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流型液體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3:33: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換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阻流型液體換熱器。
背景技術:
液體換熱一般採用單根或者多根安裝在換熱殼程內的換熱管路進行換熱,傳統的換熱管路均為直線型或螺旋形,對於直線型的換熱管路,換熱液在管路內直線流動,液體在管路內的停留時間較短,不能與換熱介質充分換熱,換熱效率低;對於螺旋形的換熱管路,換熱液在管路內的停留時間較長,但是由於管路本身為異形的,因此管路在殼體內的佔據了很大的空間,同一組殼體內的僅能設有幾組或者一組換熱管路,總體來看,其管路與換熱面積較小,換熱效率同樣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換熱面積大,換熱液在管路內停留時間長,換熱效率高的阻流型液體換熱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阻流型液體換熱器,所述的換熱器為圓柱形的密封殼體,殼體的一側設有介質進液口,介質進液口的對側的殼體上設有介質出液口,所述的殼體內設有多根水平安裝的換熱管路,換熱管路的一端連接在換熱進液口上,另一端連接在換熱出液口上,單根換熱管路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換熱圓盤,換熱圓盤的中部設有圓形的阻流板,阻流板與換熱圓盤之間設有液體通道,阻流板的直徑大於換熱管路的直徑,阻流板通過鎖緊條固定連接在換熱圓盤內側,相鄰的兩根換熱管路上的多個阻流圓盤錯位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阻流圓盤由圓形的連接層和圓環形的阻流層所組成,連接層連接在換熱管路上,阻流層設置在連接層的外側,所述的阻流層為傾斜安裝的圓環形結構;阻流圓盤主要通過阻流層進行阻流,無論是換熱液還是換熱介質在殼體或管路內均是呈一個方向上流動的,通過阻流板在其流動方向上進行阻流,提高這兩種液體在殼體內的停留時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阻流層的以傾斜向介質進液口一側的方式安裝在換熱管路上,換熱液通過換熱圓盤內的阻流板進行阻流,對於殼體內部的換熱介質,通過傾斜安裝的阻流層進行阻流,阻流效果更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介質進液口和介質出液口均通過錐形的導流管連接在殼體內側;換熱介質通過錐形的導流管均勻通入到殼體內的各個位置上,方便均勻換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的換熱進液口和換熱出液口均通過液體分布管連接在多根換熱管路上,換熱液通過液體分布管均勻分布到各個換熱管路上,方便均勻換熱。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換熱器殼體內添加帶有多個換熱圓盤的直線型換熱管路,解決了換熱液在換熱管路內停留時間較短的問題,於此同時,換熱圓盤在殼體內部形成一個一個阻流層,通過阻流層阻擋換熱介質在殼體內的直線流動,提高了換熱介質在殼體內的停留時間;殼體內的換熱管路不僅換熱面積大,而且換熱液和換熱介質的停留時間長,大大提高了換熱效率;裝置本身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結構簡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阻流圓盤的側方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阻流圓盤的放大結構圖。
其中,1 殼體,2 介質進液口,3 介質出液口,4 換熱進液口,5 換熱出液口,6 換熱管路,7 阻流圓盤,8 阻流板,9 液體通道,10 鎖緊條,11 阻流層,12 導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如圖1、2和3所示的一種阻流型液體換熱器,所述的換熱器為圓柱形的密封殼體1,殼體1的一側設有介質進液口2,介質進液口2的對側的殼體1上設有介質出液口3,所述的殼體1內設有多根水平安裝的換熱管路6,換熱管路6的一端連接在換熱進液口4上,另一端連接在換熱出液口5上,單根換熱管路6上均勻分布有多個換熱圓盤7,換熱圓盤7的中部設有圓形的阻流板8,阻流板8與換熱圓盤7之間設有液體通道9,阻流板8的直徑大於換熱管路6的直徑,阻流板8通過鎖緊條10固定連接在換熱圓盤7內側,相鄰的兩根換熱管路6上的多個阻流圓盤7錯位分布。
實施例2:如圖1、2和3所示,阻流圓盤7由圓形的連接層和圓環形的阻流層11所組成,連接層連接在換熱管路6上,阻流層11設置在連接層的外側,所述的阻流層11為傾斜安裝的圓環形結構;阻流圓盤7主要通過阻流層11進行阻流,無論是換熱液還是換熱介質在殼體或管路內均是呈一個方向上流動的,通過阻流板11在其流動方向上進行阻流,提高這兩種液體在殼體內的停留時間。
實施例3:如圖1、2和3所示,阻流層11的以傾斜向介質進液口2一側的方式安裝在換熱管路6上,換熱液通過換熱圓盤7內的阻流板8進行阻流,對於殼體1內部的換熱介質,通過傾斜安裝的阻流層11進行阻流,阻流效果更好。
實施例4:如圖1、2和3所示,介質進液口2和介質出液口3均通過錐形的導流管12連接在殼體1內側;換熱介質通過錐形的導流管12均勻通入到殼體1內的各個位置上,方便均勻換熱。
實施例5:如圖1、2和3所示,換熱進液口4和換熱出液口5均通過液體分布管連接在多根換熱管路6上,換熱液通過液體分布管均勻分布到各個換熱管路6上,方便均勻換熱。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做出的任意組合或等同變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