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為什麼沒霜呢(霜降和降霜有直接聯繫嗎)
2023-05-18 20:40:58
霜降為什麼沒霜呢?來源:華西都市報「一葉知霜降」,10月23日迎來霜降節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霜降為什麼沒霜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霜降為什麼沒霜呢
來源:華西都市報
「一葉知霜降」,10月23日迎來霜降節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有三候:豺乃祭獸、草木黃落、蟄蟲鹹俯,背後有什麼故事?霜降和降霜,是否有直接的關係?來聽瀋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的解讀。
華西秋雨基本結束
霜降時節,人間草木在秋霜的撫慰下,暈染成漫山遍野的紅黃之色,如火似錦,蔚為壯觀。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介紹,「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較冷、中午較熱,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進入霜降節氣後,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迅速增大。南方地區,尤其在江南、華南,氣溫起伏愈發明顯,華西秋雨基本結束,從此進入了一年當中的少雨期。
總的來說,此時的平均氣溫還沒有達到冬季的標準,既不如夏季潮溼,也不像春季乾燥,應該說是一年當中天氣較為舒服的時段。而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早已呈現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最低氣溫降至零下七八攝氏度,甚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每當冷空氣過後,天空晴朗,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雖然說有點冷,但感覺上還是神清氣爽的。
霜降時節農人抓緊收穫
霜降的到來表明天氣進一步冷起來,這時接近地面的水汽因為氣溫而結成霜花,而且很容易形成霜凍,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打過的植物,由於霜凍容易使植物的葉片和枝條受到損害,從而造成作物減產甚至絕產。所以農業有不少諺語,比如,霜降拔蔥,不拔就空;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霜降不摘棉,霜打莫怨天等等。顧名思義,到了霜降時節,提醒人們作物到了成熟的時候要抓緊收穫,不然就會減產或者降低品質,這也是勞動人民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蟄蟲鹹俯。王立為介紹,霜降時,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用人類的視角來看,就像是在「祭獸」。古人認為以獸而祭天是一種回報和祈禱,就像人們用新收的穀物來祭天一樣,以示回報,並以此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霜降和降霜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化大、秋燥明顯的氣候特徵。霜降和降霜兩個字順序不同,兩者會有直接關係嗎?王立為介紹,霜降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汽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而成,「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況且在氣象學上,其實是沒有降霜這個概念的,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作『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王立為接著說,霜降節氣期間,東北北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普遍很低,土壤凍結,越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這個時候就開始有霜了。而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兩到三個節氣,也就是離有霜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離霜還遠著呢。
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