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1:11:16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
背景技術:
下肢靜脈曲張疾病又稱為下肢慢性功能不全是人類常見的多發病,臨床通常採用手術治療,包括大(小)隱靜脈高位結紮,大(小)隱靜脈及曲張靜脈剝脫術等。由於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大、通常會導致病痛並且恢復慢、住院時間長術後皮膚有疤痕,而且感染概率大手術風險較高。
近幾年來,下肢靜脈曲張開刀手術治療逐步被微創手術治療所替代,目前國內外現行的微創手術主要有皮下靜脈旋切吸除(TIPP)、雷射治療(EVET)、射頻消融(RFA)、腹腔鏡結紮術等,但仍存在創傷偏大、手術操作複雜、設備昂貴、不宜推廣等問題。具體來說,在射頻、和雷射熱凝時,由於物理能量不同,血管的熱凝閉合不夠徹底,相對容易復發,並且可能形成可移動血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包括輻射頭、半圓頭瓷套、外套管和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輻射頭設置在所述半圓頭瓷套內,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與所述半圓頭瓷套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的後端與設置在手柄內的水箱連接;所述外套管內設置有同軸電纜、不鏽鋼毛細管和雷射光纖;所述同軸電纜前端的內導體與所述輻射頭連接,所述同軸電纜的後端與射頻接頭連接;所述不鏽鋼毛細管的後端與進水端連接,所述不鏽鋼毛細管的外壁與所述外套管的內壁之間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與出水端連接;所述雷射光纖與雷射耦合接頭連接;所述水箱的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引線與所述溫度傳感耦合插件連接。
其中,所述手柄上還設置有手柄內襯模塊,所述溫度傳感耦合插件設置在所述手柄內襯模塊上。
其中,所述進水端、出水端、射頻接頭和雷射耦合接頭設置在所述水箱上。
其中,所述半圓頭瓷套上設置有臺階面,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套設在所述臺階面上並固定連接。
其中,所述同軸電纜的內導體裝配在所述輻射頭尾部的內孔上,並通過鉚壓和焊接固定連接;所述介質套焊接在所述內導體上並起到水封作用。
其中,所述雷射光纖的前端距離所述半圓頭瓷套後端的距離約為2~3mm,所述不鏽鋼毛細管的前端距離所述半圓頭瓷套後端的距離約為3~5mm。
其中,所述外套管的直徑為2.2~2.7mm,外套管的有效長度為1000~1200mm;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塗有特氟龍防粘塗層,能夠有效防止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工作過層中熱凝區域因溫度過高造成的瓷套和血管腔內組織的粘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導管具有輸出功率穩定、頻率精確,輻射效率高、受熱均勻、熱穿透性適度,而且熱凝固範圍易控等優點;在微波熱凝時,同時啟動溫控和水冷循環運行,更加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導管的前端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導管的後端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各附圖標記所代表的含義分別為:
1-輻射頭,2-半圓頭瓷套,3-外套管,5-不鏽鋼毛細管,6-同軸電纜,7-水箱,8-雷射光纖,9-射頻接頭,10-進水端,11-出水端,12-手柄,13-手柄內襯模塊,14-溫度傳感耦合插件,15-雷射耦合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於靜脈曲張治療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做進一步的闡述,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為柔韌性導管、防粘連、治療控溫冷卻一體化的微波長導管。如圖1所示,所述一體導管包括輻射頭1、半圓頭瓷套2、外套管3和手柄12。所述輻射頭1設置在所述半圓頭瓷套2內,所述半圓頭瓷套2上設置有臺階面,所述外套管3的前端套設在所述臺階面上並固定連接。所述外套管3的後端與設置在手柄12內的水箱7連接;所述外套管3內設置有同軸電纜6、不鏽鋼毛細管5和雷射光纖8。所述同軸電纜6前端的內導體與所述輻射頭1連接,所述同軸電纜6的後端與射頻接頭9連接;所述不鏽鋼毛細管5的後端與進水端10連接,所述不鏽鋼毛細管5的外壁與所述外套管3的內壁之間形成出水腔,所述出水腔與出水端11連接。所述雷射光纖8與雷射耦合接頭15連接;所述水箱7的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引線與溫度傳感耦合插件14連接。所述進水端10、出水端11、射頻接頭9和雷射耦合接頭15設置在所述水箱7上。所述手柄12上還設置有手柄內襯模塊13,所述溫度傳感耦合插件14設置在所述手柄內襯模塊13上。具體來說,所述同軸電纜的內導體裝配在輻射頭尾部的內孔上,並通過鉚壓和焊接固定;所述介質套焊接在所述同軸電纜前端的內導體上並起到水封作用。所述雷射光纖的前端距離所述半圓頭瓷套後端的距離約為2~3mm,所述不鏽鋼毛細管的前端距離所述半圓頭瓷套後端的距離約為3~5mm。所述外套管的直徑為2.2~2.7mm,外套管的有效長度為1000~1200mm;外套管的外表面塗有特氟龍防粘塗層,能夠有效防止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工作過層中熱凝區域因溫度過高造成的瓷套和血管腔內組織的粘連。外套管由韌性高分子材料製成,並且其表面有刻度指示標識,有一定的自潤性、進退針標識。設置冷水循環的目的在於降低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工作過程中同軸電纜所產生的高溫。水箱上的溫度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管體溫度,防止循環水出現異常管體溫度過高對正常組織造成燙傷,所述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在B超監測下或術前血管B超、血管造影定位於患肢腹股溝股隱靜脈匯合處作1-2cm或踝部作0.5-1cm切口,高位結紮大隱靜脈近心端將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從股隱靜脈起始處下方2cm處插入大隱靜脈,在雷射指示光標的引導下直至踝部,選擇微波功率和時間對患肢血管進行逐段逐次凝固封閉大隱靜脈血管官腔,使病變血管永久性閉合,達到治療目的。做到真正的微創,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恢復周期。此技術封閉血管效果確切、治療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恢復快患者痛苦輕,操作簡單易於推廣,尤其適用於下肢大隱靜脈和交通支靜脈曲張。
本實施例中的一體導管和設備輸出電纜、測溫線、雷射耦合接頭的連接方式為插拔式,操作簡便,而且本實施例的一體導管,集微波熱凝導管、水冷循環、溫度傳感、雷射四大功能於一體,溫控的範圍是管體設定安全溫度,如超出設定溫度即報警停止微波輸出。
本實施例的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的製備方法如下:
S101:將同軸電纜的內導體裝入輻射頭尾部的內孔,採用鉚壓和高溫焊接的方式使兩者連接固定;介質套裝配在同軸電纜前端的內導體上並進行焊接,起封水作用;
S102:輻射頭裝入半圓頭瓷套的尾端內孔中,採用高溫密封膠填充燒結固定;
S103:將同軸電纜的尾端從外套管套入至半圓頭瓷套的臺階位置,然後用耐溫防水醫用膠粘接和密封;
S104:將外套管的末端和水箱連接;
S105:將不鏽鋼毛細管由水箱尾端穿入至半圓頭瓷套後端距臺階一定位置處;
S106:將雷射光纖由水箱額尾端穿入至半圓頭瓷套後端距臺階一定位置處;
S107:將同軸電纜末端的內外導體分別和射頻接頭的內外導體焊接;將雷射光纖的末端與雷射耦合接頭焊接;
S108:將不鏽鋼毛細管的末端和進水端焊接,外套管和水箱前端密封連接並連通至出水端;所述水箱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手柄內襯模塊、射頻接頭、進水端、出水端和雷射耦合接頭;溫度傳感器的引線與溫度傳感耦合插件焊接。所述溫度傳感耦合插件設置在手柄內襯模塊上。
S109:將水箱設置在手柄內並通過膠粘固定。
在上述裝配過程中凡要求焊接之處均採用高溫錫焊接,要求焊接之處密閉、無虛焊,凡要求粘接的需用高溫防水膠粘接,並嚴格執行其粘接工藝。裝配完成後,產品進行檢測和離體實驗,裝配工藝簡單易於操作,適合批量生產。本實施例微波熱凝水冷控溫一體導管NTC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控制管體溫度,準確、可靠、安全,達到了臨床治療下肢靜脈曲張血管內熱消融、冷卻保護正常組織、測溫與控溫、一體化的目的,減少了患者免受傳統手術的痛苦,在操作上減少了難度,在技術上能夠根據雷射指示光標進行準確判斷微波發射端所在位置,適用於微波熱凝在臨床的廣泛推廣。
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具體實施例只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