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漿機用物料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0:23:26 1
專利名稱:製漿機用物料配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製漿機用物料配方。
背景技術:
評價一種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主要應視其所含的各種必需胺基酸量是否能滿足機體的需要,決定於其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及必需胺基酸之間的比例,因此根據蛋白質必需胺基酸的含量及它們間比例關係的數據,來評價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此法稱為胺基酸分。 現在國際上以全雞蛋的必需胺基酸模式,或人乳中必需胺基酸模式,或根據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量提出的假設模式,作為評價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標準。我們將人乳蛋白質中所含必需胺基酸及其組成作為參照標準,稱之為參考蛋白質。以人乳為參考蛋白質,牛奶的胺基酸分為95. 6,營養價值較高,但牛奶中含有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吸收。而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二的人缺乏乳糖酶,70%的亞洲人具有牛奶乳糖不耐症。沒有乳糖酶的人喝牛奶,不但不能消化乳糖,也不能有效吸收奶中的鈣。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提供一種不含乳糖和β -乳球蛋白的非乳基食品——植物蛋白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營養更加全面的物料配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其中,黃豆為6 18份、黃米為3 10份、玉米為7 對份、黑米為2 7份、蕎麥為6. 5 20份、蘋果為0. 5 2. 5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其中,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之間的比例為 6 3. 1 7. 7 2 6. 5 0. 8,以上比例為質量比。其中,黃豆為4 14份、黃米為2 9份、玉米為5 18份、黑米為1 7份、蕎麥為4 15份、蘋果為0. 5 2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其中,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之間的比例為 4. 5 2. 8 5. 8 1.5 4. 9 0. 6,以上比例為質量比。同樣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其中,黃豆為5 16份、黃米為2 9份、玉米為10 21份、黑米為1 6份、蕎麥為5 18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其中,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之間的比例為8 4.2 10. 3 2.7 8. 8,以上比例為質量比。本發明中,由於將配方的組分進行多樣化,因而能夠給人體提供更多的胺基酸種類,滿足了人體需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其中,黃豆為 6 18份、黃米為3 10份、玉米為7 M份、黑米為2 7份、蕎麥為6. 5 20份、蘋果為0. 5 2. 5份,本發明中的份數為質量份數。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之間的比例為6 3. 1 7.7 2 6.5 0.8,本發明中的比例為質量比。下面以黃豆6份、黃米3. 1份、玉米7. 7份、黑米2份、蕎麥6. 5份、蘋果0. 8份為例,按照該配比製得的漿液的含有9種胺基酸,分別如下表中所示。而且,經過實驗測得所述9種胺基酸的單位含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為6 18份、黃米為3 10份、 玉米為7 M份、黑米為2 7份、蕎麥為6. 5 20份、蘋果為0. 5 2. 5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之間的比例為6:3. 1:7. 7:2:6. 5:0. 8,以上比例為質量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為4 14份、黃米為2 9份、 玉米為5 18份、黑米為1 7份、蕎麥為4 15份、蘋果為0. 5 2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之間的比例為4. 5 2. 8 5. 8 1. 5 :4. 9 :0. 6,以上比例為質量比。
6.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為5 16份、黃米為2 9份、 玉米為10 21份、黑米為1 6份、蕎麥為5 18份,以上份數為質量份數。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料配方,其特徵在於,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之間的比例為8 4. 2 10. 3 2. 7 :8. 8,以上比例為質量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蘋果。還公開了一種製漿機用物料配方,包括黃豆、黃米、玉米、黑米、蕎麥。本發明中,由於將配方的組分進行多樣化,因而能夠給人體提供更多的胺基酸種類,滿足了人體需要。
文檔編號A23C11/10GK102273515SQ2011102544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王旭寧, 王曉燕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