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蟲培育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7:26:06 2
專利名稱:巖蟲培育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巖蟲養殖裝置,特別是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換水方便, 能夠保持養殖水質清潔的巖蟲培育箱。
背景技術:
巖蟲(Marphysa sanguinea)隸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磯沙蠶科,巖蟲屬。棲息於潮間帶、潮下帶,底棲生活,有改善底質結構和生態環境的作用。同時巖蟲具有個大體肥、 不易死亡、好動、多血、腥味重、體表閃有螢光等特,在海釣中作為釣餌對海洋魚類的引誘效果比其他沙蠶要好的多,在日本被作為最珍貴的海洋遊釣餌料之一。巖蟲是一種最優質的魚蝦餌料,應用於海水養殖業。同時巖蟲的提取物作為海洋藥物,對人類某些疾病的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國家為滿足其國內的遊釣漁業的需求大量進口活巖蟲,所以巖蟲出口經濟效益很高,今年來市場上對巖蟲的需求有增無減,但由於過度採捕,巖蟲資源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導致資源量降低,因而使得其價格越來越高。為保護生態環境和巖蟲資源,開展巖蟲的增養殖勢在必行。傳統的人工養殖巖蟲採用在水泥池池底鋪設底質的方式, 這種方式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換水操作工作量大、時間長,不方便,巖蟲位於池底的底質中, 不便於觀察,鋪設的底質往往過厚,無法與水層達到良好的交換;最主要的是,在促熟期間每天都需要向養殖池內投放大量的餌料,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殘餘的餌料與巖蟲的代謝產物無法完全、及時排出養殖池,容易腐敗變質,導致底質變黑變臭,影響巖蟲的成活率。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巖蟲養殖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成本低廉,養殖巖蟲期間換水方便,特別是能夠在促熟期間仍能保證其內底質正常、水質清潔的巖蟲培育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巖蟲培育箱,包括透水框架1,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透水框架1的上邊沿設置有多個掛鈎2,透水框架1內設置有篩絹網3,篩絹網3的網眼大小範圍是30-80目。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種結構形式的巖蟲培育箱,其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創造性地將巖蟲養殖由原來的大範圍水泥池粗養殖變成小體積的培育箱精養殖,更便於觀察、管理、操作,這就使得換水工作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且可以較為徹底的對養殖箱進行衝洗,這樣就避免了在促熟期, 大量投放餌料的情況下,因殘餘餌料和排洩物無法完全排除造成底質變黑變臭的情況發生,保證了巖蟲養殖的成活率。而且這種巖蟲培育箱的製造工藝簡單,製作成本低廉,特別適合於在本領域中推廣應用,具備了廣泛的市場前景。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巖蟲培育箱, 包括透水框架1,透水框架1由多個支撐柱和網格面組成,上端有開口,水體可以通過網格面上的空隙進入透水框架1內部,在透水框架1的上邊沿設置有多個掛鈎2,在透水框架1 內還設置有篩絹網3,篩絹網3的網眼大小範圍是30-80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巖蟲培育箱的工作過程如下在透水框架1內的篩絹網3內填充養殖巖蟲用的底質,並在其內放置巖蟲,將透水框架1通過掛鈎2懸掛在蓄水的養殖池內,使底質浸沒在水內;由於篩絹網3的存在,底質中的巖蟲不會從中鑽出,同時殘餘的餌料和巖蟲的排洩物還能夠通過篩絹網3的空隙排出,防止因餌料或排洩物殘留、變質,影響養殖環境,降低成活率的情況發生。而且這種懸掛式的養殖方法,底質的周圍都是水層,方便排水或進水,使底質與水層具備良好的交換性。
權利要求1. 一種巖蟲培育箱,包括透水框架(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透水框架(1)的上邊沿設置有多個掛鈎(2),透水框架(1)內設置有篩絹網(3),篩絹網(3)的網眼大小範圍是30-80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巖蟲培育箱,包括透水框架(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透水框架(1)的上邊沿設置有多個掛鈎(2),透水框架(1)內設置有篩絹網(3),篩絹網(3)的網眼大小範圍是30-80目。這是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巧妙,成本低廉,養殖巖蟲期間換水方便,特別是能夠在促熟期間仍能保證其內底質正常、水質清潔的巖蟲培育箱。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2285911SQ20112037028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付成東, 劉忠穎, 宋永剛, 李華琳, 李文姬, 李石磊, 袁成玉, 陳遠 申請人: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