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3:33: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龍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
背景技術:
傳統普通的水龍頭閥芯組裝到水龍頭主體時,一般採用專門生成的兩個固定腳用於定位,以防止閥芯於水龍頭主體內的位置移位,及在閥芯被操作使用時,閥芯得到有效的防打轉和保護作用。
基於這種傳統的方式,水龍頭主體加工時,必須另行加工與之配對的孔(通常為盲孔),在增加工作量之餘,對孔的精度要求也較高,且通常在加工過程產生披鋒,影響產品質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較大的產品報廢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解決了現有技術加工過程產生披鋒,影響產品質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較大的產品報廢率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其特徵在於:其結構包括:銅轉杆、外殼、O型圈、定位粒、銅軸、外O型圈、彈簧、凸杆套、動片、靜片、內膠圈、底殼、底膠圈;所述外殼內設有銅轉杆,所述銅轉杆上設有O型圈,所述銅轉杆下連接有銅軸,所述銅轉杆側邊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上連接有定位粒,所述彈簧設於凸杆套上,所述凸杆套下連接有動片,所述動片下設有靜片, 所述靜片下連接有內膠圈,所述內膠圈設於底殼上,所述底殼下設有底膠圈。
進一步的,所述外O型圈有兩個設於外殼底部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粒與彈簧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凸杆套與動片活動連接,所述動片與靜片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銅轉杆與凸杆套通過銅軸進行固定。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特有的結構,把傳統的固定腳直接生成在過水孔的位置,節省了加工工作量,也能製造出高質量的產品,避免了由於加工精度的問題導致的產品報廢,使用起來更為方便也更為高效。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側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結構組合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參考圖1圖2,一種新型固定腳方式的水龍頭閥芯,其結構包括:銅轉杆1、外殼2、O型圈3、定位粒4、銅軸5、外O型圈6、彈簧7、凸杆套8、動片9、靜片10、內膠圈11、底殼12、底膠圈13;所述外殼2內設有銅轉杆1,所述銅轉杆1上設有O型圈3,所述銅轉杆1下連接有銅軸5,所述銅轉杆1側邊設有彈簧7,所述彈簧7上連接有定位粒4,所述彈簧7設於凸杆套8上,所述凸杆套8下連接有動片9,所述動片9下設有靜片10,所述靜片10下連接有內膠圈11,所述內膠圈11設於底殼12上,所述底殼12下設有底膠圈13,所述外O型圈6有兩個設於外殼2底部兩側,所述定位粒4與彈簧7活動連接,所述凸杆套8與動片9活動連接,所述動片9與靜片10活動連接,所述銅轉杆1與凸杆套8通過銅軸5進行固定。
通過改變閥芯固定腳的方式,以簡化水龍頭主體的加工工序,減少工作量,以及避免由於加工精度的問題導致產品的報廢,避免了由於加工精度的問題導致的產品報廢,使用起來更為方便也更為高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