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絕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8:07:41
專利名稱:一種絕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蒸氣機裝置領域,具體地涉及應用特殊工作流體的一種絕壓裝置。
現有技術中,利用特殊工作流體蒸氣機的壓力裝置,一般是採用管道及泵的系統實現的。如象牙海岸阿比讓溫差流發電機。此法雖具有方便可行的優點,但也存在如下缺點一是其機型體積大,結構複雜;二是其安裝運行地點受限;三是其性能欠穩定、效率低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絕壓裝置。它能有效的減小體積,結構簡單,應用範圍廣,且性能穩定、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通過對絕壓裝置的優化設計而實現的。其主要技術特徵是,它設有圓柱形外筒6,其一端設有外筒蓋4,在其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外進水管8,另一端筒底上開有與之相對應的外出水孔1,外筒6內設有一個與之相配合的內筒5,軸2穿過其中心與內筒5連為一體;軸2一端上裝有傳動輪7,內筒5的一端設有內筒蓋3,其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內進水孔10,另一端內筒5的底面上開有與之相垂直且與之相對應的內出水孔9。
其技術特徵是內進水孔10、外進水管8、內出水孔9、外出水孔1,其孔徑相等且每兩個同面孔之間的孔距不小於其孔直徑的8倍,內筒5、外筒6的兩端分別與軸2緊密配合。
本實用新型因為採用內、外筒結構設計,所以其機型體積小、結構簡單;同時由於其安裝、運行地點可任選;所以擴大了其的應用範圍;另外由於從其內、外進水孔到內,外出水孔有一定的時間緩衝增壓,所以其性能較為穩定且工作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絕壓裝置的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絕壓裝置的右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絕壓裝置的左視圖圖4是絕壓裝置的內筒結構主視圖圖5是絕壓裝置的內筒結構右視圖圖6是絕壓裝置的內筒結構左視圖
以下結合附
圖1、2、3、4、5、6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絕壓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該裝置包括一個外筒6,其內設有一內筒5,軸2通過其中心與內筒5連結為一體,軸2的一端裝有傳動輪7,外筒的一端設有外筒蓋4,其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兩個外進水管8,另一端筒底上開有兩個與之相對應的外出水孔1;內筒5的一端設有內筒蓋3,其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兩個進水孔10,另一端內筒底上開有兩個與之相垂直且與之相對應的內出水孔9。該裝置所用工作流體可以是水,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氟裡昂等,本實施例中為二氧化碳。工作時,先將外出水孔1與主機高壓端連接,(圖中未畫出)外進水管8連接主機的低壓端(圖中未畫出),後將軸2一端的傳動輪7與主機連接(圖中未畫出),再啟動主機帶動軸2及內筒5在外筒6內轉動,工作流體由低壓端的外進水管8進入內筒5的進水孔10,再由內筒出水孔9進入外筒出水孔1被送主機高壓端,如此反覆持續本過程,即可運送工作流體進行工作。其操作方便,性能穩定,工作效率高。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低溫蒸髮式外燃機的絕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它設有圓柱形外筒(6),其一端設有外筒蓋(4),在外筒蓋(4)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外進水管(8),另一端筒底上開有與之相對應的外出水孔(1);外筒(6)內設有一與之相配合的內筒(5),軸(2)穿過其中心與內筒(5)連為一體;軸(2)一端上裝有傳動輪(7);內筒(5)的一端設有內筒蓋(3),其平面的同心圓上設有內進水孔(10),另一端內筒(5)的底面上開有與之相垂直且相對應的內出水孔(9)。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絕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內進水孔(10)、外進水管(8)、內出水孔(9)、外出水孔(1),其孔徑相等,且每兩個同面孔之間的孔距不小於其孔直徑的8倍。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絕壓裝置,其特徵在於內筒(5)、外筒(6)的兩端分別與軸(2)緊密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絕壓裝置,涉及蒸氣機裝置領域。其主要特徵是在圓柱形外筒(6)的一端設有外筒蓋(4),其平面上設有外進水管(8),另一端筒底上開有與之相對應的外出水孔(1),外筒(6)內設有與之相配合內筒(5),軸(2)穿過其中心與內筒(5)連為一體,軸(2)的一端上裝有傳動輪(7);內筒(5)的一端設有筒蓋(3),其上設有內進水孔(10),另一端筒底上開有與之相垂直且與之相對應的內出孔(9)。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F01K25/10GK2190160SQ9424036
公開日1995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27日
發明者劉建軍 申請人:劉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