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噴塗專用生物質燃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6:56:16

本實用新型屬於生物質燃燒設備領域,涉及一種噴塗專用生物質燃燒機。
背景技術:
噴塗車間的供熱是噴塗工藝的必需條件,工件表面噴漆後必須很快將油漆層弄乾使其固定在工件表面上,供熱是決定該工藝效果的主要因素,要將油漆層很快弄乾,就必須對噴塗車間供熱,同時要求在供熱過程中不能將灰塵帶入,以確保工件噴漆的質量。
鍋爐供熱是傳統供熱方式,隨著我國對環保的重視,燃煤鍋爐被限制,目前生物質鍋爐作為一種新型環保鍋爐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其燃料是生物質顆粒,具有燃燒熱量高,無汙染的特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以生物質顆粒為燃料的燃燒機,可應用於噴塗車間的供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噴塗專用生物質燃燒機,該燃燒機以生物質顆粒為燃料,具有燃燒效率高、熱量利用率高、環保無汙染的優點,可用作噴塗生產線的熱源設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噴塗專用生物質燃燒機,包括底座(1)、燃燒爐(2)、供料器(3)、鼓風機(4)和金屬殼體(5),所述燃燒爐(2)包括爐體(6)、燃燒室(7)、爐排(8)和除灰室(9),所述燃燒爐(2)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供料器(3)向所述燃燒室(7)供料,所述鼓風機(4)向所述燃燒室(7)鼓風,在所述燃燒室(7)上端還設置了二次風管(10),所述金屬殼體(5)將所述燃燒爐(2)包圍,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的空隙,在所述金屬殼體(5)上還設置了循環風口(11)。
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架(12)、滑輪(13)和固定腳(14)。
所述燃燒爐(2)的外形為圓柱形。
所述供料器(3)包括料鬥(15)和螺旋進料機(16)。
所述二次風管(10)有2個。
所述金屬殼體(5)的外形為長方體。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生物質顆粒燃料通過供料器定量供給燃燒爐,在鼓風機的鼓風下得到高效燃燒,燃燒熱量一方面傳遞給爐體外金屬殼體內的間隙中,通過循環風將熱量帶走,另一方面燃燒爐熱量通過爐口將熱量通過管道傳給外界,由於設置了爐排,所以燃燒灰燼可以自動下落到除塵室內,達到自動供料自動清灰的目的,同時在燃燒室上埠設置了2個二次風管,使得燃燒室內形成了螺旋風,有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提高了燃燒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以生物質顆粒為燃料,燃燒後產生煙塵少,沒有大氣汙染,屬於環保設備;
(2)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爐體內設置了爐排,燃燒灰燼可以自動下落到除塵室內,達到自動供料自動清灰的目的;
(3)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在燃燒室上埠設置了2個二次風管,使得燃燒室內形成了螺旋風,有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提高了燃燒效率;
(4)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配有循環風口,熱利用率高;
(5)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可用作噴塗生產線的熱源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生物質燃燒機的剖視圖。
圖中,1.底座,2.燃燒爐,3.供料器,4.鼓風機,5.金屬殼體,6.爐體, 7.燃燒室,8.爐排,9.除灰室,10.二次風管,11.循環風口,12.底座架,13.滑輪,14.固定腳,15.料鬥,16.螺旋進料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2所示,一種噴塗專用生物質燃燒機,包括底座(1)、燃燒爐(2)、供料器(3)、鼓風機(4)和金屬殼體(5),所述燃燒爐(2)包括爐體(6)、燃燒室(7)、爐排(8)和除灰室(9),所述燃燒爐(2)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供料器(3)向所述燃燒室(7)供料,所述鼓風機(4)向所述燃燒室(7)鼓風,在所述燃燒室(7)上端還設置了二次風管(10),所述金屬殼體(5)將所述燃燒爐(2)包圍,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的空隙,在所述金屬殼體(5)上還設置了循環風口(11)。
如圖1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架(12)、滑輪(13)和固定腳(14),所述燃燒爐(2)的外形為圓柱形,所述金屬殼體(5)的外形為長方體。
如圖2所示,所述供料器(3)包括料鬥(15)和螺旋進料機(16),所述二次風管(10)有2個。
本實施例生物質顆粒燃料通過供料器定量供給燃燒爐,在鼓風機的鼓風下得到高效燃燒,燃燒熱量一方面傳遞給爐體外金屬殼體內的間隙中,通過循環風將熱量帶走,另一方面燃燒爐熱量通過爐口將熱量通過管道傳給外界,由於設置了爐排,所以燃燒灰燼可以自動下落到除塵室內,達到自動供料自動清灰的目的,同時在燃燒室上埠設置了2個二次風管,使得燃燒室內形成了螺旋風,有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提高了燃燒效率。本實施例生物質燃燒機具有燃燒效率高、熱量利用率高、環保無汙染的優點,可用作噴塗生產線的熱源設備。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換和改進等,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