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3:30:33 1

本發明涉及沙蠶養殖培養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
背景技術:
對蝦作為一種優質海產品備受國內外市場歡迎,優質對蝦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而對蝦養殖已成為我國漁業的優勢產業。但近年來,由於對蝦養殖品種品質的不斷退化、缺泛優良的替代品種以及良種選育繁育技術滯後,造成難以繁育優質的對蝦種苗。優質的對蝦種苗已成為制約對蝦養殖業健康發展的瓶頸因素,而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蝦又是生產優質種苗的根本保證。
營養餌料是親蝦培育中的關鍵因素,決定親蝦的性腺發育和繁殖能力。性腺發育階段親蝦卵巢需積累充足的飼料質(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因此,營養成分不當的餌料不但會降低親蝦的繁殖能力,甚至會終止繁殖活動。活體沙蠶等生物飼料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鋅等能促進親蝦性腺成熟的活性物質而成為親蝦催熟的首選餌料。然而,使用活體沙蠶等生物飼料存在以下問題:(1)活體沙蠶等生物飼料是對蝦白斑病菌、桃拉病菌以及各種病菌的攜帶體,能將病菌、病菌傳染給親蝦並遺傳給蝦苗;(2)活體沙蠶等生物飼料的殘餌及汁液容易汙染養殖水體;這些因素限制了活體沙蠶等生物飼料在親蝦養殖中的應用。並且,現有技術中主要以泥土作為活體沙蠶的培養介質,然而泥土裡攜帶有大量的生物病菌和有害物質,不但容易使活體沙蠶攜帶病菌和致病,而且泥土容易流失以致不容易將泥土中餌料的殘餌及汁液及時清理,從而影響培養基的衛生環境。
因此,亟需研究和開發一種高效安全的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模式,為培育出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蝦提供安全可靠的營養餌料,進而為生產優質的對蝦種苗提供保證,促進對蝦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安全、高效地培養活體沙蠶的生物飼料培養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包括在所述培養池的池底上方依次設置有濾水板、鋪設於所述濾水板上的用於盛放培養介質並防止培養介質流失的篩網以及鋪設於所述篩網上的培養介質層,所述培養池開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於所述濾水板的下方。
所述培養介質層為含有木糠的培養介質層,所述培養介質層內填充有氧氣。
所述培養介質層的厚度設為20cm~40cm。
所述培養池設置為敞口的的培養池,所述培養池的敞口處鋪設有用於保暖和透光的遮擋網,所述遮擋網與所述培養池的敞口處之間留有用於通風的空隙。
所述培養池的池底設為傾斜面,所述出水口開設於所述傾斜面的下端部。
所述濾水板設置於所述培養池的池底上方的5cm~10cm處。
所述濾水板開設有若干濾孔,所述濾孔的直徑設為2cm~5cm。
所述濾水板的厚度設為2cm~5cm。
所述篩網設置為25~35目的U型篩網,所述U型篩網的上端延伸至水面的上方。
所述U型篩網設置有兩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通過在培養池的池底上方依次設置有濾水板、鋪設於濾水板上的用於盛放培養介質並防止培養介質流失的篩網以及鋪設於篩網上的培養介質層,培養池開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位於濾水板的下方。使用時,往篩網上均勻鋪上培養介質層,然後注入經綜合處理的無菌水,並向水內投餵供沙蠶食用的飼料,使飼料均勻分散到水中,然後打開培養池的出水口,使水面下降且並能沒過培養介質層即可關閉出水口,由於水體往下的流動力使飼料深入到培養介質層中,從而為活體沙蠶提供分散均勻的飼料培養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池利用池底放水的流動力,使投餵的飼料能更好地深入到培養介質層中,提高了飼料飼料質的利用率,實現了沙蠶的高效培育;另外,本發明的培養介質層能夠有效避免外部的病菌侵害沙蠶體系,而且當換水衝洗培養池內的飼料殘餌及汁液時,培養介質層停留在篩網上不易流失,而培養介質層上的飼料殘餌及汁液則可快速有效地被流水衝走,從而為沙蠶提供乾淨衛生的生長環境,保證了所培育的沙蠶不含有病菌、安全性好,進而為培育出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蝦提供安全可靠的營養餌料,有利於繁育優質的對蝦種苗,促進對蝦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的另一視覺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培養池1;
濾水板2、濾孔21;
篩網3;
出水口4;
木糠5;
傾斜面6;
遮擋網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一種沙蠶生物飼料培養池,如圖1和圖2所示,在培養池1的池底上方依次設置有濾水板2、鋪設於濾水板2上的用於盛放培養介質並防止培養介質流失的篩網3以及鋪設於篩網3上的培養介質層,培養池1開設有出水口4,出水口4位於濾水板2的下方。使用時,往篩網上均勻鋪上培養介質層,然後注入經綜合處理的無菌水,並向水內投餵供沙蠶食用的飼料,使飼料均勻分散到水中,然後打開培養池的出水口,使水面下降且並能沒過培養介質層即可關閉出水口,由於水體往下的流動力使飼料深入到培養介質層中,從而為活體沙蠶提供分散均勻的飼料培養基。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池利用池底放水的流動力,使投餵的飼料能更好地深入到培養介質層中,提高了飼料飼料質的利用率,實現了沙蠶的高效培育。
本實施例中,培養介質層採用木糠5作為培養介質層,且木糠5營養介質層內填充有氧氣以提供沙蠶所需的氧分。本發明採用木糠形成的培養介質層替代現有技術採用泥土的培育模式,能有效地防止泥土攜帶病菌混入培養介質層,從而有效地避免外部的病菌侵害沙蠶體系;另外,由於木糠不易流失,當換水衝洗飼料殘餌及汁液時,木糠留在篩網上,而木糠上的飼料殘餌及汁液則可快速有效地被水流衝走,從而能夠為沙蠶提供乾淨衛生的生長環境,保證所培育沙蠶不含有病菌、安全性好,從而為培育出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蝦提供安全可靠的營養餌料。
本實施例中,木糠5的厚度設為設為2cm~5cm,優選為3cm,為放置飼料以及為沙蠶生長提供足夠的空間。
本實施例中,培養池1設置為敞口的培養池,培養池的敞口處鋪設有用於保暖和透光的遮擋網7,遮擋網7與培養池的敞口處之間留有用於通風的空隙,為沙蠶提供適合的生長環境。
本實施例中,培養池1的池底設為傾斜面6,出水口4開設於傾斜面6的下端部,利於池水及時排出,保持培養池乾淨衛生的環境。
本實施例中,濾水板2設置於培養池的池底上方的5cm~10cm處,優選為7cm,以使濾水板有足夠空間產生流水動力從而使飼料較好地深入木糠。
本實施例中,濾水板2的濾孔21直徑設為2cm~5cm ,優選為4cm,不但方便濾水,而且可防止木糠從濾孔流出。
本實施例中,濾水板2開設有若干濾孔21,濾孔21的直徑設為2cm~5cm,優選為3cm,從而使濾水板具有較好的承載力。
本實施例中,篩網3設置為25~35目的U型篩網3,U型篩網的上端延伸至水面的上方;其中,鋪設於濾水板2上的篩網3的層數設為兩層,有利於防止木糠以及沙蠶被水流衝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池利用池底放水的流動力,使投餵的飼料能更好地深入到培養介質層中,提高了飼料飼料質的利用率,實現了沙蠶的高效培育;另外,本發明的培養介質層能夠有效避免外部的病菌侵害沙蠶體系,而且當換水衝洗培養池內的飼料殘餌及汁液時,培養介質層停留在篩網上不易流失,而培養介質層上的飼料殘餌及汁液則可快速有效地被流水衝走,從而為沙蠶提供乾淨衛生的生長環境,保證了所培育的沙蠶不含有病菌、安全性好,進而為培育出健康、性腺發育良好的親蝦提供安全可靠的營養餌料,有利於繁育優質的對蝦種苗,促進對蝦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