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0:44:56 1
專利名稱:臭氧消毒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消毒結構,尤其涉及ー種臭氧消毒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臭氧發生器廣泛應用於農業、エ業、醫療、餐飲業等領域,一般的臭氧發生器都是直接通過氣泵將空氣增壓來供給以產生臭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某些物品卻充滿著臭味,比如鞋子、衣服、毛巾等,如果不對這些物品進行殺菌、除臭處理,ー些抵抗力差的人極易受到細菌的感染,從而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雖然也出現ー些利用臭氧來殺菌消毒的裝置,但是物
品是靜止放置在裝置內,無法翻動,物品與臭氧的接觸面積小,殺菌消毒不全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結構簡單的臭氧消毒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臭氧消毒結構,包括殼體、位於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門,所述殼體內設有滾筒,所述滾筒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穿設所述殼體,所述第二支柱穿設所述殼體且與一電機連接,所述滾筒上開設有透氣孔、第二門,所述殼體外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電機連接。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消毒結構進ー步包括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第ニ支柱連接,所述電機位於ー底座上。本發明ー個較佳實施例中,臭氧消毒結構進一歩包括所述透氣孔呈橢圓形。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過透氣孔進入滾筒內,滾筒由電機驅動而滾動,使得待消毒物品與臭氧的接觸面積大,各個面消毒均勻,消毒效果好,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中I、殼體,2、臭氧發生器,3、第一門,4、滾筒,5、第一支柱,6、第二支柱,7、電機,8、透氣孔,9、第二門,10、控制器,11、輸出軸,12、底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一種臭氧消毒結構,包括殼體I、位於殼體I內的臭氧發生器2,所述殼體I上設有第一門3,所述殼體I內設有滾筒4,所述滾筒4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支柱5、第二支柱6,所述第一支柱5穿設所述殼體1,將殼體I作為支撐而轉動,所述第二支柱6穿設所述殼體I且與ー電機7連接,所述滾筒4上開設有透氣孔8、第二門9,其中,優選所述透氣孔8呈橢圓形,便於臭氧發生器2產生的臭氧進入滾筒4內,所述殼體I外設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與所述臭氧發生器2、電機7連接。本發明優選所述電機7的輸出軸11與所述第二支柱6連接,所述電機7位於ー底座12上,底座12用於支撐電機7,便於輸出軸11與第二支柱6的對接。本發明在使用時,依次打開第一門3、第二門9,將帶消毒的物品放入滾筒4內,依次關上第二門9、第一門3,啟動控制器10,發送驅動信號給臭氧發生器2,臭氧發生器2エ作,產生臭氧,臭氧通過透氣孔8進入滾筒4內,電機7工作,通過輸出軸11、第二支柱6帶動滾筒4轉動,滾筒4帶動其內的物品轉動,使得待消毒物品的各個面與臭氧接觸,消毒均勻,消毒效果好。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 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祥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臭氧消毒結構,包括殼體、位於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門,所述殼體內設有滾筒,所述滾筒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穿設所述殼體,所述第二支柱穿設所述殼體且與一電機連接,所述滾筒上開設有透氣孔、第二門,所述殼體外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電機連接。
2.根據權利 要求I所述的臭氧消毒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第二支柱連接,所述電機位於一底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消毒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氣孔呈橢圓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臭氧消毒結構,包括殼體、位於殼體內的臭氧發生器,所述殼體上設有第一門,所述殼體內設有滾筒,所述滾筒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穿設所述殼體,所述第二支柱穿設所述殼體且與一電機連接,所述滾筒上開設有透氣孔、第二門,所述殼體外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電機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過透氣孔進入滾筒內,滾筒由電機驅動而滾動,使得待消毒物品與臭氧的接觸面積大,各個面消毒均勻,消毒效果好,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61L101/10GK102949740SQ20121051869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陳林興 申請人:蘇州金奧臭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