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滑行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3:06:51 3
專利名稱:車輛滑行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動車輛上的附加裝置,即一種自動結合、自動脫離裝置。
目前機動車的傳動系與驅動輪為一體,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系傳至驅動輪。當車輛在下坡或減速滑行時,車輪仍驅動傳動系照常運動,這樣不僅加速了減速器、傳動部件、變速器的磨損,而且變速器在沒有掛空擋時,也加速了發動機的被動磨損和燃料消耗,降低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的使用壽命與安全係數。本發明人在實用新型專利87208316和88220935中曾公開過的車輛滑行器經過裝車試驗及使用中,發現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加工生產複雜、安全不便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上述專利基礎上加以改進而設計的一種車輛滑行器。這種滑行器提高了部件的強度,並且結構簡單、安全方便、工作性能穩定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方案做詳細說明
圖1為滑行器的結構圖,圖2為
圖1的A-A外棘輪裝配剖視圖,圖3為
圖1的B-B內棘輪裝配剖視圖,圖9、8、4為凸輪、半軸法蘭盤及撥杆的外形圖,圖5為車輛滑行時滑行器的原理圖,圖6為車輛前進時滑行器的工作原理圖,圖7為車後退時滑行器的工作原理圖。
1-外殼、2-滑行體、3-半軸、4-半軸法蘭盤、5-擋圈、6-撥杆、7-凸輪、8-護棘碟片、9-彈簧柱、10-彈簧、11-內棘爪、12-盤簧、13-鋸形齒、14-外棘爪、15-斜形齒、16-定棘盤、17-彈簧、18-塔簧、19-大定棘盤。
本方案中包括有外殼1、滑行體2、半軸3、半軸法蘭盤4、護棘碟片8、內、外棘爪11、14、定棘盤16、大定棘盤19。滑行體2呈圓柱梯形,中心有花鍵孔,一端裝有撥杆6,撥杆6呈「┐」型,其尾部端頭加工成半球型,撥杆尾部有一圈溝槽,溝槽內安裝擋圈5。撥杆的半球型端頭與凸輪7相接,凸輪7與半軸法蘭盤4加工成一體,底部加工成平面,從平面往上加工成錐體,撥杆的半球型端相對的一頭與護棘碟片8相連,護棘碟片8為一片式環形盤,套裝在滑行體上,其上裝有彈簧柱9和彈簧10。
發動機動力經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和半軸傳遞給滑行器的滑行體2,滑行體受力開始正向旋轉。內棘爪11在盤簧12的迫使下卡入鋸形齒13內,動力經內棘爪11、外殼1傳遞給軸頭,驅動車輪向前運動。此時外棘爪14在彈簧17的迫使下也卡入斜形齒15內。滑行體2與外殼1成為一體同步運動。當車輛的速度達到每小時30公裡以上,依靠慣力滑行時,由於發動機的阻力和傳動系的摩擦阻力,使滑行體和外殼產生速比差,外棘爪14依靠離心力克服彈簧17的張力脫離斜形齒15,同時凸輪7碰撞撥杆6,使撥杆在彈簧10的作用下移動。彈簧柱9推動護棘碟片8克服彈簧10的張力,使護棘碟片的齒端卡入斜形齒15的齒槽,防止外棘爪14進入斜形齒。此時的轉速狀態是外殼隨驅動輪高速旋轉。滑行體處於向後低速旋轉狀態,內棘爪11與鋸形齒13為滑動摩擦。當車速低於30公裡/時,凸輪7向下壓撥杆6的半球型端頭,撥杆的移動壓縮塔簧18。在彈簧10的作用下,彈簧柱9推動護棘碟片8,脫離斜形齒15的齒槽,同時外棘爪14的離心力也不足以克服彈簧17的張力,彈簧17迫使外棘爪14卡入斜形齒15的槽內,動力又經外棘爪14傳遞給外殼和驅動輪。車輛向後運動時,動力經滑行體傳遞給外棘爪14和外殼1,以驅動車輛倒行,此時滑行體和外殼為一體同步運動。
採用本方案克服了目前機動車滑行時的被動磨損問題,又延長機件的使用壽命,減少燃料消耗12%-23.4%,滑行時不存在拖檔問題,滑行時不用踩離合器可直接掛檔。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滑行器,包括外殼1、滑行體2、半軸3、半軸法蘭盤4、護棘碟片8、內棘爪11、外棘爪14、定棘盤16、大定棘盤19,其特徵在於a)撥杆6呈「┓」型,其尾部端頭加工成半球型,撥杆尾部有一圈溝槽,溝槽內安裝擋圈5,b)凸輪7與半軸法蘭盤4加工成一體,凸輪7的底部加工成平面,從平面往上加工成錐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機動車輛上的附加裝置,包括有外殼、滑行體、半軸、法蘭盤及內、外棘爪與凸輪撥杆。撥杆呈「」形,尾部加工成半球形,凸輪與半軸法蘭盤加工成一體,底部為平面,往上為錐體。該實用新型是一種既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又能在車輛滑行時,使驅動輪與傳動系自動脫離、自動嚙合的裝置,克服了目前機動車輛滑行時的被動磨損,延長機件使用壽命,增加車輛安全係數,節油率可達12%-23.4%,結構簡單、使用操作方便、工作性能穩定可靠。
文檔編號F16D41/12GK2136899SQ9220935
公開日1993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15日
發明者馬春如 申請人:馬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