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戰役經典之戰(豫東戰役之睢杞戰役)
2023-05-18 20:46:02 3
(帥克聲明: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豫東戰役之睢杞戰役,很多軍迷們覺得因胡璉兵團攪局,而未能殲滅黃百韜兵團,實在有些惋惜。議論比較多的就是中野對於胡璉的阻援是否盡全力的問題。本文就此試作探討。
這樣一場會戰,肯定需要中原野戰軍進行戰役上的配合。粟裕將睢杞作戰計劃上報中央軍委和中野後,中野方面回電錶示說:「南北兩部敵軍均很集中,我北面分割邱(清泉)、黃(百韜)只能作戰術分割,無法避免與敵11個旅以上接觸,似嫌殲擊的企圖太多太大,而南面阻擊亦將很吃力,須付出很大的代價,顧慮到不利情況,造成僵局,似以別作分散殲敵辦法為好」。
「似嫌殲擊的企圖太多太大」,這等於是中野原則上不太同意打這場仗的。這也與劉伯承說的「豫東戰役這樣的仗,我是不敢下決心打的」是完全一致的。
2、中野得知粟裕決定開打後是怎麼應對的呢?粟裕在發起睢杞戰役之前,特向中野請示報告,表示「此間可能集結的部隊已全部用上,懇請鈞座以有力一部鉗制18軍之北來」。
據《陳毅傳》記載,睢杞戰役發起時,中野原擬在4縱駐地召開團以上幹部會。接到粟裕電報後,中野領導深知此次作戰干係重大,當即決定停開幹部會,立即下達阻援任務。
應該說,中野雖對睢杞戰役持有不同看法,但粟裕一旦發起戰役,中野還是很顧大局的,決定立即部署阻援作戰。不僅如此,中野還組成前進指揮所,以加強統一指揮。
為了打好阻援,中野當時的部署是:「決以一部監視整編第18軍,主力進攻北進之吳紹周兵團,吸引18軍回援」。這表明中野阻援採取的主要策略是「攻吳拉胡」,即通過主要兵力攻擊吳紹周兵團,試圖拉回胡璉兵團。
或許是基於部署上的原因,或許是基於胡璉兵團「難啃」的原因,中野並未採取正面或側面硬頂或側擊胡璉兵團的策略,而是採取了「一部監視」的做法。這種圍魏救趙的戰法,主要取決於胡璉上不上鉤了。
4、胡璉兵團被阻援住了嗎?當時中央軍委明確的作戰任務是,已加入到豫東戰場的黃百韜兵團,由華野來對付。阻援胡璉兵團北進,則要求中野在7月8日前不使其進抵到太康地區。
此時,粟裕針對黃百韜加入戰局,毅然決定留下少數部隊繼續圍殲區壽年兵團殘部,主力則迅速轉用兵力,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帝丘店地區,決心在運動中將黃百韜兵團殲滅。
此時,戰役的關鍵便是看中野能否阻住胡璉兵團北援了。
而此時那個「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璉,好像嗅到了戰場上的「異樣」。他知道,此時粟裕用兵已達極限,於是,胡璉置中野的尾擊、騷擾於不顧,親自率他的先遣部隊快速向豫東戰場殺來。
看來,中野的以一部監視胡璉兵團,試圖通過「打吳拉胡」的策略並未奏效。胡璉比預想要快得多地殺向了豫東戰場。
7月6日,毛澤東電示中野:「為保障粟軍勝利,你們行動有二方案:(一)全軍尾敵北進,直達睢杞地區。(二)以4縱尾18軍北進直達睢杞,以1、2、3縱殲滅吳紹周。以上方案擇一施行。如果不取第一案,則必須取第二案。務使18軍於午灰(7月10日)前不超過睢杞」。
毛澤東給中野下達了一個「二必取一」,必須阻援住胡璉兵團的指示。透過這封電報,表明軍委對中野的阻援是不夠滿意的。
好在粟裕在多路敵軍迫近的情況下,以他的智慧打了個很好的收局之戰,一下子跳了出來,豫東戰役最終取得大勝。毛澤東在表揚的電報中很少地用了「偉大的勝利」一詞。
回過頭來看,帥克以為,對於中野的阻援,採取的「打吳拉胡」策略是無可厚非的。千裡躍進大別山後,戰損很大、缺乏重武器的中原野戰軍,如果與胡璉硬碰是討不到便宜的。從這點上說,中野未能阻援住胡璉兵團也應給予一定的理解。特別是半年後的淮海戰役,中野以幾乎同樣的兵力,敢於「破釜沉舟」,敢於不怕「傾家蕩產」,也要下決心包圍殲滅黃維兵團,不得不說是吸取了豫東戰役的一些經驗和教訓。這也是中野參加睢杞戰役的又一個有益的啟示和重要意義。
(帥克是作者網絡用名,軍史專家,將帥傳記特約作者。帥克品讀,堅持原創,堅持客觀,堅持公正。點擊關注,與帥克一起深耕戰爭,品讀將帥,弘揚主旋律。)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軍事文集》《劉伯承傳》《陳毅傳》《粟裕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