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凝器及冰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2:45:31 2

本發明涉及冷凝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冷凝器及冰箱。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目前冰箱在用冷凝管1,基本都是光滑圓管;即使是旋翅冷凝器,核心管路也還是光滑圓管;光滑圓管雖然製造簡單,運輸方便,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諸多瓶頸和不足:
(1)光滑圓管內徑、外徑光滑,冷媒在管路中流動,主要是層流流動,冷媒與管壁的換熱效率較低;
(2)光滑圓管與板材為線接觸,換熱面太小,散熱效率低;
(3)在實際生產使用中,需要比較長的光管冷凝器長度才能保證換熱效率和冷凝效果,造成較大的物料消耗和材料成本壓力。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增大冷凝器的換熱面積、提高換熱效率,降低物料消耗和減輕材料成本壓力。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徑向兩側相對設有兩個平面,所述冷凝管的一側平面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所述冷凝管的另一側平面用於與板材的表面貼合。
其中,所述冷凝管呈蛇形形狀延伸,兩個所述平面與所述冷凝管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
其中,所述冷凝管由扁管制成。
其中,所述凹槽沿所述冷凝管等間距排布。
其中,所述凹槽由衝壓設備衝壓成型。
其中,所述冷凝管由銅管、鋁管或鋼管制成。
其中,所述冷凝管通過擠壓成型或模具鑄造成型。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其包括側板和上述所述的冷凝器,所述冷凝管設有凹槽的相對一側平面與所述側板的內壁面貼合。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冷凝器,在現有冷凝器結構基礎上,改變冷凝管管型,在冷凝管的徑向兩側相對設有兩個平面,所述冷凝管的一側平面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以打破冷媒的層流流動方式,使冷媒流動強制形成紊流流動,加強冷媒與管壁的熱交換,提升換熱效率;所述冷凝管的另一側平面用於與板材的表面面與面貼合,增大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換熱效果的改善和提升,能大幅度的提升冷凝效果,同時能有效地減少冷凝管長度,減少管材的消耗,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壓力。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冷凝器的冷凝管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冷凝器的冷凝管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冷凝器的冷凝管的部分縱截面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3的橫截面示意圖(示出凹槽);
圖中:1:冷凝管;2: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2-5所示,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冷凝器,包括冷凝管1,所述冷凝管1的徑向兩側相對設有兩個平行的平面,所述冷凝管1的一側平面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2,從而在冷凝管1內形成多個與凹槽2相對的凸起,當冷媒(製冷劑)從冷凝管1流過時,多個所述凸起打破了冷媒的層流流動方式,使冷媒流動強制形成紊流流動,加強冷媒與冷凝管1管壁的熱交換,提升了換熱效率;所述冷凝管1的另一側平面用於與板材的表面面與面貼合,增大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同時,換熱效果的改善和提升,能大幅度的提升冷凝效果,同時能有效地減少冷凝管1長度,減少管材的消耗,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壓力。
其中,所述冷凝管1呈蛇形形狀延伸,以節約空間,兩個所述平面與所述冷凝管1的中心線所在平面平行設置,以方便兩個所述平面的設置,以及與板材的貼合。
所述冷凝管1由扁管制成,具體地,所述冷凝管1通過擠壓成型或模具鑄造成型。所述冷凝管1由銅管、鋁管或鋼管等導熱性好的材質製成;可在管材加工時直接成型為扁管,或先成型為圓管再擠壓為扁管。在不影響製冷劑流通的情況下,冷凝管1擠壓的越扁,換熱接觸面積越大,換熱效果越好。
優選地,所述凹槽2沿所述冷凝管1等間距排布。
其中,所述凹槽2可由衝壓設備衝壓成型。只需在生產扁管的設備基礎上,新增一個衝壓設備即可實現凹槽2扁管的生產,具有實際應用前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其包括側板和上述所述的冷凝器,所述冷凝管1設有凹槽2的相對一側平面與所述側板的內壁面貼合,從而提高了冰箱的換熱效率。
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冷凝管1與板材的接觸面積由線接觸變為面接觸,換熱效果提升;在扁管上衝壓凹槽2,改變圓管管內單一的冷媒層流流動方式,強制形成紊流,成倍提升冷媒與管壁的換熱效率;同時換熱效果的改善和提升,能大幅度的提升冷凝效果,同時能有效地減少冷凝管1長度,減少管材的消耗,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壓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