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6:23:16 2
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太子參48-52份----山楂28-32份?五穀蟲48-52份--茯苓43-47份--山藥48-52份?薏苡28-32份?陳皮28-32份?羅漢果28-32份,本發明的製備方法,由上述按用量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分別粉碎後、混合均勻、分裝製成,本發明可以有效的治療小兒厭食症,無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
【背景技術】
[0002]小兒厭食症是指小兒(主要是3~6歲)較長期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的症狀。它是一種症狀,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小兒厭食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在小兒時期很常見,主要的症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這些症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且常出現在其他系統的疾病時,尤其多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因此必須詳細詢問有關病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及其製備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緩解和治療小兒厭食症。
[0004]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48-52份山楂28-32份五穀蟲48-52份茯苓43-47份山藥48-52份薏苡28-32份陳皮28-32份羅漢果28-32份。
[0005]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優選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50份山楂30份五穀蟲50份茯苓45份山藥50份薏苡30份陳皮30份羅漢果30份。
[0006]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的製備方法,由上述按用量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分別粉碎後、混合均勻、分裝製成。
[0007]上述各藥物在《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具體說明如下: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藥材主產於福建、貴州、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目前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
[0008]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出自《神農本草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子實體傘形,生於菌核表面,幼時白色,成熟後變為淺褐色,孔管單層,控管內壁卓盛棍棒狀的擔子,擔孢子長橢圓形,壁表光滑,透明無色,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0009]山楂,又名山裡紅,薔薇科山楂屬,核果類水果,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幹制後入藥,有健胃、消積化滯、舒氣散瘀之效;是中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0010]五穀蟲,為麗蠅科昆蟲大頭金蠅或其它近緣昆蟲的乾燥幼蟲。清熱,消滯。用於疳積腹脹,疳瘡。
[0011]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乾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用硫黃燻後,乾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乾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幹心,悶透,用硫黃燻後,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乾,打光,習稱「光山藥」,又名野山藥、懷山藥、山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道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0012]薏苡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溼、清熱排膿功倉泛。
[0013]陳皮,別名:橘皮、貴老、紅皮、黃橘皮、廣橘皮、新會皮、柑皮、廣陳皮,性味是苦、辛,溫,歸歸肺、脾經,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灣,咳嗽痰多。
[0014]羅漢果,葫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別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鱉、金不換、羅漢表、裸龜巴,被人們譽為「神仙果」,其葉心形,雌雄異株,夏季開花,秋天結果,果實營養價值很聞,含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糖式、果糖、匍萄糖、蛋白質、脂類等。
[0015]本發明的藥理是是針對小兒厭食症,理氣健脾,益脾和胃,提高免疫,配方中的太子參、茯苓、陳皮、山藥健脾益氣,蒼朮、薏苡化痰利水,谷芽、山楂助運並能疏肝,方中多種藥物均炒用或炒焦用以增強健脾之力;而山楂生用,其味酸,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強消化酶的活性,本發明有自然的甜味,入口不苦,利用小兒飲用。
[0016]本發明的優點是:有效緩解和治療小兒厭食症,無副作用,可以很好消除小兒厭食症狀。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8]實施例1:
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48g 山楂28g五穀蟲48g茯苓43g山藥48g薏苡28g陳皮28g羅漢果
28 g .
[0019]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的製備方法,由上述按用量重量份配比計的原料分別粉碎後、混合均勻、分裝製成。
[0020]實施例2 —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製成:
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50g山楂30g五穀蟲50g獲考:45g山藥50g薏該30g陳皮30g羅漢果
30g.
[0021]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22]實施例3 —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52g山楂32g五穀蟲52g茯苓47g山藥52g薏苡32g陳皮32g羅漢果
32 g.
[0023]製備方法同實施例1。
[0024]實施例4病例:
1、韋XX,6歲,患有小兒厭食症,用本發明藥物後,每日2次,每次2包,連續服用14天,小兒厭食症得到很好的緩解。
[0025]2、李X,5歲,患有小兒厭食症,用本發明藥物後,每日2次,每次2包,連續服用15天,小兒厭食症得到緩解,恢復正常飲食。
[0026]3、陸XX,7歲,患有小兒厭食症,用本發明藥物後,每日2次,每次2包,連續服用10天,小兒厭食症完全消失,恢復正常飲食。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其特徵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48-52份山楂28-32份五穀蟲48-52份茯苓43-47份山藥48-52份薏苡28-32份陳皮28-32份羅漢果28-32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其特徵是由以下優選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 太子參50份山楂30份五穀蟲50份茯苓45份山藥50份薏苡30份陳皮30份羅漢果3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厭食症的中藥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由上述按用量重量份 配比計的原料分別粉碎後、混合均勻、分裝製成。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013865SQ20141026301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陳筠 申請人:陳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