸推桿式結構,通過彈臂5與機架9聯接形成振動式分選輸送篩結構,可以有效地將蠶豆和粗糠分離開,並將粗糠送入粉碎裝置17內。來自清選風扇裝置7的風量足以把蠶豆和細糠完全分離出來,蠶豆沿出料鬥10流出,細糠則在風力作用下進入粉碎裝置17內。疏料板6的作用是使蠶豆和細糠沿風扇出風口前面拋灑落下,以便蠶豆和細糠能夠徹底分離,有效提高選淨度。粉碎裝置17可以連續地將蠶豆及粗細糠、莖粉碎成粉狀飼料,被粉碎好的粉狀飼料在出糠風機16的作用下,經過出糠管15,從出糠口18送出。電動機13的動力通過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的減速和換向,再經過各個裝置上的皮帶輪進一步變速後,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各種轉速,實現了各轉動裝置的匹配運轉。觀察口19用來觀察物料流轉情況和疏通物料堵塞。
本裝置具有構思新穎獨特,結構緊湊,使用操作安全可靠,生產效率高,整機成本低等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蠶豆脫粒粉碎裝置,主要由機體8、脫粒滾筒裝置2、凹板裝置3、分選篩裝置4、清選風扇裝置7、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電動機13和粉碎裝置17等部分構成,其特徵是在機體8的上部設置有脫粒滾筒裝置2和脫粒頂蓋20,凹板裝置3安在脫粒滾筒裝置2的下面,分選篩裝置4安在凹板裝置3的下面,清選風扇裝置7安裝在機體8的左下部,粉碎裝置17則布置在機體8的右下部,其入口與清選風道相對布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分選篩裝置4採用曲軸推桿式結構,並通過彈臂5與機架9聯接形成振動式分選輸送篩結構,以便將篩出的粗糠送入粉碎裝置17內。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的作用是減速和換向,當它與各轉動裝置的皮帶輪進一步變速後,可得到各種轉速,實現整機的匹配運轉。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是粉碎裝置17的作用是連續地將豆杆及粗細糠、莖粉碎成飼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機械,尤其是一種具有脫粒粉碎一體化功能的蠶豆脫粒粉碎裝置。本裝置主要由機體8、脫粒滾筒裝置2、凹板裝置3、分選篩裝置4、清選風扇裝置7、齒輪換向減速裝置11、電動機13和粉碎裝置17等部分構成。本裝置具有構思新穎獨特,結構緊湊、使用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F11/00GK2237325SQ942481
公開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請日期1994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1994年12月14日
發明者張樹汝 申請人:昆明市宜良縣馬街農機修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