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油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2:38:41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油站系統。
背景技術:
加油站不能對地下儲油罐內揮發的油氣和車輛加油時油箱口外洩的揮髮油氣進行回收,造成了油氣浪費和空氣汙染。
加油站的地面上安裝的樁式加油機多,佔地面積大,樁式加油機每次加油需啟動一次電動油泵,樁式加油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加油管與地面經常發生摩擦,已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客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回收地下儲油罐內揮發的油氣和車輛加油時油箱口外洩的揮髮油氣,加油機懸空設置,無需電動油泵,佔地面積小的加油站系統。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我們將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加以實施。
一種加油站系統,包括地下儲油罐、注油裝置、加油機,注油裝置通過卸油管與外來運油車的油罐連接,注油裝置通過注油管與地下儲油罐相通;加油機的加油管可插入車輛的油箱口內進行加油操作,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儲氣罐、控制裝置、油氣轉換裝置、安全閥,其中:
所述的儲氣罐通過連接管與控制裝置連通,控制裝置通過加注管與地下儲油罐連通;
所述的油氣轉換裝置通過液態油回收管與注油裝置連通、通過排空管與安全閥連通、通過供油管與地下儲油罐連通、通過輸油管與加油機連通。
進一步,所述的儲氣罐內儲存惰性氣體。
進一步,所述的控制裝置用於控制調節地下儲油罐內惰性氣體的氣壓,使得地下儲油罐內惰性氣體的氣壓處於常壓狀態。
進一步,所述的油氣轉換裝置用於回收地下儲油罐內和加油機加油時汽車油箱內的油氣,並將回收的油氣壓縮加工成液態油。
進一步,所述的注油裝置、控制裝置、儲氣罐、安全閥和油氣轉換裝置設置於地下室內。
進一步,所述的安全閥的排氣口通過管道設置於地面以上。
進一步,所述的加油機為智能卷盤式加油機,並具有回收油氣裝置。
進一步,所述的加油機懸空設置。
進一步,所述的輸油管為雙管結構,一支為加油機油氣回收管,另一支為燃料輸送管。
進一步,所述的加油管為雙管結構,一支為油箱油氣回收管,另一支為燃料加注管。
有益效果
1、設置懸空的智能卷盤式加油機,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加油管不與地面接觸,提高了使用壽命。
2、通過注油裝置增壓方式將油料注入地下儲油罐的同時經控制裝置將儲氣罐內的惰性氣體充入地下儲油罐內,地下儲油罐內的惰性氣體通過控制裝置的控制調節處於為常壓狀態,使得地下儲油罐具有防暴能力。
3、通過控制裝置的控制調節可以使地下儲油罐增壓,可將油料加入車輛的油箱內。
4、通過油氣轉換裝置的回收地下儲油罐內揮發的油氣和加油時車輛油箱內揮發的油氣,經油氣轉換裝置的壓縮加工後,轉換為液態油進行循環使用,使原來儲存汽油總量的自然損失8%,降低到0.2%,揮發的有害氣體得到有效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加油站系統的結構如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加油站系統的注油裝置2通過卸油管8與外來運油車的油罐連接,注油裝置2通過注油管12與地下儲油罐1相通;儲氣罐4通過連接管與控制裝置3連通,控制裝置3通過加注管13與地下儲油罐1連通;油氣轉換裝置5通過液態油回收管9與注油裝置2連通、通過排空管與安全閥7連通、通過供油管11與地下儲油罐1連通、通過輸油管15與加油機14連通;加油機14的加油管10可插入車輛的油箱口內進行加油操作。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所述的儲氣罐4內儲存惰性氣體,惰性氣體主要是氮氣。
實施例2,如圖1所示,所述的控制裝置3用於控制調節地下儲油罐1內惰性氣體的氣壓,使得地下儲油罐1內惰性氣體的氣壓處於常壓狀態。
實施例3,如圖1所示,所述的油氣轉換裝置5用於回收地下儲油罐1內和加油機14加油時汽車油箱內的油氣,並將回收的油氣壓縮加工成液態油,然後通過液態油回收管9輸送給注油裝置2,再注入地下儲油罐1內。
實施例4,如圖1所示,所述的注油裝置2、控制裝置3、儲氣罐4、安全閥7和油氣轉換裝置5設置於地下室內,地下室可以與地下儲油罐1並排設置。
實施例5,如圖1所示,所述的安全閥7的排氣口通過管道設置於地面以上,用於排空油氣轉換裝置5在轉換油氣過程中產生的淨氣。
實施例6,如圖1所示,所述的加油機14為智能卷盤式加油機,並具有回收油氣裝置6,回收油氣裝置6用於回收車輛油箱內的揮髮油氣。
實施例7,如圖1所示,所述的加油機14懸空設置,使得加油管10不與地面接觸,提高了加油站場地的利用率。
實施例8,如圖1所示,所述的輸油管15為雙管結構,一支為加油機油氣回收管,另一支為燃料輸送管,加油機油氣回收管用於回收回收油氣裝置6內的油氣進入油氣和轉換裝置5;燃料輸送管用於給加油機14輸送油料。
實施例9,如圖1所示,所述的加油管10為雙管結構,一支為油箱油氣回收管,另一支為燃料加注管,油箱油氣回收管用於回收車輛油箱內的揮髮油氣;燃料加注管用於給油箱加注油料。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加油站系統,該系統的注油裝置通過卸油管與外來運油車的油罐連接,注油裝置通過注油管與地下儲油罐相通;儲氣罐通過連接管與控制裝置連通,控制裝置通過加注管與地下儲油罐連通;油氣轉換裝置通過液態油回收管與注油裝置連通、通過排空管與安全閥連通、通過供油管與地下儲油罐連通、通過輸油管與加油機連通;加油機的加油管可插入車輛的油箱口內進行加油操作;該系統懸空設置加油機,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和使用壽命;地下儲油罐內的惰性氣體通過控制裝置的控制調節使得地下儲油罐具有防暴能力、無需油泵可將油料加入油箱內;油氣轉換裝置回收油氣,經壓縮加工後轉換為液態油進行循環使用,使自然損失降低到0.2%,揮發的油氣得到有效控制。
技術研發人員:李文春;趙虎利;王凌強;賀錢換;趙三喜;劉建權;賈志強;尚雲飛;李京嶽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內蒙古泰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10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