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
2023-05-12 05:05:11 3
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本發明的栽培方法科學合理,提高了甘藍對病蟲害的抗性,同時也降低了病蟲害的發生率,本發明栽培得到的甘藍葉球包實、外層球葉發亮,基本無死葉壞葉現象,品質好,將辣椒葉、菖蒲葉、大蒜粉、草木灰、食醋混合製備的種子處理劑具有很好的殺蟲驅蟲殺菌效果,能夠明顯提高植株的抗蟲性,保證植株的健康生長。
【專利說明】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主要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豇豆要求高溫,耐熱性強,生長適溫為20_25°C,在夏季35°C以上高溫仍能正常結 莢,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凍,在l〇°C以下較長時間低溫,生長受抑制。豇豆屬於短日照作物, 但作為蔬菜栽培的早熟甘藍多屬於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如紅嘴燕、之豇28-2等 品種,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豇豆對土壤適應性廣,只要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田塊均 可栽植,豆莢柔嫩,結莢期要求肥水充足。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
[0004]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品種選擇:選擇早熟豐產型品質; (2) 種子處理:將種子在50-55°C溫水中浸泡4-7分鐘,取出浙幹後與種子處理劑混合 拌種,所述的種子處理劑的製備方法包括; 取質量比為2-3:2-3:3-4:40-50 :1-2的辣椒葉、菖蒲葉、大蒜粉、草木灰、食醋; 將辣椒葉、菖蒲葉混合加3-5倍水磨製成漿,與剩餘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後烘乾,磨 成細粉,即得; (3) 培育壯苗:將營養土與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混合攪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的 用量為每平方米8-10g,播種前,澆足底水,每平方米用種量為4-5g,播種完畢後,覆一層細 土,厚度l-2cm,放入拱棚內進行育苗,期間用生物農藥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生,當苗長 至5-6片真葉時可進行定植; 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發酵組成的: 動物糞便10-12、田園土 20-30、納米牡蠣殼粉1-2、EM菌液3-4、醬渣3-4、納米氧化鋅 0. 1-0. 2、魚腸1-2、磷酸二氫鉀1-2 ; (4) 整地定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3400公斤、三元複合肥20-30公斤、生石灰 40-60公斤,翻地做畦,畦寬1-1. 3米,栽2行,再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30-40公斤,淺翻入 土,覆蓋地膜; 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硫酸亞鐵4-5、麥飯石粉15-20、煅燒鉀長石15-20、尿素4-5、硫酸亞鐵3-5、二縮三丙二 醇二丙烯酸酯3-4、泡花鹼2-3、姜油1-2、羥乙基纖維素1-2、黃芪多糖0. 1-0. 2 ; 將上述羥乙基纖維素加入到10-20倍水中,攪拌均勻後,加入麥飯石粉,加熱到 70-80°C,攪拌混合至水幹,加入除了黃芪多糖以外的各原料,室溫下混合堆放4-6小時,力口 入黃芪多糖,攪拌均勻,烘乾,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 待小苗長至5-6片葉時定植,栽植密度每畝3500-4500株; (5) 田間管理:定植緩苗後,應適當控制澆水來提高地表溫度,隨著氣溫升高,進入蓮座 後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4-7公斤,蓮座末期適當控制澆水, 及時中耕除早; (6) 病蟲害防治:甘藍的主要害蟲是蚜蟲和菜青蟲,蚜蟲可用50%滅蚜松乳油1000倍 液噴霧防治,菜青蟲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6-8天噴施一次,2-3次 即可消除。
[0005]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的栽培方法科學合理,提高了甘藍對病蟲害的抗性,同時也降低了病蟲害的發 生率,本發明栽培得到的甘藍葉球包實、外層球葉發亮,基本無死葉壞葉現象,品質好,將辣 椒葉、菖蒲葉、大蒜粉、草木灰、食醋混合製備的種子處理劑具有很好的殺蟲驅蟲殺菌效果, 能夠明顯提高植株的抗蟲性,保證植株的健康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0006] 實施例1 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品種選擇:選擇早熟豐產型品質; (2) 種子處理:將種子在55°C溫水中浸泡7分鐘,取出浙幹後與種子處理劑混合拌種, 所述的種子處理劑的製備方法包括; 取質量比為2:3:3:50 :1的辣椒葉、菖蒲葉、大蒜粉、草木灰、食醋; 將辣椒葉、菖蒲葉混合加3倍水磨製成漿,與剩餘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後烘乾,磨成 細粉,即得; (3) 培育壯苗:將營養土與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混合攪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的 用量為每平方米8-10g,播種前,澆足底水,每平方米用種量為4-5g,播種完畢後,覆一層細 土,厚度l-2cm,放入拱棚內進行育苗,期間用生物農藥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生,當苗長 至5-6片真葉時可進行定植; 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發酵組成的: 動物糞便12、田園土 30、納米牡蠣殼粉1、EM菌液4、醬渣3、納米氧化鋅0. 2、魚腸1、磷 酸二氫鉀2 ; (4) 整地定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400公斤、三元複合肥30公斤、生石灰60公斤, 翻地做畦,畦寬1-1. 3米,栽2行,再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40公斤,淺翻入土,覆蓋地膜; 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硫酸亞鐵4、麥飯石粉20、煅燒鉀長石20、尿素5、硫酸亞鐵5、二縮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3、泡花鹼2、姜油2、羥乙基纖維素2、黃芪多糖0. 2 ; 將上述羥乙基纖維素加入到20倍水中,攪拌均勻後,加入麥飯石粉,加熱到80°C,攪拌 混合至水幹,加入除了黃芪多糖以外的各原料,室溫下混合堆放6小時,加入黃芪多糖,攪 拌均勻,烘乾,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 待小苗長至5-6片葉時定植,栽植密度每畝4500株; (5) 田間管理:定植緩苗後,應適當控制澆水來提高地表溫度,隨著氣溫升高,進入蓮座
【權利要求】
1. 一種早熟甘藍的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 品種選擇:選擇早熟豐產型品質; (2) 種子處理:將種子在50-55°C溫水中浸泡4-7分鐘,取出浙幹後與種子處理劑混合 拌種,所述的種子處理劑的製備方法包括; 取質量比為2-3:2-3:3-4:40-50 :1-2的辣椒葉、菖蒲葉、大蒜粉、草木灰、食醋; 將辣椒葉、菖蒲葉混合加3-5倍水磨製成漿,與剩餘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後烘乾,磨 成細粉,即得; (3) 培育壯苗:將營養土與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混合攪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的 用量為每平方米8-10g,播種前,澆足底水,每平方米用種量為4-5g,播種完畢後,覆一層細 土,厚度l-2cm,放入拱棚內進行育苗,期間用生物農藥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生,當苗長 至5-6片真葉時可進行定植; 所述的營養土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發酵組成的: 動物糞便10-12、田園土 20-30、納米牡蠣殼粉1-2、EM菌液3-4、醬渣3-4、納米氧化鋅 0. 1-0. 2、魚腸1-2、磷酸二氫鉀1-2 ; (4) 整地定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3400公斤、三元複合肥20-30公斤、生石灰 40-60公斤,翻地做畦,畦寬1-1. 3米,栽2行,再施用土壤改良劑,畝施30-40公斤,淺翻入 土,覆蓋地膜; 所述的土壤改良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硫酸亞鐵4-5、麥飯石粉15-20、煅燒鉀長石15-20、尿素4-5、硫酸亞鐵3-5、二縮三丙二 醇二丙烯酸酯3-4、泡花鹼2-3、姜油1-2、羥乙基纖維素1-2、黃芪多糖0. 1-0. 2 ; 將上述羥乙基纖維素加入到10-20倍水中,攪拌均勻後,加入麥飯石粉,加熱到 70-80°C,攪拌混合至水幹,加入除了黃芪多糖以外的各原料,室溫下混合堆放4-6小時,力口 入黃芪多糖,攪拌均勻,烘乾,造粒,即得所述土壤改良劑; 待小苗長至5-6片葉時定植,栽植密度每畝3500-4500株; (5) 田間管理:定植緩苗後,應適當控制澆水來提高地表溫度,隨著氣溫升高,進入蓮座 後期包心前期,加大肥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4-7公斤,蓮座末期適當控制澆水, 及時中耕除早; (6) 病蟲害防治:甘藍的主要害蟲是蚜蟲和菜青蟲,蚜蟲可用50%滅蚜松乳油1000倍 液噴霧防治,菜青蟲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6-8天噴施一次,2-3次 即可消除。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115638SQ201410293123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狄謀漢, 狄謀勇, 王長敏, 狄君武, 戴仕兵, 狄君龍, 周祥來, 黎林生 申請人:和縣海豪蔬菜種植有限責任公司