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3:19:31 1
專利名稱: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
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冶金行業中的鋼水包領域。
二背景技術:
現在鋼鐵企業中的鋼水包中的鋼水引流,大多數採用引流砂,引流砂就是 在出鋼水嘴上安裝兩塊滑板, 一塊上滑板, 一塊下滑板,上滑板與下滑板上都 開有孔,兩孔對準出鋼水嘴的孔時,這時就能流出鋼水,當上滑板與下滑板的 孔,其中有一塊與出鋼水嘴不對時,就不能出鋼水。 一般情況下,下滑板為移 動板,上滑板為固定板,上滑板的孔一直對準出鋼水嘴的孔。在出鋼水嘴裡填
入引流砂,引流砂的高度高過耐火磚的面,如附圖3所示,當下滑板移動,上、 下滑板的孔對齊時引流砂就會流出,這時候就出鋼水了。用引流砂引流鋼水的 方法,雖然現在各大型鋼廠都在用,但有很多缺點。第一,不能達到100%的 引流率。第二,不能引流是引流砂表面產生結晶,處理結晶要人工吹氧,安全 程度降低。第三,有粉塵汙染。由於有上述缺點,對現在用引流砂引流的工藝 要進行改進。
三、 技術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設計一種引流率高,操作簡便,安全程度高,使用 成本低的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圓柱鋼棒作為下部, 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圓錐體作為上部,這兩者之間用鋼箍連接成一體。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經試驗引流率達到100%,由於引流率達到了 100%,工人的安全程度增加,勞動強度減輕,成本降低,環境改善,綜合效 益非常明顯。
四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剖視示意圖。
附圖2是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剖視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與鋼水包安裝正視剖視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圖2、圖3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細節和使用情況。鋼水包 由外殼4、出鋼水嘴7、耐火砌層6、耐高溫的磚5、上滑板9、下滑板8、導 流管12組成的。鉻護砂10作為填堵出鋼水嘴7用的。由圓柱鋼棒1作為下部, 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圓錐體2作上部,這兩者之間用鋼箍3連接成一體,成為引 流棒。鋼箍3是在兩者對裝好後用焊接的方法焊上,鋼箍並焊在圓柱鋼棒上。 圓柱鋼棒1的底部15做成圓弧形,圓柱鋼棒的上端做有圓弧凹坑18,圓錐體 2的下端做有圓弧凸臺20與圓柱鋼棒上端的圓弧凹坑相配合,圓柱鋼棒的上端 和圓錐體的下端的圓周上各挖一個裝鋼箍3的凹槽,使鋼箍3的圓周面與圓柱 鋼棒l、圓錐體2的圓周面同在一個圓周面上。圓柱鋼棒與圓錐體上的圓弧凹 坑和圓弧凸臺是為了好裝配,裝配牢固性好而設。鋼箍的圓周面、圓柱鋼棒圓 周面、圓錐體的圓周面同在一個圓周面上,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表面是光滑的一 個棒體。圓柱鋼棒1直立安裝在下滑板8上,圓錐體2的上端14露出填堵的 鉻護砂10表面一段。圓錐體露出鉻護砂表面一段,為了防止鉻護砂在高溫下 結晶成殼,就是絡護砂結成殼不落下來,引流棒是要落下的,落下時就形成一 個孔,孔裡就流鋼水, 一流動就能使結晶成殼的鉻護砂衝走,鋼水被堵塞的現 象就不會產生。耐火材料要求能耐1700度以上的耐火材料。另一個實例在 圓柱鋼棒1的上端做有圓弧凹坑19,圓錐體2的下端做一段圓柱體16與凹坑 相配,在圓錐體2的下端外表面上做有錐度17,鋼箍3內表面同樣做有一段錐 度17,相互配合。錐度17是為了捆綁牢固,圓柱體16是為加強連接牢固和好 裝配而這樣做的。
權利要求1、一種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其特徵在於由圓柱鋼棒(1)作為下部,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圓錐體(2)作上部,這兩者之間用鋼箍(3)連接成一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其特徵在於在圓柱鋼棒(1)的上端做圓弧凹坑(19),圓錐體(2)的下端做一段圓柱體(16) 與凹坑相配,在圓錐體(2)的下端外表面上做有錐度(17),鋼箍(3)內表 面同樣做有一段錐度(17)。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其特徵在於圓柱 鋼棒(1)的底部(15)做圓弧形,圓柱鋼棒的上端做有圓弧凹坑(18),圓錐 體(2)的下端做有圓弧凸臺(20)與圓柱鋼棒上端的圓弧凹坑相配合,圓柱 鋼柱的上端和圓錐體的下端的圓周上各挖一個裝鋼箍(3)的凹槽,使鋼箍(3) 的圓周面與圓柱鋼棒(1)、圓錐體(2)的圓周面同在一個圓周面上。
專利摘要一種鋼水包的自動引流棒實用新型屬冶金行業中的鋼水包領域。適用於鋼水包、鐵水包、銅水包。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是由圓柱鋼棒作為下部,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圓錐體作上部,這兩者之間用鋼箍連接成一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經試驗引流率達到100%,由於引流率達到了100%,工人的安全程度增加,勞動強度減輕,成本降低,環境改善,綜合效益非常明顯。
文檔編號B22D41/00GK201287193SQ20082014950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6日
發明者璐 王, 晨 韓, 高立新 申請人:晨 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