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認識你身邊的輻射)
2023-05-19 02:35:53 1
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說起輻射,人們都會有些害怕,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給人體造成傷害煙臺市疾控中心放射專家提醒大家,輻射是廣泛存在於宇宙和人類生活環境中的自然現象,從古至今人類就在輻射環境中生存,只有過量的輻射才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公眾個人全身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mSv,自然情況下,絕大多數人所吸收的輻射基本都在上述劑量範圍內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輻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中輻射無處不在
說起輻射,人們都會有些害怕,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給人體造成傷害。煙臺市疾控中心放射專家提醒大家,輻射是廣泛存在於宇宙和人類生活環境中的自然現象,從古至今人類就在輻射環境中生存,只有過量的輻射才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公眾個人全身年劑量當量限值為5mSv,自然情況下,絕大多數人所吸收的輻射基本都在上述劑量範圍內。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輻射
自然界中,任何溫度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產生輻射,也就是說一切物體都會產生輻射。而自然界中的天然輻射分別來自太陽、宇宙射線及地殼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等,人類已經適應天然輻射的環境。例如,大理石一年的輻射劑量小於0.17mSv,等於吃1700根香蕉的輻射劑量。元素「氡」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放射性元素,大多以氣態出現,通常蘊藏在天然石材中,對人體幾乎不會造成傷害。
輻射的兩個「家族」
依照是否能使物質的原子或分子電離形成帶電粒子(離子和電子)這一標準,輻射可以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
非電離輻射能量較低,如紫外線、可見光、微波、無線電波等,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我們身邊的手機、電視、微波爐、電吹風等都會發生,但正常使用不會影響健康。
電離輻射則包括α粒子、β粒子、中子以及X射線、γ射線等,在足夠強度下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對於普通人而言,日常接觸電離輻射的場所主要是醫院裡各項放射診療手段以及車站、機場的安檢儀等。X線放射診斷和核醫學診療所用的射線照射劑量都是經過嚴格限定的,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是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比如醫療X線胸部檢查,一次所產生的輻射劑量僅為0.1—0.2 mSv,遠低於人體全身年劑量當量限值。安檢儀的劑量要比醫學檢查的劑量還要低很多。
遇到輻射怎樣防護
遇到輻射,我們要儘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儘可能遠離放射性汙染區,利用鉛板、鋼板或牆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也就是,應在時間、距離和隔離的輻射防護三原則下進行防護。比如,放射線檢查和治療首先要權衡利弊,只有對受照者或社會所帶來的利益超過其可能引起的輻射危害時,才可以進行照射,其次,在放射線檢查和治療中,要儘量縮短受照時間,對非受照部位做好屏蔽防護措施,對操作者和陪檢者也要做好防護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