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1:16:01
專利名稱: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門。
背景技術:
室內空氣好壞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存健康。現有的門均是以金屬 或木材等材質製成的全封閉式門板,其並不具有通風的功能,當需要 外界的空氣來做室內循環對流而打開門板時,又涉及安全及蛟蟲侵 入。尤其是夏天,天氣悶熱,通風不暢,在閉門時,室內的人就會不 舒適。為了擋住蚊蟲進入室內,也有在門板的外側再加裝一道紗網門, 一方面,紗網門不美觀,另外--方面,要二次推門的動作才可以進出, 增加使用者的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它可以實現空氣流 通,使用方便,且美觀大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包括門體,門體有內、外層板,其特徵是 外層板設有鏤空,內層板設有紗網,內、外層板之間為空腔。外層板 的鏤空,設計為藝術圖案,以確保美觀。
在門體的內層板外設有遮擋板,遮擋板和門體活動聯結。遮擋板 和門體活動連接可以為門體和遮擋板的側部用活頁聯結。在不需要空 氣流通時,可把遮擋板關閉。
外層板設有的鏤空和內層板設有的紗網不在同一個位置,這樣,從外面看外層板的鏤空部分時,由於,內層板的非紗網位置擋在外層 板的鏤空部分,沒有光線,外層板的鏤空部分的藝術圖案看上去就很 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外層板設有鏤空和內層板的紗網 之間為空腔,空氣就可以流通,另外,外層板的鏤空,設計成藝術圖 案,給人帶來美觀的視覺。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外層板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內層板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遮擋板開啟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外層板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內層板的示意圖。
圖中1、外層板2、鏤空 3、內層板4、遮擋板5、活頁 6、紗網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如圖l、圖2和圖3中, 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包括門體,門體 有內層板1、外層板3,外層板1設有鏤空2,外層板1的鏤空2在 外層板3中部,外層板3的鏤空2,設計為藝術圖案,內層板3設有 紗網6,內層板1和外層板3為一體,內層板1和外層板3之間為空 腔。在門體的內層板3外設有遮擋板4,遮擋板4和門體的側部用活 頁5聯結。由於外層板1設有鏤空2和內層板3的紗網6之間為空腔,空氣就可以流通,外層板1的鏤空2,設計成藝術圖案,給人帶來美 觀的視覺。在需要空氣流通的時,打開遮擋板4,在不需要空氣流通
時,可把遮擋板4關閉。
第二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在遮擋板開啟狀態下的示意圖和第一實施例的圖3
相同,如圖4、圖5和圖3中, 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包括門體,門 體有內層板1、外層板3,外層板1設有鏤空2,外層板1的鏤空2 在外層板3左部分,外層板3的鏤空2,設計為藝術圖案,內層板3 設有紗網6,紗網6在內層板3的右部分,內層板1和外層板3為一 體,內層板1和外層板3之間為空腔。在門體的內層板3外設有遮擋 板4,遮擋板4和門體的側部用活頁5聯結。外層板1設有的鏤空2 和內層板3設有的紗網6不在同一個位置,這樣,從外面看外層板l 的鏤空2部分時,由於,內層板3的非紗網位置擋在外層板1的鏤空 2部分,沒有光線,外層板1的鏤空2部分的藝術圖案看上去就很美 觀。由於外層板1設有鏤空2和內層板3的紗網6之間為空腔,空氣 就可以流通,外層板1的鏤空2,設計成藝術圖案,給人帶來美觀的 視覺。在需要空氣流通的時,打開遮擋板4,在不需要空氣流通時, 可把遮擋板4關閉。
最後,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 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 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 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包括門體,門體有內、外層板,其特徵是外層板設有鏤空,內層板設有紗網,內、外層板之間為空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其特徵是在門體 的內層板外設有遮擋板,遮擋板和門體活動聯結。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其特徵是門體和 遮擋板的側部用活頁聯結。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其特徵 是外層板設有的鏤空和內層板設有的紗網不在同一個位置。
專利摘要一種空氣可流通的門,包括門體,門體有內、外層板,其特徵是外層板設有鏤空,內層板設有紗網,內、外層板之間為空腔。由於外層板設有鏤空和內層板的紗網之間為空腔,空氣就可以流通,另外,外層板的鏤空,設計成藝術圖案,給人帶來美觀的視覺。
文檔編號E06B3/70GK201246083SQ200820119700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2日
發明者峰 毛 申請人:峰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